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是中國第一個以高等教育學為研究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擁有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第一個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發展歷史


1921年廈門大學建校之初便設有師範部,此後歷經教育學部、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的變遷,1953年院系調整后保留教育學教研室至1965年。1978年5月17日,潘懋元先生創建了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室,1984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改為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2004年4月6日改為現名。
2000年,中國唯一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2004年,中國唯一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國家“985工程”創新基地成立。

組織結構


研究院下設教育理論研究所、教育史研究所、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比較教育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所等五個研究所。另掛靠有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高教質量與評估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學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形成了國家重點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高等教育學)研究生訪學基地、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的學科建設體系。
它是中國第一個以高等教育學為研究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擁有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84)和第一個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86),潘懋元教授成為中國第一位高等教育學的博士生導師(1986);它擁有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國家重點學科(1988)、中國唯一的高等教育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1996)。
(一)國家重點學科 1988年7月22日,原國家教委批准廈大高教所高等教育學科為首批5個教育學國家重點學科點之一;2002年,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科以優異的業績繼續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點,再次成為全國唯一的高等教育學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科又一次連續獲得國家重點學科稱號,是至2007年為止全國最早的高等教育學國家重點學科。
(二)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 2003年10月,經國家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准,該院設立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為人才培養和科研攻關的進一步發展拓展空間,有在站博士后12名。
(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該院擁有三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高等教育學;教育史;教育經濟與管理。
1.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於1986年設立並於當年開始招生,它是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高等教育學科創始人潘懋元教授成為中國第一位高等教育學的博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為潘懋元教授、劉海峰教授、鄔大光教授、謝作栩教授、史秋衡教授、王洪才教授和林金輝教授,該博士點特別關注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及中國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在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奠基性的地位,處於國內高等教育研究領先水平。已畢業高等教育學博士106名。
2.教育史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教育史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於2006年設立,博士生導師為劉海峰教授、張亞群教授和鄭若玲教授。該博士點的主要方向為科舉學研究和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史研究,其中科舉學研究被同行譽為獨創性的學科,在國內外有重要的影響。
3.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於2006年設立,博士生導師為鄔大光教授、史秋衡教授、李澤彧教授和武毅英教授。該博士點的研究重點為高等教育體制、高等教育管理與評估等領域,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四)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研究生訪學基地(高等教育學)
2007年12月,教育部批准廈門大學設立全國首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高等教育學)研究生訪學基地。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開始招收首批4位校外博士訪學生。
(五)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在高等教育學碩士點(1984)、教育史碩士點(2003)、比較教育學碩士點(2003)、課程與教學論碩士點(2003)的基礎上,2006年,該院獲批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現該一級學科下設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學、教育史、比較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等五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進行招生。在原先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的教育管理方向和青年心理學方向基礎上,先後獲批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點(2000)、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2005年)

國家工程


211工程

1996年,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學科被列為全國唯一的高等教育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並於2001年7月通過第一期建設國家驗收,順利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第二期建設,五年來,該項目圓滿實現了“十五”“211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建設任務,於2006年6月再次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現進入第三期即“十一五”“211工程”建設階段。

985工程

2004年底,經教育部批准,廈門大學順利結束“985工程”第一期建設,並改按基地/平台形式進行“985工程”第二期建設,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建立了“985”工程——“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哲學社會科學創新I類基地,成為全國唯一的高等教育研究“985工程”基地。該創新基地重點在“建立有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戰略、中國高等教育體系與運作機制、高等教育體系創新與社會協調發展”等三方面展開攻關研究。

國家基地

2000年1月以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為基礎,組建成立了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並於2000年9月5日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地聚集和培養優秀學術人才,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針對學科前沿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組織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組織,在產出創新成果,形成學術交流開放平台,帶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在鞏固前期成績的基礎上,更加註重質量提高、注重內涵發展,使重點研究基地成為“211工程”、“985工程”平台建設的核心和支撐,成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充分發揮著“思想庫”和“人才庫”的作用,以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為龍頭和契機,推動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體制改革和科研工作的全面發展。2004年,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通過教育部第一期基地建設檢收,現正進行第二期基地建設。

師資隊伍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有教職員31人,其中專任教師26人,博士生導師8人,教授13人,副教授5人,講師8人。另聘請自動化系米紅教授、歷史系王日根教授、財政系陳工教授和社會學系胡榮教授為基地專職教授;聘請北京師範大學顧明遠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孫培青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彭森明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許美德教授、日本原高等教育研究會會長天野郁夫教授、俄羅斯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尼康德諾夫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擔任校外兼職教授。

人才培養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是全國最早培養高等教育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單位,多年來向國內高校及研究機構輸送了大批高質量的畢業生。迄今為止,研究院共培養104名博士、259名碩士;現有在學全日制博士生68人、全日制碩士生107人,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57人,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6人。

教學特色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所創造的學習——研究——教學三結合的教學方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模式。2001年曾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獲得的唯一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培養質量

2007年,胡赤弟的博士論文《教育產權與大學制度構建的相關性研究》榮獲教育部國家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這是國內第一篇高等教育學科的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3年,謝作栩的博士論文《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道路研究》獲教育部國家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提名獎。該院在中國高教學會評選的第一屆(2004)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中獲獎4篇,第二屆(2006年)獲獎4篇,第三屆(2007年)獲獎2篇,獲獎數位居各高校第一。

科研成果


2000年以來,教育研究院先後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科)國家重點課題3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科)國家一般項目和國家青年項目6項,教育部重點重大項目20多項;出版專著31部,發表論文800多篇,研究成果獲部省級以上獎勵32項;許多政策建議已被政府部門所採納,在國家和地方的教育決策中發揮了作用。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重鎮”,科研既重量,更重質。《2000-2004年我國“教育學”研究報告——基於CSSCI的機構和區域學術影響力分析》(《教育發展研究》2006年9A卷)一文指出,在2000-2004年教育學論文篇均被引前40名機構中,廈門大學發文324篇,被引306次,篇均被引0.944次,位居全國各高校第一。歷年發表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較多,僅2008年1至4月就被全文轉載了5篇。2008年1月11日—13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了“全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協作組會暨第二屆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表彰會”,教育研究院繼2005年之後,再次獲得“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稱號。
奠基性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
該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為潘懋元教授、謝作栩教授,在該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獲2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科)國家重點課題、2項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學術論文被SSCI收錄9篇,CSSCI高引用率論著多篇,體現了該系列研究成果的社會認可度,是中國家重點學科的核心研究領域。潘懋元主編的《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是若干奠基性著作之一,於2006年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全國領先的高等教育考試研究
該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為劉海峰教授,該方向史論結合,在高校招生考試製度研究和科舉學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獲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和福建省社科成果獎一等獎3次,承擔教育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高校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科舉學屬於國內原創的學科,被同行專家譽為“國內領先、獨樹一幟”。
高顯示度的高等教育體制與管理研究
該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是鄔大光教授、史秋衡教授,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科)國家重點課題和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產權與大學制度構建的相關性研究》成為國內第一篇高等教育學科的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已向教育部、省政府提供了8項省部級諮詢報告,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9項。

學術交流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在學術交流的頻率,交流國家的數量和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提高。根據“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網”資料,該院召開了9次國際學術會議,其中2次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外聯辦。該院的科研項目的開展和影響已經開始逐步實現走出國門,走向國際的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