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若冰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男作家,代表作《旅途集》
- 中國光大銀行洛陽分行副行長
李若冰
中國男作家,代表作《旅途集》
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筆名沙駝鈴。陝西涇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學的拓荒者、“石油文學”奠基人之一。
李若冰散文大都寫親身感受,反映我國大西北的風物、人情與生產建設,文筆優美、真實感人。他最早發現了西部美,歌頌了西部美,為祖國石油工業樹起了一座豐碑。李若冰一生情系大漠,鍾情勘探者、創業者,被譽為中國石油文學的拓荒人之一。所作《柴達木手記》等作品至今享有盛譽。2005年3月24日病逝於西安,享年79歲。
李若冰
《李若冰文集》
李若冰的妻子賀鴻鈞,1928年生於陝北米脂縣城一個教書先生的家裡。16歲時,她參加了綏德分區文工團,演過《白毛女》等歌劇。她同姐姐賀鴻訓合寫的秧歌劇《餵雞》受到周揚的讚賞,被推薦到《解放日報》發表,由賀敬之先生寫了序言。後進入剛解放的西安,在西北文聯創作室工作。二人認識、相愛,舉辦了簡樸的婚禮,又天各一方,一個去了西部戈壁,一個上了北京。從這時起,李若冰捨棄了“駝鈴”、“沙駝鈴”、“李丹人”等筆名,開始用“李若冰”的名字發表作品。賀鴻鈞也用筆名賀抒玉。她的本名叫賀鴻鈞,結婚時,李若冰又幫她改名為“賀抒玉”,合起來就是“冰清玉潔”之意。
1926年10月出生於陝西涇陽蔣路鄉閻家堡,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幼年賣給當地杜家。
1938年,12歲時逃亡延安參加抗戰劇團,后在部隊藝術干訓班和邊區藝術幹校學習,參加大生產運動。
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調西北文工團和中央黨校工作,參加整風運動。
1944年改入魯藝文學系。
1945年調中央宣傳部任助理秘書。1946年調一野四軍騎六師主辦《群力報》,參加人民解放戰爭。
1948年在西北軍區政治部任秘書。
1950年轉業,入北京中央文學研究所進修,並開始在《西北文藝》、《文藝報》、《小說》等報刊上發表作品。
1953年調中國作協陝北分會從事專業創作,同時兼任酒泉地質勘探大隊副大隊長。
1954年進入青海柴達木盆地。此後五進柴達木,曾在大慶油田、關中農村、塔里木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等地生活。
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後繼續在柴達木盆地生活。
1959年出版《柴達木手記》。
1958年到“文革”前,先後在陝西禮泉農村和大慶油田深入生活,並寫一些反映農村和工業建設的散文、特寫和報告文學。1959年出版散文集《旅途集》。“文革”中一度擱筆。
1971年重返陝北,寫出一組反映黨中央轉戰陝北生活的散文,收入《神泉日出》集。其後繼續在禮泉、大慶油田體驗生活。
1979年任中國作協陝西分會副主席。
1980-1987再版。以後陸續出版散文集《旅途集》、《紅色的道路》、《山·湖·草原》等。文革后,出版散文集《神泉日出》、《愛的渴望》、《高原語絲》、《塔里木書簡》、《滿目綠樹鮮花》、《李若冰散文選》等十餘部。
1982年任省文化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同年11月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1983年任省文化文物廳長、黨組書記、省委委員。
1986年任陝西作協黨組書記。
1993年當選陝西省文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名譽委員。享受政府特殊補貼。
1993年8月,李若冰和已故的著名詩人李季,被石油部授予“特殊貢獻獎”,他倆被稱為石油文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1999年11月,李若冰榮獲中國石油鐵人文學特殊貢獻獎。
2002年10月已76歲高齡的李若冰第七次到大戈壁。
2005年3月2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溘然長逝,享年79歲。
李若冰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最早發現了西部美,歌頌了西部美,為祖國石油工業樹起了一座豐碑。
1938年李若冰12歲時就北上延安參加革命,先後在延安抗戰劇團和魯藝文學系工作學習。解放后他多次與石油勘探者一起深入大漠戈壁,寫下了《柴達木手記》等一大批反映大西北風情和石油建設的優秀文學作品,被譽為我國“石油文學”的奠基人。1944年考入延安魯藝文學系之後,李若冰同革命文藝戰士們一起邊開荒種地邊閱讀大量文學作品和理論著作;新中國成立后,他從中央文學研究所一畢業,就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生活之中,“把自己的手緊緊地扣在生活的主動脈上”,“用自己的胸脯貼著生活發展的脈搏,感受生活、感受時代”,深入延安和陝北,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了第一篇報告文學《陝北扎記》,熱情地謳歌了共和國第一批勘探者。他認為石油是共和國工業發展的血液,為祖國勘探奉獻更多的石油,是每個勘探者神聖的職責,歌頌資源豐富的大西北和樂於奉獻的勘探者,也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他又一次次地西出陽關,穿越河西走廊,登上祁連山,以一個作家的身份掛職兼任了柴達木地質勘察大隊的副大隊長,在柴達木、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以及高山、雪湖和草原上留下了他一步步跋涉的足跡,寫出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佳作。50年代的《柴達木手記》、《酒泉盆地巡禮》、《勘探者的足跡》等作品在中國文壇引起轟動,尤其是在1956年,他曾作為人民日報特約記者到東北採訪,寫下了《汽車城散記》、《在海洋的胸膛上航行》等散文,並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他和作家柳青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周總理對他說:“你是這裡最年輕的作家,希望你寫出更好的作品。”之後,他的作品就像石油一樣從心底里源源不斷地噴發出來。80年代的《塔里木書簡》、《高原語絲》、《龜茲樂舞之鄉》等,又在藝術創作上登上新的高峰,從這些作品里也看到了他的生命流程。人們都說,他是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最早發現了西部美,歌頌了西部美,為祖國石油工業樹起了一座豐碑。1993年8月,他和已故的著名詩人李季,被石油部授予“特殊貢獻獎”,他倆被稱為是石油文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李若冰散文大都寫親身感受,反映我國大西北的風物、人情與生產建設,文筆優美、真實感人。
《柴達木手記》
在西安雍村干休所李若冰家中,書房僅12平方米,四壁滿書。看看他家用了40多年傢具,就知道這位延安時的小八路、紅小鬼,半個多世紀后仍保持著延安時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但更具感染力的是若冰夫婦的人格魅力。
言出即行,念茲在茲。1985年夏,看到陳孝英發表的一篇文章后,李若冰便四處打探作者下落,並與陳孝英當時供職的省社科院領導通話半小時之久,又帶著文化廳人事處長去社科院“挖人”,兩天內便辦妥了全部調動手續。而讓作家朱鴻感動至今的是,當年大學畢業分配時,他想要一個有利於寫作的工作環境,曾去找李若冰幫忙,李若冰只問了3個問題:結婚了沒有?寫過東西沒有?想到哪裡去?就這3個簡單的問題,工作方向就定了下來。西北大學教授趙俊賢曾請李若冰幫忙申請科研經費,李若冰儘力促成此事。面對一些議論,當時正在住院的李若冰頗有些激動:“什麼議論!什麼只幫助外單位的人,不幫助本機關的人,這是什麼話!我就喜歡幹活的人!我就支持開拓進取的人!終日睡覺的人,因循守舊的人,不管他在哪個單位,他是誰,我都不會去支持……”
陝北定邊縣農民作者張效友嘔心瀝血寫了部長篇小說《青天淚》,到處投稿碰壁,李若冰得知后不僅給予熱情鼓勵,還力薦一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使這位處在窮困境際中的青年人感激涕零。據了解,他一生中,共為100多位作者的作品寫過序,他說:“我看完20萬字的一部作品才能寫出2000字的序”,如果以此計算,他利用業餘時間為年輕作者看過的書稿至少也有2000多萬字!作家賈平凹說他是“雪中送炭”的人,“無法不敬重他”;美學評論家陳孝英也說“對自己,他講一個‘淡’字;對別人,他講一個‘扶’字;對同行,他講一個‘親’字。”1959年他的《柴達木手記》結集出版時,當時書中的多位主人公已被打成右派,但他卻堅持不刪改這些人的名字,大膽地讓所謂“右派”以本來創業者和奉獻者的形象走進讀者的心靈。難怪,粉碎“四人幫”之後,作家柳青在彌留之際囑咐有幾個人不準參加他的追悼會,而特別叮嚀:“李若冰一定要讓他參加。”可見他為人的正派、正直和公道。
李若冰
人們堅信:冰消化春水,滋潤大戈璧;若冰雖遠去,駝鈴聲永脆。
最大遺憾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遺憾是沒能重返柴達木,最大的牽掛是那部永遠無法完成的長篇小說。
李若冰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牽掛就是他這部沒有完成的長篇小說,李若冰當時初步定了個名字,叫《在那遙遠的地方》,一直沒有時間寫完,這部小說,可以說是他生前最最放不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