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區

重慶市轄區

梁徠平區屬重慶市轄區,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幅員面積1892.13平方千米,總人口93萬,轄33個鎮街鄉(5個街道、26個鎮、2個鄉),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東鄰萬州區,西連四川省大竹縣,南靠忠縣、墊江縣,北接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開江縣,距重慶主城區180公里,是重慶主城連接三峽庫區的陸路要塞。

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4.1億元,增長8.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200元、16376元,增長8.4%、9.3%。巴渝第一大平壩——梁平壩子,沃野千里、碧田萬頃。四面青山下,蜀東魚米鄉;千家竹葉翠,百里柚花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春早、秋短夏長、初夏多雨、無霜期長。

梁平區史稱梁山縣,西魏元欽二年(公元553年)置縣,1952年取“高梁山下有一平壩”之意更名梁平縣,2016年11月撤縣設區。梁平區有梁山燈戲、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竹簾梁平抬兒調等五項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市級保護名錄15項,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存有雙桂堂百里竹海等自然人文景觀。

梁平區是中國名柚之鄉、中國壽竹之鄉。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竹海——百里竹海,“全國三大名柚之一”的梁平柚,被譽為“茶中瑰寶”的梁平甜茶。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梁平區自古為交通南北、東出西進的陸路要道,境內渝萬高鐵、達萬鐵路、滬蓉高速、張南高速、G318國道、G243國道等陸路幹線交匯。

2017年5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複:一、同意撤銷安勝鄉,設立安勝鎮。二、同意撤銷復平鄉,設立復平鎮。三、同意撤銷紫照鄉,設立紫照鎮。

2020年6月23日,梁平區撤銷合興鎮,設立合興街道。撤鎮設街道后,合興街道管轄原合興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銀恆村合興街268號(原合興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仁賢鎮,設立仁賢街道。撤鎮設街道后,仁賢街道管轄原仁賢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沙河鋪社區上街1號(原仁賢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金帶鎮,設立金帶街道。撤鎮設街道后,金帶街道管轄原金帶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金桂社區銀桂路3號(原金帶鎮人民政府駐地)。調整后,梁平區轄5個街道、26個鎮、2個鄉。

歷史沿革


梁平區
梁平區
西周、春秋,縣地屬庸國。戰國時屬巴國、巴郡。秦、西漢,屬巴郡月忍縣(治今雲陽)。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縣地屬巴郡臨江縣(治今忠縣)。東漢初,屬益州巴郡。興平元年194),劉璋三分巴郡,縣地屬固陵郡(治魚復今奉節)。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為巴東郡,縣地屬巴東郡直至晉代。西魏元欽二年(553),置梁山縣,以境內高粱山為名,治黃土坎。
隋開皇三年(583),全國撤郡改州,以州統縣,梁山縣隸南州(治今萬州區)。大業三年(607),廢州設郡,以郡統縣,梁山縣隸巴東郡(治民復縣今奉節)。
唐武德元年(618),改巴東郡復置信州,梁山縣隸信州。武德二年,析信州的3個縣置南浦州,梁山縣隸南浦州。武德八年,隸夔州。武德九年,隸浦州。貞觀八年(634),浦州改名萬州,天寶元年(742)改名南浦郡,乾元元年(758)複名萬州,梁山縣均隸之,直至宋初。
宋開寶三年(970),以萬州石氏屯田務置梁山軍,亦名高粱郡,同於下州,隸夔州路,領梁山縣(中下縣),軍治今梁山鎮,縣治自黃土坎亦徙此。元右元年(1086),還隸萬州,尋復故。
至元二十年(1283),升梁山軍為梁山州,領梁山縣,隸夔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新寧縣(今開江)划入梁山縣,洪武六年十二月,裁梁山州,仍置梁山縣,隸下川東道夔州府。洪武九年四月甲午,夔州府降為散州,其原領巫山縣、大寧縣(現巫溪縣)、雲陽縣、萬縣、開縣、建始縣、梁山縣(現梁平縣)、達縣八縣並屬重慶府。洪武十年五月,改隸忠州,后還隸夔州府。洪武十四年,新寧縣劃出。
清康熙七年(1668),裁新寧縣入梁山縣。雍正七年(1729),新寧縣劃出復置。雍正十二年,改隸忠州直隸州。
民國2年2月,以道統縣,梁山縣隸川東道。民國5年,全川軍閥混戰,形成防區制,梁山縣成為川軍一、二軍、國民政府軍二十、二十一軍的防區。民國18年,直隸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3月1日,川政統一,全省劃為18個行政督察區,梁山縣隸第十行政督察區,列為一等縣。民國29年,列為二等縣。
解放初,梁山縣隸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川東行署區)大竹專區。1952年12月3日,因縣名與山東省梁山縣同名,遂以境內有平壩而更名為梁平縣。1953年3月10日,撤銷大竹專區,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地區)管轄至1997年6月,1997年6月由重慶直轄至今。
2016年9月6日,重慶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梁平縣撤縣設區的建議方案。
2017年1月10日,梁平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2020年11月29日,加入大巴山·大三峽文旅發展聯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梁平區
梁平區
梁平縣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峽谷區,界於東經107o24′—108o05′與北緯30o25′—30o53′之間,東西橫跨52.1公里,南北縱貫60.35公里。東鄰萬州,南接忠縣、墊江,西連大竹,北倚達縣、開江。幅員1892.13平方公里。
梁平地貌由於地質構造、地層分佈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響,呈現“三山五嶺,兩槽一壩,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觀,形成山、丘、壩兼有而以山區為主的特殊地貌。境內有東山、西山和中山,均呈北東走向,平行排列,互不銜接。山區海拔500—1221米,面積606.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2%。東山(黃泥塘背斜)和西山(明月峽背斜)因山頂出露的嘉陵江組灰岩被水溶蝕成為狹長的槽谷(在東山為城南槽、在西山為百里槽),兩翼須家河組沙岩相對成為陵峽的山嶺,故為“一山兩嶺一槽”型。中山(南門場背斜)頂部未出露嘉陵江灰岩,無溶蝕現象,仍保持“一山一嶺”型。在“三山”之間分佈著許多起伏不平的丘陵,東南和東北為深丘,中部和西北部為淺丘。面積1184.9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62.9%。在縣境中部,東、西兩山之間,有一塊由古代湖泊沉積而成的平壩,地勢平坦而開闊,面積100.73平方公里,在全縣總面積的5.4%,它被稱為川東第一大壩,即梁平壩子。縣境內的地勢高出鄰縣,高灘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和黃金河等六條主要河流迂迴於平壩淺丘之間,河床狹窄,分別流入萬州、忠縣、墊江、開江和達縣。

水文特徵

梁平處於長江幹流與嘉陵江支流渠河的分水嶺上,地勢高於四周,為鄰縣溪河發源地,過本縣境客水量極少。縣內主要河流有高灘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黃金河共6條,支流384條,全長809公里。平均河網密度0.43公里/平方公里,高灘河發源於西山文家溝,匯合小沙河、七間河等大小支流158條,流經明達、禮讓、仁賢、和林、雲龍、蔭平等鎮鄉,在蔭平鎮陳家溝出縣境流入墊江縣。主流長60公里,平均寬度35~40米,水深3.5米,流速0.3米/秒;支流長299公里。主要支流有:小沙河,發源於高梁山菩薩頂下山溝(梁山鎮),經梁山,在仁賢鎮沙河村周家清灣匯入主流,長24公里;彙集二級支流29條,長19公里。七間河,發源於竹山鎮獵神廟村桐子園,經屏錦、聚奎、蔭平等鄉,在蔭平鎮兩匯灘注入主流,長52公里;彙集二級支流45條,長31公里。年徑流總量44408萬立方米,年均流最14.08立方米/秒。
波漩河發源於西山狐狸嘴,經大竹縣境又流入梁平縣,匯合袁驛河、平灘河等61條支流,向北流入達縣。主流長17公里,平均寬度40米,水深2米,流速0.3米/秒;支流長103公里。主要支流有:袁驛河,發源於七星鄉雙河村大星槽,經袁驛、碧山等鎮,在楚家河壩匯入波漩河,長26公里;彙集二級支流50條,長29公里。平灘河,發源於大竹觀音區白壩鄉前鋒村;流經七星鎮平灘村、高洞岩及碧山鎮,在黃家橋注入波漩河,長17公里;彙集二級支流7條,長7公里。施家河,發源於竹山鎮新民村,在虎城鎮柳平村注入波漩河,長36公里。年徑流總量15760萬立方米,年均流量5立方米/秒。
新盛河(明月江支流)發源於西山河源村,匯合文化河等17條支流,向北流入開江縣。主流長16公里,支流長35公里。主要支流有文化河,發源於合興鎮大梨樹,流經合興、城北、文化、新盛等鎮鄉,在新盛鎮聯盟村注入新盛河,長19公里.年徑流總量9811萬立方米,年均流量3.11立方米/秒。
普里河發源於東山響鼓嶺,匯合白洋河等12條支流,向東北流入萬州。主流長27公里,支流長29公里。年徑流總量8695萬立方米,年均流量2.76立方米/秒.
汝溪河發源於東山南麓萬州孫家槽,在分水流入梁平曲水鄉桐坪村,經福祿、石安等鎮在雙河口出縣境流入忠縣,長35公里,平均寬度15米,水深0.4米,流速0.3米/秒。彙集蟠龍河等支流81條,長69公里。年徑流總量15568萬立方米,年均流量4.94立方米/秒。
黃金河中支發源於東山蟠龍鎮,由槽內暗河流出,到同心場成為明流;東支主流發源於柏家鎮九股村,流經紫照鄉,在油橋村出縣境流入忠縣,長20公里。彙集雙新河等支流55條,長82公里。年徑流總量11385萬立方米,年均流量3.61立方米/秒。

氣候特徵

梁平屬於四川盆地東部暖濕亞熱帶氣候區域。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主要特點是:春季氣溫不穩定,初夏多陰雨,盛夏炎熱多伏早,秋多綿雨,冬季暖和,無霜期較長,濕度大,雲霧多。梁平縣以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標準。春季(10~22℃)自3月5日~5月27日止,計84天;夏季(>22℃)自5月28日~9月15日止,共111天;秋季(22~10℃)自9月16日~11月28日止,計74天;冬季(<10℃)自11月29日~3月4日止,計96天。四季的特點是夏長秋短.但由於縣境內的海拔高度的不同,各地四季的長短亦不一樣,隨著海拔的增高,春季的開始期推遲,夏季縮短,秋季的開始期提前,冬季增長。
地溫1958~1965年,月平均地表溫度最高值是7月為31℃,最低值是1月為6℃;年平均值為18.3℃。地表極端最高溫度(1962年7月19日)為63.5℃;3~10月在40℃以上,4~9月在50℃以上,7~8月在60℃以上;地表極端最低溫度為-7.2℃。地內5公分、10公分、15公分、20公分深的各層地溫值仍為冬季低,夏季高。
空氣濕度1952~1981年,年均相對濕度為81%。以10、11、12月為最大,均達到85%;8月最小為76%;2、5、6、9月均達到80%;4、7月均為79%;3月為78%;1月為83%。
蒸發量100平方米蒸發麵的蒸發量,全年為661.3毫米。8月為最大,蒸發量114.8毫米,佔全年16.5%;1月為最小,蒸發量16.5毫米,佔全年2.5%。
降水民國26~28年,年均降水量1420毫米。1952~1981年,常年平均降水量為1262毫米。降水量最多年(1952年)1990毫米。最少年(1961年)869毫米。年降水量,1953~1962年偏少,1963~1970年正常;1971~1974年偏多。30年中,僅3年在1000毫米以下。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集中於夏半年(5~10月)佔全年降水量78%。夏季(6~8月)為517毫米,佔全年41%;秋季(9~11月),為344毫米,佔全年27.2%,春季((3~5月)為341毫米,佔全年27%;冬季(12~次年2月)為61毫米,僅佔全年4.8%。
風各月平均風速小於2米/秒,年均1.4米/秒。累年各風向頻率中,靜風為39.7%。全縣平均風速小,但各地幾乎每年有1~2次大風出現,雷暴大風佔大風的94%,大多出現在7、8月。
日照梁平屬日照低值區。常年平均日照為1336小時(重慶為1256小時,漢口為2154小時)。

土壤特徵

全區土壤共劃為4個土類、6個亞類、17個土屬、60個土種、84個變種、以灰棕紫色水稻土、紅棕紫色水稻土、老沖積黃泥水稻土、灰棕紫泥土和紅棕紫泥土五個土屬為最多,約佔86.12%.耕地有機質為1.55%,全氮0.096%,全磷0.078%,全鉀2.14%,鹼解氮86PPM,速效磷4PPM,速效鉀84PPM,PH值平均數是6.9o,林地和草地有機質及氮、磷、鉀含量略高於農耕地。丘陵佔44.28%,河谷平壩僅佔55.72%。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積4.4119萬公頃,佔耕地面積67.46%;海拔500~800米的1.757萬公頃,佔耕地面積的26.87%;海拔800~1200米的0.37萬公頃,佔耕地面積的5.67%;海拔1200米以上的無耕地面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2年,梁平土地189213.33公頃,毛耕地92133.33公頃,園地2486.66公頃,林地30400公頃,疏林草地8666.66公頃,草山草坡13533.33公頃,水域7160公頃,其它土地34833.33公頃.在毛耕地中,凈耕地77140公頃,佔總土地面積的40.77%.在凈耕地面積中,水田42616.21公頃,佔耕總面積的65.17%。

礦產資源

據2016年12月政府官網信息顯示,梁平共發現的礦種有煤、石灰岩、石膏礦、天然氣、鐵、泥炭、綠豆岩、磚瓦用頁岩、陶瓷土、砂岩、建築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礦泉水、地熱等10多種。已開發利用的有10種,即煤、天然氣、礦泉水、陶瓷土、磚瓦用頁岩、砂岩、建築石料用灰岩、石膏礦、水泥用灰岩和電石用灰岩。天然氣、煤、石膏礦為優勢礦種,天然氣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煤的基礎儲量達5000多萬噸;石膏礦的基礎儲量達2.76億噸,是重慶市石膏礦的主要產地。全區固體礦產資源賦存特點總體上是:中小型礦床多,大型礦產少;能源礦產、非金屬礦產多,金屬礦產少。

水能資源

梁平區平均河網密度0.43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105627萬立方米,年均流量33.5立方米/秒。水能理論蘊藏量28255千瓦,可開發量7410千瓦。

生物資源

梁平區森林植被有3類、135科、363屬、560餘種,經濟林木有油桐、茶葉、桑樹、柑桔、梁平柚等。
梁平區動物資源達600餘種,有金絲猴、華南虎蜂猴、黑鸛等國家重點珍稀保護動物。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7年5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複:
一、同意撤銷安勝鄉,設立安勝鎮。安勝鎮行政區域為原安勝鄉行政區域,鎮政府駐梁安村梁安街1號(原安勝鄉人民政府駐地)。
二、同意撤銷復平鄉,設立復平鎮。復平鎮行政區域為原復平鄉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小山村復興街83號(原復平鄉人民政府駐地)。
三、同意撤銷紫照鄉,設立紫照鎮。紫照鎮行政區域為原紫照鄉行政區域,鎮政府駐青鋒村新大街2號(原紫照鄉人民政府駐地)。
調整后,梁平區轄2個街道、29個鎮、2個鄉。
2020年6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複:
一、撤銷合興鎮,設立合興街道。撤鎮設街道后,合興街道管轄原合興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銀恆村合興街268號(原合興鎮人民政府駐地)。
二、撤銷仁賢鎮,設立仁賢街道。撤鎮設街道后,仁賢街道管轄原仁賢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沙河鋪社區上街1號(原仁賢鎮人民政府駐地)。
三、撤銷金帶鎮,設立金帶街道。撤鎮設街道后,金帶街道管轄原金帶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金桂社區銀桂路3號(原金帶鎮人民政府駐地)。
調整后,梁平區轄5個街道、26個鎮、2個鄉。

區劃現況

截至2020年6月18日,梁平區轄5個街道、26個鎮、2個鄉。區政府駐重慶市梁平區雙桂街道桂西路6號。
粱平區行政區劃一覽表
名稱簡介
梁山街道轄7個社區,面積106平方千米。2009年11月撤銷梁山鎮建立梁山街道;2011年10月因區劃調整,撤銷原城東鄉后整體併入梁山街道管轄。
雙桂街道轄11個行政村、4個社區,面積58平方千米。雙桂街道於2009年7月經市政府批准成立。
合興街道位於梁平區東北部。轄8個行政村,面積54平方千米。雲復公路、達萬鐵路貫穿全境。
仁賢街道位於梁平區中部。轄6個行政村,面積41平方千米。地處平壩淺丘地區,南北地勢稍高,東西略平緩,海拔高度最低處420米,最高處558米。
金帶街道位於梁平區中部。轄7個行政村、1個街道,面積31.45平方千米。
蟠龍鎮位於梁平區東南部。轄10個行政村,面積96.27平方千米。海拔最高點為1221米,最低點為350米。
星橋鎮位於梁平區北部。轄8個行政村,面積53.1平方千米。地形起伏,以山丘地帶為主,西南面為平壩。
復平鎮位於梁平區東北部。轄4個行政村,面積32平方千米。海拔最低處小河口315米,最高處白岩山頂1118米。
安勝鎮位於梁平區西北部。轄5個行政村,面積28平方千米。地勢東南低西北高,以平壩丘陵為主,海拔443-638米。
聚奎鎮位於梁平區中西部。轄12個行政村、1個街道,面積57平方千米。境內地勢平坦,最高點貓兒石海拔843米,最低點黃土坎海拔438米。
禮讓鎮位於梁平區中部。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45平方千米。
明達鎮位於梁平區西北部。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58.9平方千米。
龍門鎮位於梁平區西北部。轄11個行政村,面積53平方千米。地勢南高北低,海拔452~952米。
新盛鎮位於梁平區北部。轄11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68平方千米。
文化鎮位於梁平區北部邊陲。轄8個行政村,面積30平方千米。境內主要礦產資源為青砂石,地質儲量300萬立方米。
屏錦鎮位於梁平區西南部。轄19個行政村、2個社區,面積102.11平方千米。地處國道318線和省道渝巫路交匯處,西北鄰四川省達州市,南靠重慶市墊江縣。
回龍鎮位於梁平區西南。轄15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90平方千米。東西兩邊高,中間稍微低。海拔432米~1064米。
蔭平鎮位於梁平區城西南部。轄10個行政村,面積54平方千米。
雲龍鎮位於梁平區南部。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78.4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坪壩、淺丘為主,海拔410-1125米。
和林鎮位於梁平區西南部。轄9個行政村,面積58平方千米。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山地丘陵,西部為丘陵、平壩。
鐵門鄉位於梁平區東南邊陲。轄3個行政村,面積31平方千米。
袁驛鎮位於梁平區西部。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42.6平方千米。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有小溪河2條,屬小清河水系,自東向西流,在臨碧山鎮界處出境。
碧山鎮位於梁平區西部。轄10個行政村,面積39平方千米。以淺丘、平壩為主,海拔390—501米。
虎城鎮位於梁平區西北部。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78平方千米。東北部有施家河,南部有白陽河,西部有波漩河。
龍勝鄉位於梁平區西北部。轄4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36平方千米。
竹山鎮位於梁平區西部。轄7個行政村,面積48平方千米。
七星鎮位於梁平區西北邊陲。轄5個行政村,面積33.1平方千米。
福祿鎮位於梁平區東部。轄14村、1個居委會,面積87.5平方千米。地勢北高南低,汝溪河及其支流由北向南穿境而過。
曲水鎮位於梁平區東部。轄8個行政村,面積47.43平方千米。境內白楊河是汝溪河上游。
石安鎮位於梁平區東南邊陲。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60.5平方千米。
紫照鎮位於梁平區東南部。轄4個行政村,面積36平方千米。海拔高度為308—695米,地處深丘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年均氣溫17℃,年降雨量1100毫米。
柏家鎮位於梁平區城西北部。轄5個行政村,面積28平方千米。地勢東南低西北高,以平壩丘陵為主,海拔443-638米。
大觀鎮位於梁平區東南部。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53.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梁平總人口925463人,凈減3426人,下降0.37%,男女性別比為109.38(女性為100),年內出生9587人(含往年未上戶口人數),出生率為10.3‰,下降0.1個千分點,年內死亡7458人,死亡率為8.0‰,上升0.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下降1.0個千分點。
● 年齡構成
2014年人口年報顯示,梁平14歲及其以下少年兒童130447人,佔總人口14.11%,15—49歲青壯年503842人,佔總人口54.51%;65歲以上老人107247人,佔總人口11.6%;全區最高齡老人104歲。
● 性別構成
2014年人口年報顯示,梁平的性別比例(即每100名女性的男子數)為109.5%,男性佔52.27%,女性佔47.73%。

民族

2014年人口年報顯示,梁平有34個民族,漢族922672人,佔總人口99.8%,少數民族33個、1568人,其中1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554人、苗族255人、壯族227人、侗族98人、布依族82人、彝族62人、蒙古族48人、瑤族42人、仡佬族34人、黎族30人、滿族24人、回族14人、羌族10人等。

經濟


綜述

2013年:全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2.7億元,同比增長13.9%。
2014年:全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7.8億元,同比增長11.7%。
2015年:全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2.3億元,同比增長11.9%。
2016年:全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1.0億元,同比增長10.6%。
2017年:全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8.1億元,同比增長8.9%。
2018年:全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1.3億元,同比增長(下同)9.6%,比全國增速高3個百分點,比全市增速高3.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3.6億元、170.2億元、117.5億元,分別增長5.1%、9.1%、11.8%;三次產業結構為13.1:51.4:35.5。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9%、48.1%、45.0%。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23.1億元,增長6.9%,工業對GDP貢獻率達27.4%,拉動經濟增長2.6個百分點。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195.9億元,增長9.2%。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2.18億元,同比增長37.74%,高新技術企業19家。
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4.15億元,增長8.2%。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6億元,增長10.5%。其中,500萬以上項目投資118.3億元,增長7.8%;房地產投資31.3億元,增長22.3%;商品房銷售面積60.4萬平方米,下降21.2%;按行業分,第一產業投資3.8億元,下降7.9%;第二產業投資40.0億元,增長0.8%;第三產業投資105.8億元,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6億元,增長14.2%。
全區實現地方公共預算收入20.9億元,增長1.1%,其中,稅收收入12.8億元,增長10.2%。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9.6億元,增長9.6%。
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5元,增長10.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17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增長9.6%。
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3.24億元,增長3.1%。
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75元,增長8.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45元,增長5.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0元,增長9.1%。

第一產業

梁平區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已建立糧油、梁平柚、蠶桑、水禽、生豬、水產品、林竹、蔬菜等八大骨幹商品基地。
2015年,梁平區實現農業增加值364806萬元,增長5.5%。全區糧食總產量38.6萬噸,增長0.83%;油料產量1.63萬噸,增長4.9%;蠶繭產量760噸,增長1.6%;蔬菜產量48.2萬噸,增長6.4%;水果產量9.6萬噸,增長10.9%。肥豬出欄頭數74.79萬頭,下降1.6%,牛出欄頭數2.5萬頭,增長46.2%,羊出欄只數2.6萬隻,增長9.2%,家禽出欄只數1269.9萬隻,增長3.1%,肉類總產量7.8萬噸,增長0.9%,禽蛋產量10647噸,增長9.6%。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6.1萬千瓦,增長8.8%,農田水利設施36789處(含機電井),與上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積23860公頃,增長5.8%,自來水受益村達282個,增長2.5%。農業從業人員占鄉村從業人員比重為40.3%,下降0.2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梁平區是中國西部塑料生態產業基地,培育以生態塑料、集成電路、不鏽鋼製品、環保等新興產業集群為主的“一支柱四集群”特色工業體系。
2015年,梁平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040250萬元(含境內天然氣、啤酒、電力供應),增長1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858107萬元,增長20.1%,增加值598647萬元,增長12.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含重啤九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18488萬元,增長21.7%、利稅總額(不含企業所得稅)311751萬元,增長24.7%,綜合經濟效益指數311.0%,下降1.1個百分點。24個資質內建築企業,全年完成建築業註冊地總產值986742.4萬元,增長15.5%;建築業增加值277133萬元,增長19.8%。房屋施工面積429.56萬平方米,增長51.0%,房屋竣工面積337.36萬平方米,增長32.2%。

第三產業

2015年,梁平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8729.3萬元,增長13.5%。其中城鎮的零售額734466.4萬元,增長13.4%;鄉村的零售額54262.9萬元,增長14.6%。在各種行業類型的消費品零售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660002.2萬元,增長13.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28727.1萬元,增長13.3%。
2015年,梁平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062634萬元,增長12.7%,貸款餘額1004003萬元,增長15.3%,存貸差為2058631萬元,金融存貸差較大。年末住戶存款餘額2369954萬元,增長13.8%,全年貨幣凈回籠109539萬元,下降5.4%。2015年實現保費收入46060萬元,增長12.4%,其中人壽保險30268.4萬元,增長5.0%,財產保險15791.6萬元,增長30.0%。全年保險賠付12398萬元,下降43.7%,其中人壽保險賠付3982.7萬元,下降73.3%,財產保險賠付8415.3萬元,增長18.2%。

文化


截至到2013年,梁平區的梁山燈戲、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竹簾、梁平抬兒調等五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另外,梁平還有市級保護名錄15個,縣級保護名錄87個。
梁山燈戲梁山燈戲俗稱“包頭戲”,興於漢代,盛於唐朝,系流傳於梁平區境內的一種地方小戲,梁平縣過去叫梁山縣,故名;2006年梁山燈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梁平木版年畫梁平木版年畫起於明代,盛於清末民初,屬木刻水印年畫,是梁平區為慶賀年節而印製的一種民間藝術品。大體可分為門神類、神話故事、戲曲故事三大類。與四川的綿竹年畫、夾江年畫並稱西南三大年畫。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癩子鑼鼓系梁平區境內流傳的一種民間器樂。據清代梁平區文人藍逸清的《竹枝詞》所記,梁平癩子鑼鼓在明清時期已廣為盛傳;2006年,梁平癩子鑼鼓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梁平竹簾梁平竹簾系梁平區以竹絲為主要原料編織並畫上精美圖畫的工藝美術品,起源於宋代;2008年梁平竹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梁平抬兒調梁平抬兒調是梁平區域內流傳於民間的一種音樂形式。一般為四句或八句,一、二、四句押韻,第三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哼唱的調子分上下兩句,前杠哼唱上句,后杠跟著重複哼唱上句,前杠再哼唱下句,后杠也跟著哼唱下句。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交通


綜述

梁平區西面、北面均和四川省接壤,距重慶主城區190千米,距萬州60多千米,是四川省通向中國東部地區的必經之地。境內基本形成“十字交叉”的高速公路、鐵路骨架網路和“井字型”的國省道幹線公路網路,國省道覆蓋90%以上的鄉鎮。
截至2014年2月,梁平區“兩高(速)兩鐵(路)”快速通道格局初步形成。完成國省道大修工程30千米,新增82千米國道大中修計劃全面啟動,路沿澆築完成量超過90%。完成348個撤併村公路規劃1141千米,完成35千米撤併村村通達項目;硬化農村公路172千米,新增通暢村30個,率先在渝東北實現行政村通暢率100%的目標。

公路

2015年末,梁平汽車擁有量39286輛,增長20.2%。公路通車里程2665千米,增長15.6%。全區公路客運周轉量86316萬人千米,增長0.5%,公路貨運周轉量230772萬噸千米,增長6.8%。
截至2015年,梁平公路總里程達4086.3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7.2千米,國省道387.899千米,農村公路3648.591千米,路網密度達214千米/百平方千米。
國道:梁平區境內318國道從東向西穿越,渝巫公路(243國道)從南到北跨越;全境國道183.09千米,增幅68.6%。
省道:有省道S102梁開線、梁墊線、梁忠線等;2013年,省道新增94.77千米達到6條省道211.9千米,增幅80.9%。
高速公路:渝萬高速公路從南向北貫通,南大梁高速公路在碧山鎮由四川大竹縣接入,黔梁高速公路(在建)在鐵門鄉進入忠縣。

鐵路

梁平有達萬鐵路、渝萬城際鐵路等鐵路幹線;2010年達萬鐵路整體電氣化改造完成設有梁平站;渝萬城際鐵路設有梁平南站,建成通車后,重慶主城到梁平的時間將縮短到40分鐘。

社會


城市建設

2013年,梁平區改造升級老城區人民東路、核桃灣、東池巷道路。實施梁山路改造,新增停車位438個。整治13條背街小巷,硬化路面5218平方米。建成政府行政綜合樓、“四中心一館”、地下商場、公共人防主體工程。建成雙桂新民居14萬平方米,交付使用10萬平方米。建成雙桂雅苑主體工程4萬平方米。建成正龍寺公園,中央公園土建工程完成80%。
2015年末,全區城市道路里程112.71千米,增長14.7%,道路面積259.33萬平方米,增長17.9%,人行道面積80.63萬平方米,增長19.3%,排水管道210.36千米,增長21.9%。年末計程車174輛。城市日供水生產能力4.8萬立方米,供水管道220千米。
2020年4月14日,梁平區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教育事業

截至2010年末,梁平區有學校156所,其中:中職學校8所,普通中學34所,小學61所(村級教學點107個),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52所。
2015年末,全區普通中學28所,在校學生39574人,下降5.8%。小學73所(含獨立小學),在校學生57033人,增長2.5%。職業中學3所,在校學生5218人,下降17.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與2014年持平;初中入學率99.8%,提高0.1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5年末,全區有縣級廣播電視台1座,影劇院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32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管所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1個,少兒業餘體校1個。33個鎮鄉(街道)開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10.23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07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8.5%,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5.6%。直播衛星用戶91200戶。

醫療衛生

2015年末,梁平區有醫療機構143個(包括個體辦診所),增加4.4%,擁有床位3733張,增長6.6%,有專業技術人員3888人,增長5.5%,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176人,增長1.6%,註冊護士1200人,增長10.5%。

科學技術

2015年,全區申請專利377項,增長38.1%;其中發明專利71項,增長108.8%。授權專利296項,增長55.8%;其中發明專利21項,增長16.7%。實施市級科技項目13項;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家,增長100%;創造、登記科研成果33項,下降13.2%。

人民生活

2015年末,全區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7元,增長12.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27元,增長9.6%。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4152元,增長10.7%;人均經營凈收入3682元,增長12.3%;人均財產凈收入2313元,增長14.6%;人均轉移凈收入6280元,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8元,增長12.3%。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4343元,增長13.7%;人均經營凈收入3565元,增長15.1%;人均財產凈收入448元,增長7.7%;人均轉移凈收入2912元,增長7.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383元,增長5.8%。
2015年,全區為3922人城鎮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發放保障金1375.6萬元;給予了12643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保障金1873.8萬元。全區建有29個敬老院,1個社會福利院,1個福利中心,擁有床位1326個,增長9.8%,集中供養472人,增長3.3%,社區活動服務中心37個,服務網路37個社區服務站。

旅遊


旅遊資源簡介

梁平旅遊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彙集了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中國最大高山竹海——百里竹海、全國第一高筆峰石塔——文峰塔、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古冰川遺跡、陰沉木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觀。

雙桂旅遊區

位於渝萬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處的雙桂旅遊區佔地30平方公里,有雙桂堂、金城寨、滑石寨、雙桂湖、金帶古鎮等幾個景點。景區核心梁平雙桂堂是由被譽為“小釋迦”的破山海明禪師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創建,迄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寺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西南佛教禪宗祖庭”之美譽。雙桂堂佔地160畝,寺內殿堂林立,布局嚴謹,組合別緻,設計獨具匠心,規模宏大,蔚為壯觀。各重大殿排列均勻而對稱;客堂僧寮分佈兩旁,天井海壩點綴其間,主次分明,虛實相生,自成體系;迴廊曲巷,長亭短榭,廊巷緊連,婉轉幽深,引人入勝。該廟歷史地位顯赫、文化底蘊深厚,其建築藝術、造像藝術、繪畫藝術、詩文藝術等獨具風格,是佛學和民間藝術精美之融合,儼然是一個積澱豐富的文化寶庫。金帶古鎮歷史文化積澱豐富,地方風韻濃郁。滑石寨(約500畝)與雙桂堂遙遙相望,相距不到3公里,登臨寨頂,雙桂堂巍峨佛殿盡收眼底。其上有保存較完好的古代軍事文化遺址,山水相映,水天一色,景觀豐富。金城寨(約300畝)距雙桂堂2公里,乃明軍將領姚玉麟中軍大營之地,破山禪師曾至此開講說法。該寨山形奇特,植被茂密,果樹品種繁多,山頂平坦,視野開闊。雙桂湖距雙桂堂5公里,湖光瀲灧,碧波蕩漾,自然風光旖旎,恬靜幽雅,給人“碧水共藍天一色,落霞與歸鳥齊飛”的感覺,是人們追求回歸自然及鄉野情緒、放鬆愉悅之場所。

百里竹海景區

梁平西山有中國西部最大竹海——市級風景名勝區百里竹海景區。百里竹海有35萬畝的成片天然竹林,竹類品種37個,負氧離子含量達5219個/立方厘米,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清新空氣標準的5.2倍,2015年被評為“中國森林氧吧”和“避暑目的地最佳養生休閑獎”。景區集竹林、山水、人文於一體,融雄、奇、險、秀、幽、絕於一身,有明月湖、百竹園、觀音洞、天星塘、白蓮教古墓群、竹豐天池、小峨嵋山、貓兒寨、狐狸嘴等50餘個景點構成。李光華、王維舟、曠繼勛、蔡奎等帶領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軍、第三路游擊隊在百里竹海進行過游擊戰鬥和黨的地下活動,景區竹林茂密、奇峰羅列、山形奇瑰、綠竹倒影、野鴨飛舞、景象萬千、風光迷人。自然景觀與“竹文化”和人文景觀相結合,密佈於百里槽谷,形成天人合一,剛柔相齊的優化結構,是梁平絕配的自然景觀。

其他

東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共有自然、人文景觀74處,其中人文景觀33處,自然景觀41處,森林面積3780公傾。公園景色迷人,洞穴景觀、山水一體化特色突出,具有“雄、奇、秀、幽、野”的森林特色。公園由菩薩頂、蟠龍洞、東明湖等三大景區組成。菩薩頂山巒起伏、高聳如雲,古代寨堡、現代軍事設施雄偉壯觀;蟠龍洞溶洞密布,懸崖峭壁,怪石林立,靈木奇樹,古驛道,徠摩岩石刻,古洞蟠龍、崖泉瀑布,歷史名人薈萃詠佳篇,傳奇而神秘;靜謐的東明湖宛如一面明鏡,倒映出藍天白雲,峭巒綠樹,景象萬千,秀美無比。良好的自然、人文背景的珠聯璧合是梁平旅遊的又一特色景觀。
梁平境內還有我國石塔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全國第一高筆峰石塔、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峰塔,民謠曰:梁平有座文峰塔,隔天只有一尺八,言其極高。秋高氣爽時節,登塔縱目,沃野翻稻浪,平疇涌金波,景象蔚為壯觀。
梁平古冰川遺跡及“陰沉木”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我縣的自然旅遊景觀。陰沉木主要分佈於我縣仁賢鎮,是古森林因地層變動而久埋於地層至今仍未腐爛的神奇古木。陰沉木具有很高的旅遊紀念收藏價值,是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融合較好的旅遊商品。據專家推測,我縣陰沉木儲量第一,梁平地下古木對研究梁平壩子和整個四川盆地的地質形成是最有力的直接證據,對研究植物進化、氣候水文、植被環境及生物演變都具有較高科學價值。不久前發現的古冰川遺跡這一獨特地貌景觀,其科學意義重大,具較高的觀賞性。龍溪河七里灘冰臼群密度大,數量多,保存十分完好,堪稱“天下第一臼”。仁賢鎮廣福村的巨大冰川漂礫和金帶鎮的冰川泥礫不僅很有特色,且在國內也屬罕見。它們的發現對於研究古氣候、古地理、全球變暖和人類起源、人類膚色形成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古冰川遺跡這一地質奇觀和“陰沉木”的大量發現系統地證明了古冰川運動存在的事實,它們為我縣發展科普旅遊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礎。
梁平旅遊商品特色突出。擁有國家級五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梁平竹簾、梁平木版年畫、梁山燈戲、梁平癩子鑼鼓、梁平抬兒調。中國三大名柚之梁平柚、家喻戶曉的梁平張鴨子、香甜可口的柚子蜜、回味無窮的袁驛豆乾等美食和手工精細的竹簾、竹編、竹雕、陰沉木佛珠等工藝品,極大的突顯了梁平旅遊商品特色。
“四面青山下,渝東魚米鄉,千家竹葉翠,百里柚花香”,走進梁平,就如同走進了一幅山明水秀的錦繡畫卷之中,山清、水秀、天藍、景幽,美麗的田園風光、嶄新的城市風貌、神秘的佛教氛圍、厚重的地方文化、蒼翠的竹海山色和獨特的名優產品,使梁平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宜居都市後花園,外來投資者的一方熱土和旅遊觀光的勝地。
主要景點一覽表
雙桂堂雙桂堂又名“福國寺”、“萬竹山”,由破山海明禪師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創建,因有兩株桂花樹而得名,座落在三峽腹地—重慶市梁平金帶鎮境內,是全國重點寺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西南佛教禪宗祖庭”之美譽。佔地160餘畝,有關聖殿、彌勒殿、大雄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位置從前到后,地勢由低到高,平行排列在中線上,均勻而對稱;客堂僧寮分佈兩旁,天井海壩點綴其間,主次分明,虛實相生,自成體系;迴廊曲巷,長亭短榭,廊巷緊連,巧妙地連接成一個結構恢宏的宮殿式建築群。
西南禪宗祖庭——雙桂堂
西南禪宗祖庭——雙桂堂
雙桂湖雙桂湖景區位於雙桂旅遊區內,距雙桂堂5千米,距城區3千米,與渝萬高速及縣城至雙桂堂的旅遊公路跨界而過。雙桂湖總面積7365畝,其中水面面積1800畝,水位高程118.3-186.3公頃,長於東西而狹於南北。
雙桂湖景區
雙桂湖景區
東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梁平城區東南,共有自然、人文景觀74處,森林面積3780公頃;是森林型、湖泊型兼具的自然風景區,古稱高梁山,屬大巴山脈的一部分,因在梁平大壩的東邊而得名。2001年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建立的東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景觀有:高梁聳翠、菩薩頂寺廟遺址、碉樓、烏龜石、城南霧色、雙包寨、花園寨、安寧寨、南華寨、羅斗寨、蟠龍洞(梁山八景之一)、白蓮洞、老龍洞、崖泉瀑布(梁山八景之一)、寶珠山、百步梯(古驛道)、放翁峽、銀杏古樹、斗大黃荊、雙桂湖、蟠龍湖、芬芳谷、伊甸園等。
東山國家森林公園
東山國家森林公園
百里竹海百里竹海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梁平西北竹山鎮和七賢鎮境內,是集竹林、山水、人文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兩山夾一槽的成片竹林天然長成,綿延百里,故名“百里竹海”。1995年經四川省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風景名勝區。百里竹海有35萬畝的成片竹林、竹類品種37個,為中國最大高山竹海,海拔海拔在600—1180米之間。被譽為“竹類博物館”。景區內有明月湖、百竹園、觀音洞、天星塘、竹豐天池、小峨眉山、貓兒寨革命老區、狐狸嘴等50餘個景點。
百里竹海風景名勝區
百里竹海風景名勝區
文峰塔文峰塔,是中國第一高筆峰石塔,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重慶市梁平縣城西的平原大壩上;初名“文風塔”,始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距今180餘年。清光緒年間,文峰塔進行過一次大的維修,工程歷時十年之久,竣工后更名為“文峰塔”。塔高35.68米,其高度為全國第二,僅次於福建泉州石塔。此塔是八角十二層空心通體石塔。石塔所選青沙石質地堅硬,每塊石橫截面為31×40厘米的方形,其長度170厘米(亦即塔身的厚度),每層塔壁石料用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而成。文峰塔為梁平壩子的風水塔。2002年,文峰塔被確定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峰塔
文峰塔
佛印山佛印山,位於梁平縣福祿鎮福山村,海拔1168米。因其山勢形如佛爺的大印章,故名佛印山,亦因其山間常年雲霧繚繞,被稱為佛雲山。
佛印山
佛印山
蟠龍洞蟠龍洞是中國四大蟠龍古洞之一,位於重慶市梁平城南部蟠龍鎮;是洞穴類景觀,為“梁山八景”之一,史稱“古洞蟠龍”。蟠龍洞分水洞和旱洞,水旱兩洞上下錯落,水洞碧波常流,深邃莫測;旱洞有二石首尾相蟠呈龍狀,旁有噴霧崖。洞口垂著一條長10米左右酷似舌狀的鐘乳石。主要景點有:古洞蟠龍、“雌雄銀杏”、鄭家洞、崖泉瀑布、百步梯、斗大黃荊。
蟠龍洞
蟠龍洞

代表人物


竹禪

竹禪(1824~1901),清代著名書畫大師、佛學大師、古琴大師。

顏伏

顏伏(1911~1995),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獲得榮譽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2020年11月,被評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為“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