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
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
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
也稱“客家首府-汀州府”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多地市共建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第二個中央蘇區文化生態保護區,第三個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第十九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客家首府是歷史上的汀州府的別稱,如今指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古城和周遭的八個純客家縣,在漫長的客家人遷徙的歷史上汀州作為第一個府治行政機關而存在,所以被海內外一億多客家人稱為客家首府,在原汀州管轄的八個縣依然是純客家的聚居地。
其保護範圍為“古汀州八縣”,即包括現今龍岩市的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永定區和三明市的寧化、清流、明溪三縣。保護區面積1.94萬平方公里,人口292.1萬人。
2017年1月23日,文化部向福建回復《關於同意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復函》,同意設立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
此前,文化部分別於2010年和2013年設立了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此次是繼廣東和江西後設立的第三個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根據批複意見,文化部要求福建省文化廳與龍岩市、三明市按照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加強領導和協調,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制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落實各項保護措施,推進閩西地區客家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閩西客家文化是閩西客家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點的民系文化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
閩西歷史悠久,從發現的舊石器時期到新石器時期的過渡階段的文化遺存看,早在一萬年前,閩西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西晉太原三年(二八二年),置新羅縣。這是閩西省史可查最早設置的縣,屬晉安郡所轄;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設汀州,轄長汀、新羅、寧化三縣,從此閩西開始大步邁向漢化的進程。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縣、將樂、寧化縣地置歸化縣(隸汀州)。
長汀,上杭,永定,連城,武平,清流,寧化,明溪八縣從人文和資源而言,是海內外客家人的祖地,是著名的閩西革命老區,又是福建省重點僑區、林區、礦區和旅遊區。
在閩西大地上,物質文化遺產星羅棋布,非物質文化遺產心口相傳。對閩西文化人來說,實驗區的申報成功,既是期盼已久的最高榮譽,也是水到渠成的圓夢之旅——它的成功,離不開省、市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及全市人民精心呵護、不懈堅守的情懷。
張勝本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以永定土樓這一世界級文化品牌為重點,大力加強閩西客家文物古迹、閩西漢劇、十番音樂、客家山歌、客家戲曲、客家民俗等特色文化的保護,深入研究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情況,挖掘客家民俗活動的豐富內涵。
幾年來,市縣各級通過財政投入以及民間集資等方式,先後籌集3億多元資金,重點加強一批文化遺產的維修和搶救保護。
2008年底,我市啟動實施打造“海峽客家”品牌計劃,5個客家縣每縣重點打造1個縣域特色文化品牌,永定做足客家“樓”文化,上杭做深客家“根”文化,武平做大客家“佛”文化,長汀做強客家“城”文化,連城做好客家“民俗”文化,全面深入推進客家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弘揚工作。2009年起,全市投入30多億元資金,先後建成一批客家博物館(園),成為保護傳承展示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平台載體。
為摸清家底,把老祖宗饋贈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好,我市從2012年起,用兩年時間,組織人員深入城鎮鄉村、走訪民間社團,挖掘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佈狀況以及傳承人等情況,進行全方位深入普查。
同時,我市注重發揮文化、教育、傳媒等作用,大力開展文化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學校、社區、廠區,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專程就我市文化建設和保護專題調研,為我市文化生態保護匯智聚力。
此外,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保護過程,我市由民間自籌資金建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廳)有5處、傳習中心6個,在傳承、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11月中旬,文化部專家組一行對申報情況進行實地考察。閩西濃厚的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工作氛圍以及取得的成效,給專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閩西客家文化遺產極為豐富,尤其是近年來閩西對客家文化非遺保護重視的程度及成效真是太大了。”兩次前來閩西考察的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原巡視員、中國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小璞對此讚不絕口。
閩西是一區位的名稱,古指八閩最西端的州郡——汀州;
今指福建最西邊——龍岩及三明兩地市的部分轄區,主要包括上杭,永定,連城,武平,長汀,清流,寧化,明溪八縣。
現今龍岩市的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永定區和三明市的寧化、清流、明溪三縣。保護區面積1.94萬平方公里,人口292.1萬人。
各類客家傳統文化
龍岩市:
國家級“非遺”8項,省級26項;
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40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0處110個點;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鎮)11個、省級11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7個;
三明市:
清流縣靈台山客家文化園
客家文化博物館
“長校十番鑼鼓”展演
寧化縣石壁鎮客家祖地
“客家擂茶”展示
寧化“客家三館”
寧化“木活字”技藝
寧化客家山歌
福建省及龍岩市以建設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為重要抓手,全面啟動創建國家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起草編製了《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並於2010年6月上報國家文化部。
福建省為進一步做好閩西地區客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於2016年編製《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初稿)》,圍繞客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條件、保護範圍、保護對象等9個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劃,規劃期為2016年至2030年。
近年來,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漢劇的保護傳承發展,2006年閩西漢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時榮獲多個獎項。從一個瀕危項目,打造成為全市的文化品牌和名片,並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如今更是通過新媒體等方式向世人展示,讓更多人了解知曉漢劇、參與傳承漢劇。
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就是守住過去的輝煌、今天的資源和未來的希望。今天,聰明智慧的閩西兒女正用實際行動履行這神聖的使命。
為應對現代化、城鎮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稱“非遺”)保護傳承帶來的影響和衝擊,切實加強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不斷優化“非遺”的生態環境,從2009年起,福建省及龍岩市以建設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為重要抓手,全面啟動創建國家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起草編製了《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並於2010年6月上報國家文化部。幾年來,龍岩市圍繞創建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目標,制定了工作計劃,設立了專門工作機構,每年撥出專門工作經費,堅持做到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結合、有所側重,緊緊抓住“非遺”保護重點,著重突出瀕危、極易消失的“非遺”項目的保護,全方位推進重要“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現有國家級“非遺”8項,省級26項;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40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0處110個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村、鎮)12個、省級11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7個,充分體現了閩西客家文化的多樣性、獨特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