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宣武區西部。北起牛街南中,南至右安門。因明代興建右安門得名。
右安門俗稱南西門、村門,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為防禦外族侵擾興建的外城西南方向的城門,后又增設瓮城,遂形成大街。清末稱右安門大街。解放前稱右安門內大街,街的南段俗稱右安門門臉,1965年稱今名。因此街臨近
牛街,1966年紅衛兵改街為民族團結路,后恢復原名。清末自右安門經北有兩座橋,其中一橋向東通向極樂院(現半步橋街一帶)。
大街北有回民醫院,稍南有
北京郵票廠。十字路口往南西側有
北京印鈔廠;清末為火藥局,收貯火藥、烘葯、鉛子等,被
八國聯軍破壞。光緒三十四年(1908)以後興建財政部印刷局,印刷紙幣、郵票等有價證券。北京近代第一次產業工人大罷工就發生在此廠。廠東牆外舊有三聖觀小學。民國元年(1912)建校,是該地惟一一所公辦小學。1954年該校遷街東,后更名為宣武區師範附屬第一小學,系區重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