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經幢

中國歷史遺跡

龍興寺經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建於唐開成二年(873年),原有二經幢,今存其一。經幢石質,高4.20米。由二層須彌座、幢身、腰檐、短柱、上檐、幢頂相疊而成勺須彌座的束腰處用高浮雕技法雕八尊承托力士,平座的八面各浮雕勾欄,幢身高1.7米,面寬0.27米,刻陀羅尼經,短柱上四面刻佛龕,每龕一佛二菩薩。龍興寺經幢是浙江省早期經幢的代表作。其造像具有豐滿、健壯、寫實的唐代典型風格。陀羅尼經文為唐代大書家胡季良所書寫,今世罕見。此幢還起到了杭州歷史地理坐標的作用。

歷史沿革


龍興寺經幢位於杭州市下城區延安北路燈芯巷口,原龍興寺內。據宋《咸淳臨安志》記載,龍興寺創建於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當時邑人鮑侃舍宅建寺,稱為“發心寺”。據《龍興寺志》記載,唐神龍三年(707),改為“龍興寺”。
北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真宗賜額“大中祥符寺”,當時的規模很大,全寺又分為龍興、祥符、戒壇三寺。南宋紹興二年(1132),寺院僅留西南隅,其餘改為軍器所和民居。元兵攻入杭城后,寺毀。至元二十八年(1291)重建,稱“龍興祥符戒壇寺”。至正末年又毀。明萬曆年間重建戒壇寺,繼建祥符、龍興二寺。此後又數度興廢。龍興寺最後的一次維修在清光緒年間。1959年擴建延安路時拆除,僅存經幢。龍興寺經幢建於唐開成二年(837),唐大中五年(851)、五代梁乾化五年(915)、南宋淳祐八年(1248)、明崇禎九年(1636)、清順治十二年(1655),五次重修和竣立。原有東西兩座,隨著寺院的漸漸傾圮,現僅存其一。
龍興寺經幢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興寺經幢
龍興寺經幢

建築特色


龍興寺經幢殘高5.42米,平面呈八邊形,《龍興尊勝幢記》載:“石高五尺六寸,八面,周廣六尺四寸。”由幢基、平座石、幢身、腰檐、短柱、上檐、幢頂相疊而成。現幢基、平座石低於地表約1.6米,埋入地下,不可見。幢基為雙層束腰須彌座。在下層須彌座束腰處,每面轉角用剔地起突雕刻技法刻出八尊力士像。力士兩腿叉開,弓背而立,雙手彎曲上舉,肌肉發達,張口裂嘴瞪眼,作負重狀,用全身之力承托須彌山,渾身充滿了爆發力。上層須彌座束腰處,每面轉角用高浮雕的手法,各雕刻一隻獅子。獅子神態各異,有的雄壯威猛,有的神態安詳懷抱小獅,有的似在戲繡球,有的前爪上舉,神情威嚴。平座石每面均刻劃單勾欄,上刻雲栱。華板雕有勾片、斜方格、卷草、萬字紋四種紋飾,刻劃粗放。尋杖、雲拱、癭頂、盆唇、華板、地袱等構件完整,望柱作了簡化處理。
幢身上作檐二重,均作八角攢尖頂,檐口施勾頭和如意形滴水,翼角高翹。檐之間雕短柱,四正面剔地起突一佛二菩薩或二弟子或二供養人的造像組合,四亞面均雕力士像。八面造像構成四組一佛、二脅侍、二力士五尊組合,配置巧妙。像上施以彩塑和貼金。這些造像姿態各異,雕刻生動,形象豐滿。幢頂為二重相輪的塔剎形,高0.61米,雕工簡單粗糙。
新建年代
龍興寺建於梁大同二年(536年),到了唐貞元五年(789年),國一禪師九十二歲,無疾而終。開成二年(837年),龍興寺的和尚波利佛佗前往五台山朝拜,遇見宴殊大士,取回《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這一年,龍興寺將陀羅尼經全文刻成了經幢,供奉在寺院內。主持這項工作的是居士鄭徹、僧人宗亮,吳中則設計、胡季良書寫、吳興與沈鬱弟兩位匠人雕刻。
經幢“高五尺六寸”,加上底座和幢頂,全高將近一丈(三米),額題篆書:“佛頂尊勝陀羅尼微妙救危濟難之寶幢”。經幢共有八面,“周廣六尺四寸”,每一面十行字,從南往西數第四面是十一行。經文的序,是用行書刻成,經文的正文刻的是正楷。經幢下埋的是國一
禪師珍藏的舍利子(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留下的)五十四顆,用“琉璃瓶盛”。公元845年,佛家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厄運,當時的皇帝唐武宗以經濟上的理由,展開了滅佛運動。全國一時毀了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寺廟,二十六萬五百多僧尼被迫還俗。後來又是歷年的戰亂,龍興寺幾次失火,經幢從此沒了蹤影。
唐天復二年(902年)八月,錢鏐手下的統領許再思叛亂。聽說龍興寺有寶,許再思派人挖掘,挖出了兩隻缸。這兩隻缸合在一起,裡面是國一禪師的遺體,“肉身如生,髮長覆面”,士兵們嚇得跪拜而去。
杭城佛事的再一次興盛,是在錢鏐當了吳越王以後,百姓安居樂業的六十年之間。但是,傳說中的唐經幢,到此還是一個謎。
更名祥符寺
北宋祥符年間,龍興寺重修,改名祥符寺。那時候蘇東坡兩次到杭州主政,相當偏愛祥符寺,有事沒事常來找琴僧惟賢聊天。蘇東坡每次到了琴僧的房裡,就“脫巾褫(音chi,剝去)衣”,裸露兩條大腿,躺在榻床上,要隨從的虞侯拿了“痒痒撓”給他抓癢。有一天,一邊享受抓癢,蘇東坡問起“龍興十寶”之一的唐經幢,惟賢也只是聽說而已。當時寺院內尚剩的一個“寶”,就是九十九眼井了,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百井坊巷的由來。不過,“九十九是眼數,非井數”,也就說,是幾塊大石板上的眼數。
唐經幢現身
到了明朝,這裡已成了龍興、祥符、戒壇三個寺了。明末,龍興巷南側的民居內突然無緣無故地放出了火光,這就是現在的燈芯巷東頭,四鄰震驚。拆牆滅火時,眾人在牆基中發現了聞名已久的唐經幢。唐經幢的幢身、幢基、幢頂無一破損,幢上的十八羅漢金光依然。唐經幢又被重新豎立在原地供人瞻仰,“一時里人喧動,隨喜瞻禮者街填戶塞”。
龍興寺遺址
1959年以前,現在的延安路只是一條連接法院路(現在的慶春西路)的石板小巷,這條巷就叫龍興巷。在龍興巷中部的東西兩旁,雜夾著三個住了居民的小廟(或者是庵)。一個在皇親巷,當時做了天水街道辦事處的會堂;一個在百井坊巷的路面上,四年前擴路,舊址也就沒了;一個就在現在的燈芯巷東口。當年居住在百井坊巷的年已八旬的那根老人說,皇親苑的這個廟,就是龍興寺的遺址。從現在燈芯巷口的唐經幢的位置來看,龍興古寺的範圍是很大的。
1959年,延安路拓寬,唐經幢依然在民居之中(其實是廟變遷成的牆門房子)。2000年延安路整治,燈芯巷口南側的民居拆除,成了一個小公園,唐經幢重立在了公園的中間。歷經千餘年的唐經幢雖有裂痕損破,但比起杭城眾多的古迹,樸實真切得讓人感嘆。碑文石刻,清晰可讀;幢上的十八羅漢,金裝彩塑痕迹依然。深藏民間的唐經幢,好幸運。

價值意義


龍興寺經幢建於唐開成二年(837),唐大中五年(851)、五代梁乾化五年(915)、南宋淳祐八年(1248)、明崇禎九年(1636)、清順治十二年(1655),五次重修和竣立。原有東西兩座,隨著寺院的漸漸傾圮,現僅存其一。
經幢殘高5.42米,平面呈八邊形,《龍興尊勝幢記》載:“石高五尺六寸,八面,周廣六尺四寸。”由幢基、平座石、幢身、腰檐、短柱、上檐、幢頂相疊而成。現幢基、平座石低於地表約1.6米,埋入地下,不可見。
幢身高1.70米,面寬0.27米,八面均刻唐代著名書法家胡季良手書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上有篆幢書額題“佛頂尊勝陀羅尼微妙救危濟難之寶幢”,經文尾刻有“開成二年正月一日建,處士胡季良書”。
龍興寺經幢是中國為數極少的早期古代建築實物之一,是浙江省現存最早的石刻經幢,也是杭州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對研究浙江省佛教經幢的發展,及其唐代建築、地層關係、造像、書法藝術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起到了杭州的歷史地理坐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