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蘆江的結果 展開
- 寧波市北侖柴橋河流
- 深圳市龍華新區行政服務大廳管理辦公室主任
蘆江
寧波市北侖柴橋河流
蘆江河是浙江省寧波市北侖柴橋的“母親河”。它的總長35.16千米、寬20—50米,最寬處200米,水總資源470.83萬立方米。它一年四季無怨無悔,默默地哺育和滋潤著柴橋、霞浦兩個街道的數萬民生、千頃良田。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為確保蘆江河兩岸旱澇保收、澤惠眾生,1953年4月,政府首次籌資重修穿山7孔碶。重修后的穿山碶長39米、寬6.5米,碶橋可通行載重10噸的大貨車,從而提高了蘆江河蓄水和排澇的能力。這一民生工程讓土改后剛剛分到土地的農民曾經喜在眉梢、樂在其中。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到了第三年,蘆江河經受了嚴重的考驗:那是1956年8月1日,歷史上少有的大颱風正面襲擊穿山半島。“當年7月30日下午天氣還是風平浪靜,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剛收割完雙季早稻,正在殺豬宰鵝準備高高興興聚餐,可一到傍晚烏雲翻滾,狂風怒吼,暴雨傾盆,頃刻間屋塌牆倒、農田被淹……”。時任紫石鄉農業合作社副社長———今年已85歲高齡的退休老幹部石永興,每逢提起當年“8.1”大颱風仍心有餘悸。他回憶當時災情時說:“1956年8月1日早上,上龍泉、下龍泉、甘溪橋、大溟、東六房以及嶺下、河頭等村的兩條寬十多米的大溪坑洪水橫溢,飛瀑翻滾。到陳勝橋一看白茫茫汪洋一片,農田全部被淹……”面對颱風災害,政府當即發動干群開展生產自救,並及時發放救濟糧、救災款。
蘆江
在與旱澇災害的長期鬥爭中,勤勞智慧的柴橋人領悟到,僅僅靠穿山7孔碶仍然不能解決水害問題。要真正做到變水害為水利,並能抵禦百年一遇的大颱風襲擊,必須在蘆江河的三支源頭建造三座水庫,俗稱“扼龍頭”。1958年原鎮海縣掀起水利建設高潮,瑞岩寺、王家麓、烏竹園三座水庫工程同時拉開帷幕。“突擊隊”、“戰鬥隊”、“衛星隊”、“火箭隊”……,來自柴橋、紫石、霞浦、大榭等地的民工雲集工地。他們硬憑一根扁擔、兩隻畚箕,用“愚公移山”的原始方式修築宏偉的水庫大壩。工地上十人牽拉的水泥滾筒“吱嘎、吱嘎”地來回碾轉;八人合力的四角木夯,一上一下在粗獷的夯歌韻律中有節奏地夯實壩基。山坡上25瓦高音喇叭陣陣鼓勁,山坡下“衛星榜”記錄節節攀升。大家你追我趕,揮汗如雨,齊心合力造水庫。據《鎮海縣水利志》記載,從1958年9月到1991年底,瑞岩寺水庫大壩共完成土方42萬立方米,石方6.1萬立方米,混凝土480萬立方米,投放勞力80餘萬工,投入資金124萬元。竣工后的瑞岩寺水庫蓄水量達277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39964畝。地處昆亭大嶺東北側的王家麓水庫從1958年10月到1974年共完成土方13.3萬立方米,石方3800立方米,混凝土18立方米,投放勞力30萬工,資金25萬餘元,庫容118萬立方米。坐落在九峰山東麓的洪嶴烏竹園水庫僅次於王家麓水庫,蓄水量為81萬立方米,三座水庫扼住了蘆江源頭,既能集雨蓄水,又能供村民灌溉和飲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嶺下、河頭、王家麓、上龍泉、洪嶴等偏僻山村“近水樓台先得月”,率先喝上了清潔的自來水。
蘆江[寧波市北侖柴橋河流]
建國六十年來,治理蘆江河的其它兩項大工程主要是掏河疏流和修碶閘。在晚清年代,四合村有位秀才,在謝家橋涼亭石柱上篆刻一盛聯“源水發自龍泉到此煙波涌萬頃,五峰始於大嶺看它雲樹接千山。”浩瀚的紫石河,它的一泓流水過去全部從陳勝橋泄出。由於陳勝橋橋孔狹窄,水勢猛,每逢大雨必受淹。1978年冬,原鎮海縣水利部門邊會同交通系統,重修陳勝橋,將橋孔從原來的單孔,增建到3孔。后經過多次勘測,決定從水芹村到東六房新開挖一條支流,讓紫石河從兩處分流。該河長2千米、寬10米,涉及5個自然村。在柴橋和紫石兩鄉鎮黨委、政府的協調下,各村顧全大局,統一行動,奮戰一冬一春,河道全線貫通。與此同時在河面上還興建了5座半弧形的鋼筋水泥拱橋。30年後的今天,前鄭村、東六房村和大溟村沿河河岸均已澆好平坦的水泥路和紅白相間的水泥欄桿,平日里垂釣者絡繹不絕。每當夜幕降臨,村婦浣紗河埠嬉笑取樂,老人橋頭聊天散步健身,成了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道亮麗的景點。是年,在開挖水芹至東六房新河同時,在大灣村北渡口連貫養志村、鎮東村的掏河工程也同步開工。這樣一縱一橫兩條新河不但緩解了紫石片泄洪的壓力,而且加快了下洋片排澇能力。回眸當年,冒著嚴寒、甚至破冰掏河的經歷,與當代高科技年代比,是許多現在年輕人不可想象的壯舉。且看2008年,街道從各地調集河面機械挖泥船6艘,鐵殼運泥船40隻,對蘆江河水系進行全面疏浚,該工程歷時一年零二個月,投資2000餘萬元,清除河道淤泥90多萬立方米。此舉不僅使蘆江河增加蓄水70多萬立方米,而且清除淤泥、清潔河面。喜看今日的蘆江河,清漪瀲灧,碧波蕩漾,魚躍蝦潛,煙柳成行,沿河兩岸居民無不拍手稱好。
穿山碶是蘆江河泄洪的樞紐。要說碶閘的變遷,從水利系統退休的老碶工周昌良最有發言權。他今年65歲,祖居穿山村,從1975年起就擔任穿山碶碶工。他目睹今日建築宏偉的10孔碶閘,心中充滿喜悅:“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穿山7孔碶,每孔只有2米寬,沉重的木質碶板開啟和關閉全靠人工絞動。”有時夜深人靜,突然雷電交加、驟雨強降,蘆江河水位猛漲。周昌良和同事為了爭分奪秒排洪泄澇,經常馬不停蹄地絞動沉重的啟閉器。當年雖然都是年輕力壯的勞力,可開啟7門碶閘還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現在穿山碶從當年王安石選址的地方向東外移了300米。據水利部門測定,2009年初竣工的新穿山碶,碶底從原來吳淞1.2米,降至吳淞零點;碶孔從7孔增加到10孔;碶閘寬從2米擴大到5米,從而大大加快了排洪能力。原來7孔碶全部開啟一小時只能使蘆江河水位下降50厘米,而現在大閘一開,1小時內可將蘆江河水下降1.75米,排澇泄洪能力比原7孔碶提高了2倍多。“穿山碶外移工程總投資1.45億元,是建國以來政府在治理蘆江河水系中額度最大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