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禾鎮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下轄鎮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廣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6號):撤銷涼山鄉和長灘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豐禾鎮管轄,豐禾鎮人民政府駐關華街93號。

豐禾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地處鄰水縣東部,東與重慶市長壽區雲台鎮接壤,南連涼山鄉、長灘鄉、西接袁市鎮,北與荊坪鄉、復盛鄉接壤。區域面積68.0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52851人。

2018年,豐禾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9個。

歷史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屬鄰水縣懷遠鄉豐禾里。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設豐禾場。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豐禾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與福星鄉合併為豐福鄉。
1950年,設豐禾區公所。
1958年,設豐禾公社。
1985年8月,公社改鎮。
1994年,撤區,建鹿鄉併入。
2019年12月,撤銷涼山鄉和長灘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豐禾鎮管轄。
豐禾鎮
豐禾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豐禾鎮轄東河、興豐、新華、正興4個居民委員會;先進、五童、豐光、雙廟子、福利、新橋壩、吉安、魚鱗灘、復興、多羅寺、民主、柏堀頭、甘家、豐收、曾家壩、石骨子、勝利、林果、大梁子、五華山、泥漢坪2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個居民小組、21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豐禾鎮下轄6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關華街93號。
東河社區豐光村柏埡頭村石樹村
新華社區福利村勝利村涼山村
興豐社區吉安村五華山村鄒石灘村
正興社區魚鱗灘村泥漢坪村雨台寨村
讓水湖社區復興村永興村高礅河村
長灘社區多羅寺村關口村/
先進村民主村小石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豐禾鎮地處鄰水縣東部

地形地貌

豐禾鎮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明月山望哨坡,海拔1063米;最低點位於吉安村10社大墳壩,海拔290米。
豐禾鎮
豐禾鎮

氣候

豐禾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6.1℃,極端最低氣溫-3℃;7月平均氣溫27.3℃,極端最高氣溫40.1℃,平均氣溫年較差29℃,生長期年平均280天。無霜期年平均220天,最長300天,最短2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00小時,年總輻射120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400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838.6毫米(1961年)。

水文

豐禾鎮境內河道屬長江二級支流。境內最大河流為大洪河,從復盛鄉流入,流經鎮政府駐地注入長灘鄉,長10.1千米。

自然災害

豐禾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風災、旱災、洪澇、雷擊、蟲害等。最嚴重的雹災發生在1961年5月8日。最嚴重的風災發生在1978年5月4日,風力12級。最嚴重的旱災發生在1959年68天,1960年54天,1961年春旱、夏旱、秋旱相連99天。1989年“7·10”的洪災,日降水量286.1毫米,境內1/5地面被淹沒。最嚴重的蟲害發生在1992年稻飛虱,水稻減產50%。

自然資源


豐禾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硅沙等。煤炭儲量196萬噸,硅沙純度達99.8%,地質儲量3億立方米,主要集中在明月山山脈。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豐禾鎮轄區總人口6.6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8萬人,城鎮化率64%,另有流動人口5000人。總人口中,男性3.48萬人,佔52%;女性3.2萬人,佔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苗、彝、土家、壯、藏等13個少數民族,共47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2‰,人口死亡率8.56‰,人口自然增長率2.66‰。
2017年,豐禾鎮常住人口51115人。
截至2018年末,豐禾鎮戶籍人口5285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豐禾鎮財政總收入258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85萬元,增值稅511.9萬元,企業所得稅65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268元。

農業

豐禾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8萬畝,林地面積2.9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0400噸,其中水稻11300噸,玉米4500噸,小麥13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西瓜。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1萬畝;水果種植面積6400畝,產量0.9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4萬頭,年末存欄2.8萬頭;羊飼養量2000隻;家禽年飼養量48.4萬羽。
以鈺錦現代農業園區為主戰場,農業基地建設捷報頻傳
無農不穩,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我鎮提出以發展工業的理念來經營農業,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揮豐禾產業優勢和地域優勢,強力推進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重點抓好鈺錦現代農業園區柏埡頭核心示範區建設。規劃2015年在豐禾鎮民主村建成面積約600畝的集農貿市場、餐飲娛樂、公共服務配套為一體的新農村綜合體。
1、現代農業園區異軍突起。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展的鈺錦現代農業園區位於柏埡頭村,園區有序推進土地流轉5000餘畝,平整土地2814畝,修建農業灌溉水渠56公里,農業生產機耕道31公里,園區公路18公里,投資375萬元進行4個組院落改造,建有農村經濟發展專業合作社5個,入社會員213餘人,是融設施蔬菜種植、水果、名貴中藥廠生產、新品種展示、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建設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土地撂荒問題,還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去年留村農民除得到業主付給的土地租金外,還增加勞動收入6000元/人。
2、新村建設工作全面推進。我鎮把新村建設和農業園區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組織實施、一同督促檢查,確保園區建設和新村建設共同協調發展。2012年上甲新村聚集點新建一樓一底庭院式住宅20棟30戶,內有魚塘、小溪、花園、健身場、太陽能路燈、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在去年新農村建設試點的基礎上,我鎮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從3月初開始對全鎮11個村實施了風貌塑造,計劃實施農戶4876戶,現已全面完成,共投入資金6833萬元。即將建成的新村聚居點綠樹成蔭,風景優美,道路整潔、四通八達,出行方便快捷,引領著鄉村人民大踏步走向了生活富裕、生產發達、鄉風文明的美好道路。
農業圖冊
農業圖冊
3、農業農村工作由點到面。農業園區內種植良種花生300畝、蔬菜662畝,栽植臍橙1658畝,楊梅、枇杷200畝,金銀花等藥材300畝,新建標準化生豬規模養殖場16.8畝,存欄生豬600頭,發展林下養殖白鵝3000隻。在園區的帶動下,2012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21534噸,比去年增長3.6%;生豬出欄65530頭,比去年增長6.4%;家禽出籠96萬隻,比去年增長9.2%;新培育各類樹木25畝,成片造林8403畝。人均純收入達到7834元,比2011年7268元增加566元,增長7.8%。

工業

豐禾鎮工業形成了以紡織、皮革加工、建築材料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2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0%。
以輕工產業園區征地擴張為突破,工業經濟發展迅速
2013年,扶持規模企業支持項目已上報省經信委,已獲審批通過。
1、堅持兩化互動、做大做強輕工產業。輕工產業是鎮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為提供更優質的發展環境,我鎮加快進度建設廠房,百日攻堅完成征地:園區規劃佔地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規劃佔地500畝,今年已經完成征地223.6畝。截至目前,園區已建成和在建標準園區300餘畝,擁有自建標準廠房3萬平方米,租賃社會閑置廠房2萬平方米,園區主要道路供排水管網、供電專用線路及人行道、園區綠化等建設工程均已完工。為加快我鎮經濟建設,現正繼續征地100畝用於園區建設,到2020年,力爭達到建成標準園區3平方公里,實現固定資產累計投資30億元,入駐規模以上企業150家,解決就業3萬餘人,實現年總產值50億元,建成西南地區著名的輕工新城。
2、堅持開放活鎮、大力推進招商引資。2009年投資1.5億元起步建立鄰水縣輕工業園區,以生產皮衣、皮具、戶外用品和毛紡加工為主。為擴大園區規模,為客商提供更優質的發展環境,我鎮輕工產業園區結合自身實際,起草出台了《鄰水縣輕工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於2012年6月獲縣委常委會審定通過,開始施行。2014年7月,重慶君尚、皇庭、鼎康等8戶門業公司與園區成功簽約,總投資13.75億元,佔地600餘畝,生產套裝門、窗、酒店傢具、阻燃地板等多種木製產品,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達25億元以上,實現稅收7500萬元以上,可解決勞動力就業2400餘人。2014年8月,東莞市威科皮具有限公司與園區管委會正式簽約新建皮具生產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05億元,入駐鄰水縣豐禾輕工園,擬於2014年9月開始動工修建,預計全部工程在1年內全部建成投產。建設皮具生產線共15條,購置安裝生產設備等230台,建成後年產皮具420萬件以上.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年稅金400萬元以上,解決勞動力就業300人以上。
輕工產業園
輕工產業園
3、堅持服務發展、掀起全民創業熱潮。我鎮大做回鄉創業文章,並儘力完善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在項目信息、創業指導、小額貸款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勵外出打工人員帶資金、帶技術,不斷壯大“歸雁經濟”,成功打造全省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2012年我鎮入駐企業45戶(含毛紡一條街),園內企業13戶,規模以上企業6戶,吸納就業人員6000餘人,年生產毛衣、皮具、服裝等輕工業產品1000多萬件,2013年1-9月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產值11億元,上交稅收200餘萬元,全年工業總產值實現5.2億元,同比增長8.6%。

商業

2011年末,豐禾鎮有商業網點850個,職工9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農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20%。

金融

2011年,豐禾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億元,比上年增長9%;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8%。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豐禾鎮有幼兒園20所,在園幼兒1586人,專任教師48人;中心小學1所,村小學13所,在校生5178人,專任教師1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532人,專任教師126人;高完中學1所,初中在校生802人,高中在校生2500人,專任教師20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豐禾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79.13萬元,比上年增長13.68%。
以服務設施完善為依託,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城鎮幼教、小學、初中、高中四級教育體系完善,有省市藝術教育試點校2所,省重點中學1所,小學2所,幼兒園6所(其中市級示範幼兒園2所),在校中小學生12000餘人,教職工700餘人;醫院2所,即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和仁濟醫院,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設備設施先進,被評為“四川十佳鄉鎮衛生院”、“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2010年投資1500餘萬元建成面積達8500平方米,集綠化、休閑、娛樂、商貿為一體的民興廣場是城鎮居民休閑、娛樂、購物的最佳場地,鎮上還有500平方米露天舞場,有由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160餘人的腰鼓隊,有140餘人的舞蹈隊,場鎮娛樂項目豐富、健康,娛樂設施日趨完善;新購置垃圾箱50個,同時,對304省道兩側統一栽植標準樹木,既美化了環境又起到了防風消塵的作用,2012年,我鎮共13個村莊被評為“省級生態村”,場鎮也被評為“省級生態鄉鎮”。縣教育局規劃2017年在我鎮新建成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據悉,該學校規劃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5000㎡,在校學生150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豐禾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室2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12個;各類圖書室39個,藏書25萬餘冊;音樂、美術、攝影、舞蹈、文學藝術業餘創作隊伍成員180人。
2011年末,豐禾鎮有有線電視用戶6000戶,入戶率4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豐禾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病床200張,固定資產總值4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0人,其中執業醫師63人,執業助理醫師87人,註冊護士6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9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豐禾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1戶,人數332人,支出52.7元,比上年增長8.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96戶,人數1444人,支出110.5萬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0人,支出2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0人,支出14.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5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05人次,共支出1.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7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46.3萬元。社會福利費110.9萬元;敬老院1個,床位70張。社區服務站3個。

發展規劃

該鎮一直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勞動力等綜合優勢,按照“建設縣域副中心城鎮,打造輕工產品出口加工、特色效益農業、移民后扶增收產業三大示範基地”的“1+3”發展思路,黨員幹部牢固樹立經營城鎮理念。大力實施“工業強鎮、產業強村、增效強企、創業強家、增才強能”五強戰略,積極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三化聯動建設,奏響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豐禾的新樂章。全鎮經濟社會步入發展快車道。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豐禾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點7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1萬份(冊),業務收入30萬元。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7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4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0%;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7萬戶。
能源
豐禾鎮有煤炭企業1家,2011年產煤6萬噸。發電企業1家,2011年發電40萬千瓦時。
燃氣
2011年末,豐禾鎮鎮區天然氣管線3.5千米,供氣站1個,天然氣用戶7213戶,燃氣普及率60%,月天然氣平均用量1.9萬立方米。

交通


2011年,豐禾鎮客運總量18.25萬人次,貨運總量200.5萬噸。304省道境內長8千米。縣鄉級公路30條,總長213.8千米。境內通航河道1條,境內長10.1千米。2011年末,鎮區橋樑5座,總長度1.2千米。
豐禾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省道S304穿境而過,鄰水東槽縱幹線公路貫穿城鎮,東與重慶市長壽區接壤;南距重慶市區120公里,北鄰石滓鄉,經豐禾--柳塘鄉-石滓鄉高速-重慶墊江等地區,只需40多分鐘,西鄰袁市鎮,由豐禾經304省道(僅需7、8分鐘)經袁市至兩河快車道(僅需30分鐘)鄰水--重慶,全程僅需2個小時就到重慶。大洪河向南流經九龍鎮洪湖鎮(重慶市長壽區)注入長江;西經袁市鎮到鄰水縣城21公里,北上達渝高速公路和滬蓉高速公路;距鄧小平故里50公里;距重慶江北機場90公里;交通十分發達。

交通建設

2013年,為加快經濟發展,鄰水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規劃建設東槽縱向幹線公路的設想,2014年3月19日,省委王書記到鄰水調研時,對鄰水“1+8+7”的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予以充分肯定,再次強調了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中,鄰水既要發揮兩條高速公路的對外交通優勢,也要發揮緊鄰重慶的區位優勢,合理布局縣內道路骨架,打通出川入渝的通道,做足重慶文章,借力大城市實現跨越發展。省委王書記的重要指示,給鄰水交通的發展增添了信心,鄰水東槽縱向幹線公路的建設指日可待,該項目的建成,使四川新增了一條出川入渝的大通道,也將助推豐禾鎮泥漢坪村的旅遊開發,實現與重慶統景溫泉度假區旅遊交通零換乘的目標,更將促進鄰水縣輕工產業園區的發展,帶動沿線周邊群眾致富,實現“魚米之鄉”農副產品的高附加值。現該項目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其項目名稱為:鄰水縣護鄰(達州界)至御臨(川渝界)公路改建工程,採用的二級公路標準,全長約63.1km,瀝青混凝土路面,雙向兩車道。其中:K0+000~K52+000(護鄰鄉——豐禾鎮——九龍鎮——御臨鎮)段設計車速60km/h,路基寬度12m;K52+000~終點(鄰水縣御臨鎮—渝北大灣)設計車速40km/h,路基寬度12m。對外向南連接重慶市渝北區大灣鎮、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並藉此直上大灣高速公路,向北連接四川省大竹縣,並經此通達省內開江、重慶梁平、墊江縣等。目前,設計工作也已經啟動。2013年12月左右,根據縣政府的要求,鄰水縣交通運輸局組織技術人員會同設計院工作人員已經就線路走向問題,徵求了沿線各鄉鎮分管領導的意見,並進行了實地踏勘。設計院已經完成了線路走廊帶的大比例地形圖勘測及紙上定線工作,下一步將開展實地放線等測設工作。2017年左右建成后,豐禾鎮至重慶的交通將更加便利,而重慶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大都市,為我鎮輕工產業園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交通條件與市場環境。
豐禾鎮
豐禾鎮

文化


地名由來
豐禾鎮因境內大洪河兩岸水土肥沃,禾稼豐盈而得名豐禾。

獲得榮譽


豐禾鎮先後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示範鎮、精神文明村鎮、全省首批百個試點建設小城鎮示範鎮、文化先進鎮、環境優美示範鎮。
千島洪湖
千島洪湖

旅遊


豐禾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空氣清新,林木繁茂,小橋流水,風景如畫,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1千島洪湖
1958年國家在大洪河下游修建電站后,河水倒灌成26條溪流,形成無數島嶼,湖區位於鄰水縣東南,長達12公里,寬1.5-3公里,水面近30平方公里,總庫容3.68億立方米,因湖中島嶼密布,湖灣港汊迷離,故有"千島洪湖"之稱,景色十分迷人。憑高遠望,煙波浩淼的湖面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島嶼,與炊煙裊裊的農舍和豐茂的禾稼構成一幅碩大無比的水墨畫卷,雄偉中寓秀麗,浩蕩中寄溫柔。放舟其間,萬頃波光熠熠生輝,湖水映出迭翠的青山,碧波托出遠去的船影,雙漿揚起粼粼的漣漪,漁歌伴著悠悠的雁陣。日出日落,滿天雲霞映入湖中,天地間一片立體的紅色蒼茫,一片立體的紅色空曠。微雨之中,煙霞氤氳於湖面,低飛的水鳥、萋萋的芳草以及凝影的碧水,俱幻化成無邊無際的空濛。大洪湖波平如鏡,漁舟點點,雁陣成行,波光倒影,水天相連,山明水媚,藏靈蘊秀,景象萬千。遊人上漁舟,飲美酒,嘗臍橙,品香茗,吃火鍋“洪河魚”,別有一番情趣。東岸有佛教聖地五華山,水質較好的涼山溫泉。有國有黃草坪林場,方圓2萬餘畝。山色蒼翠,瀑布飛掛懸岩,百鳥鳴唱幽谷,山花爛漫林間,古松傲立岸畔,生機盎然。兩億年前留下的珍貴“活化石”一桫欏,世界少有,也在黃草坪林場之中。西岸巨岩聳立,奇石依天,雄偉壯觀,岸邊曾有明朝建文皇帝遜位隱居時特建的“無糧寺”,留下了許多名流墨跡。
2泥漢坪AAAA級生態旅遊度假區
泥漢坪原生態風景
泥漢坪原生態風景
泥漢坪村位於豐禾鎮場鎮南面,川渝交界的明月山中麓溝谷中,海拔800多米,該村地形以山地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接重慶市墊江縣,南鄰重慶市長壽區,西通豐禾鎮,距鄰水縣城30公里,到重慶主城區115公里。全村轄7個組,412戶,共1135人,耕地面積1412畝,其中水田965畝,旱地447畝,林地面積5000畝,水資源面積5.4畝。全村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泥漢坪鄉風淳樸,儼然偏僻而寧靜的“世外桃源”。泥漢坪村四面環山,擁有大量的原生態旅遊資源,各景點既獨具特色又相映成彰,環環相扣,不像其他旅遊景點單調枯燥乏味,無不展現出她的豐厚和大氣。這裡有藏在深山鮮為人知的農耕文化、獨具特色的土陶文化、制陶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2013年土陶廠煙囪、上釉池等景觀保留完好;擁有豐厚的珍稀植物和藥材資源共4000餘種。轄區常年瀑布十三四個、氣勢恢宏,各具特色,最高的瀑布飛流直下200餘米;有3條清澈的小溪;擁有長溝、葉家溝水庫兩座,山泉水總庫容達80萬立方米;黃草坪觀景台,極目鄰水、長壽、墊江三縣區,讓你真正感受到一覽眾山小心曠神怡的自豪感;擁有能容納上百人的古蠻洞兩座;現在有燈油寺等四座古廟宇遺址、其中新安寺現在香火正旺;龍王溝擁有綿延10公里恐龍時代活化石桫欏林;獨具特色的山間梯田1500餘畝;有梨園300畝,板栗園150畝。發電站1座,露天石英砂礦山1座。其中尤以土陶文化和泥山群洞遺址在過往遊客心目中璀璨奪目,令人神往。泥漢坪村擁有泥山群洞五六十個,各具特色,其中能容納上萬人的群洞有兩個。步入鬼斧神工般的洞中,更為先輩們的聰明才智拍案叫絕,一洞套一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如同迷宮一般,是一座座大型天然氧吧。先輩在開採砂土時留下的一根根碩大的立柱,既將每個洞串聯成一個整體,又支撐著山體至今不垮。洞中布局科學合理,巧奪天工,彰顯著先輩們對力學的研究與成功運用,極具考古價值。現計劃利用泥漢坪村的現有資源打造成“一湖十景區”的旅遊景觀格局。規劃下的旅遊景區包含面積約3.57平方公里的長溝湖景觀區;千畝良田呈梯級分佈的梯田景觀區;依山而建的古龍窯景觀區;綿延山體達15公里的古寨子景觀區;盡賞祖輩陶藝事業的泥山群洞景觀區;擁有萬人洞及飛泉瀑布的無極坪風景區;以及總長約10公里、遍布古老樹蕨植物的龍王溝桫欏谷風景區。
2014年7月,“中國鄰水·大涼山”旅遊項目規劃對接會在重慶舉行。好萊塢(中國)投資集團、重慶中德集團、重慶艾特藍集團等企業計劃投資100億元,在該縣大涼山區域打造好萊塢(中國)影視基地旅遊項目。項目涉及豐禾鎮、涼山鄉的龍王溝、葉家溝、長溝等支流水系,包含約4000畝的大型峽谷與山地戶外運動基地,約3000畝的生態景觀農業園區,約250畝的泥漢坪千年陶文化風情旅遊古鎮,約400畝的景區旅遊接待中心、主題度假酒店、會議中心、溫泉養生館(溫泉待勘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