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矯健的結果 展開

矯健

中國文學作家

矯健,男,出生於1954年,漢族。山東乳山人。中共黨員,作家。1980年畢業於煙台師專中文系。

初中畢業后赴農村插隊務農,后歷任中學教師,煙台市文學創作室專業作家,《膠東文學》主編,煙台市市文聯副主席。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河魂》等。《河魂》獲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優秀作品獎,短篇小說《老霜的苦悶》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人倉》獲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電影劇本《闕里人家》獲天馬影視文學獎,電視劇本《飛越》獲中央電視台優秀劇本獎。

人物經歷


矯健[山東省乳山市作家]
矯健[山東省乳山市作家]
1954年,矯健出生於上海,原籍山東乳山縣。他在上海的弄堂和學校里度過童年和動蕩的少年時期,因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將他推回到故鄉乳山縣農村。
1973年,他開始嘗試寫作,處女作《小白楊》就是當知青時發表的。1977年恢復高考後,他考入了煙台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
1980年畢業后,分配到煙台文聯任專業作家。之後發表被稱做“三老”的《老茂發財記》、《老霜的苦悶》、《老茂的心病》。《老霜的苦悶》於1982年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矯健文學創作的黃金時期,他接連發表了中篇小說《老人倉》,帶有現代派意味的短篇小說系列《小說八題》、《天局》、《獨臂村長》、《迷亂之夜》等,出版了長篇小說《河魂》、《天良》和小說集《第七棵柳樹》。
1985年,《老人倉》榮獲全國中篇小說獎。這期間他擔任著煙台市文聯副主席、《膠東文學》主編職務。
20世紀80年代末期,文人下海經商的熱潮洶湧澎湃,正當創作巔峰期的矯健經不住書商朋友的慫恿,於1989年春天放下寫了一半的長篇小說,投入商海。先是當書商,中間經歷起伏,八年之後回歸創作。
1997年初,矯健的第一部投資類長篇小說《紅印花》出版。該作品於1998年獲得山東省五個一精品工程獎。
2017年,矯健擔任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首席策劃,戲中引用了其小說《天局》

個人生活


矯健的父親對矯健從小就進行過許多創作的訓練和引導。如讓小矯健根據一幅油畫進行擴寫。他從小就訓練矯健同自己摔跤,常常毫不留情地把兒子摔倒在地,又讓他爬起來再來,鼓勵他主動進攻。矯健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上海度過的。20世紀60年代末才回膠東原籍落戶。

主要作品


名稱體裁年份
《農民老子》1981年
《老霜的苦悶》短篇小說1982年
《老人倉》中篇小說1984年
《河魂》長篇小說1985年
《天良》中篇小說1987年
《獨臂村長》短篇小說1989年
《闕里人家》電影劇本1992年
《紅印花》中篇小說1997年
《紅印花》長篇小說1998年
《飛越》電視劇本1999年
《金融街》中篇小說2003年
《金融街》長篇小說2007年
《金手指》短篇小說2008年
《樓王之謎》長篇小說2010年 

創作特點


矯健力求從宏觀去認識生活,把握人物,使作品有氣魄,有力度,有歷史感,因而他的作品總能有一點政治上的新意,體現出某些時代精神。當生活經歷不足時,他會流露出理念化和拼湊的痕迹,但他常常能用借鑒來均和他生活上的不足。他能用第三者的眼光來審度自己的作品。

獲獎記錄


文學類
▪2019 第1屆海鷗文學獎中篇小說獎 魔城之門(獲獎)
▪2010 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樓王之謎》 (獲獎)
▪ 2008 山東省第一屆泰山文藝獎 《金手指》 (獲獎)
▪ 2007 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金融街》 (獲獎)
▪ 2003 中篇小說選刊獎 《金融街》 (獲獎)
▪ 1998 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紅印花》 (獲獎)
▪ 1997 中篇小說選刊獎 《紅印花》 (獲獎)
▪ 1989 山東省青年文學獎一等獎 《獨臂村長》 (獲獎)
▪ 1987 十月文藝獎 《天良》 (獲獎)
▪ 1986 解放軍文藝獎 《短篇小說八題》 (獲獎)
▪ 1985 十月文藝獎 《河魂》 (獲獎)
▪ 1985 北京市徵文獎 《河魂》 (獲獎)
▪ 1985 茅盾文學獎 《河魂》 (提名)
▪ 1984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老人倉》 (獲獎)
▪ 1982 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老霜的苦悶》 (獲獎)
▪ 1981 山東省文學獎一等獎 《農民老子》 (獲獎)
影視類
▪ 1999 中央電視台優秀劇本獎 《飛越》 (獲獎)
▪ 1992 天馬影視文學獎 《闕里人家》 (獲獎)

人物評價


山東作家的行為方式一向被認為是止水微瀾,只有矯健是個傳奇。(作家李貫通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