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桂香街的結果 展開

桂香街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街道

桂香街,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街道。桂香街在福州東門外塔頭街的南側,與康山比鄰。桂香街的地名出自於昔日街上的一座古詞——文昌祠。

基本信息


桂香街[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街道]
桂香街[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街道]
桂香街——廣州街道

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

郵編


511500

介紹


桂香街在福州東門外塔頭街的南側,與康山比鄰。明嘉靖年間,這裡住著一個叫林桂香的小夥子。這一年林桂香19歲,長得一表人才,又精通武藝,勤勞耕作,孝順父母,親和鄉里,知道的人都說他好,因此三鄉七里的人都忙著托媒人來提親,可桂香總是搖著頭。在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女孩陳梅仙。
由曹雪芹曾外祖父重修 與博學鴻儒結下緣分
廣州的舊街巷大多低調藏身於鬧市某個角落,不管昔日有多風光,它們也不願塗脂抹粉,高調地彰顯自己的重要。起義路附近的桂香街也是如此,它安安靜靜藏身於成片舊樓中,看著大叔大嬸們穿著拖鞋踢踏踢踏走過,聽著回民小學的孩子書聲琅琅,聞著居民樓里傳出的飯菜香,或許還要為七拐八拐騎車的送煤氣小哥捏把汗,曾經的文韻書香,似乎遙遠不可追了,但也許它還一直記在心裡。
桂香街的地名出自於昔日街上的一座古詞——文昌祠。對古時的讀書人來說,天上沒什麼神祗比文昌星更重要了,因為它恰是專門管理人間讀書和功名的一個星官。古時將讀書中舉稱為“蟾宮折桂”,桂香街的名字就這樣跟文昌祠扯上了淵源。
根據《廣州城坊志》的記載,這座文昌祠最初建於何時並不可考,但到了清朝初年已荒頹不堪。康熙平定三藩后,曹雪芹的曾外祖父李士楨出任廣東巡撫。李士楨是個文化修為很深的人,他主持重修了文昌祠,並鄭重題寫了碑記。時至今日,古詞與碑刻早就湮滅不可尋了。
除了李士楨外,另一位與桂香街有緣的博學大儒要算清末民初的簡朝亮。簡朝亮曾與康有為共同求學於南海名儒朱九江門下,並稱朱門兩高徒。此後,康有為忙於經時濟世,力圖變法,簡朝亮則窮盡一生疏證儒學經典,以求“正人心,挽世風”。簡朝亮教書育人數十年,據說平時和藹可親;一到課堂上就雄辯滔滔。康有為雖然跟他走了不一樣的路,但對他欽佩不已,贊他是嶺南碩果僅存的大儒。
桂香街與簡朝亮的結緣,則在於簡氏晚年傾力主持編撰的《粵東簡氏大同譜》。這部鴻篇巨製將居於粵東各地各房的簡氏囊括在內,所有簡姓“宗系”幾乎全入譜系。
根據《粵東簡氏大同譜》記載,粵東簡氏的開宗祖祠,正在桂香街上,祠堂的修建時期,恰與李士楨主粵同期。簡氏祖祠旁原有一座書院,名叫“范陽書院”,後來也改名叫做“簡氏書院”了。
行文至此,遙想當年文昌祠內香火繚繞,書院之內誦讀聲不絕於耳,這小小一條桂香街,又是怎樣的一番風雅景象。
(撰寫時間:2013-11-12編輯:廣州日報 作者: 王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