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牆鎮的結果 展開

石牆鎮

山東省鄒城市轄鎮

石牆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地處鄒城市西南部,鳧山山系環繞南部,東與嶧山鎮、看庄鎮為鄰,南與滕州市的界河、嶧庄、崗頭鎮交界,西與郭里鎮接壤,西北以白馬河為界,與太平鎮隔河相望,北接唐村鎮、北宿鎮,鎮人民政府距鄒城市區16.5千米,總面積144.04平方千米。

明天順、嘉靖年間,石牆鎮境域屬第三鄉石牆社;2000年12月,撤古路口鄉,併入石牆鎮;截至2018年末,石牆鎮有戶籍人口79092人;截至2020年6月,石牆鎮下轄7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石二村宏基圓路1717號。

2011年,石牆鎮財政總收入4146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1萬元,比上年增長26%;2018年,石牆鎮有工業企業45個,規模以上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7個。

歷史沿革


明天順、嘉靖年間,屬第三鄉石牆社。
清朝康熙年間,屬中十一社中的石牆社;
光緒年間,屬南鄉石牆社;
清朝末時,全縣劃分為8區,屬鳧山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全縣劃為10區,屬第七鳧山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劃歸新設立的鳧山縣一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撤鳧山縣,石牆區劃歸鄒縣;10月,恢復鳧山縣,又劃歸鳧山縣。
1949年10月,為鳧山縣第二區。
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又劃歸鄒縣。
1956年10月,並區擴鄉。
1958年3月,撤區並鄉,境內劃為石牆鄉、深井鄉和郭里鄉。
1958年成立石牆公社。
1962年析設高庄公社(1982年更名為古路口公社)。
1983年改石牆區、古路口區。
1987年改石牆鎮、古路口鎮。
2000年12月1日,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撤銷古路口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石牆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牆鎮地處鄒城市西南部,鳧山山系環繞南部,東與嶧山鎮、看庄鎮為鄰,南與滕州市的界河、嶧庄、崗頭鎮交界,西與郭里鎮接壤,西北以白馬河為界,與太平鎮隔河相望,北接唐村鎮、北宿鎮,鎮人民政府距鄒城市區16.5千米,總面積144.04平方千米。
石牆鎮
石牆鎮

地形地貌

石牆鎮地處山區與平原的結合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大小山頭145個,最高點海拔294米,最低點海拔60米。

氣候特徵

石牆鎮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2℃,1月平均氣溫-1.2℃,極端最低氣溫-20.6℃(1956年1月8日);7月平均氣溫27.2℃,極端最高氣溫40.3℃(1960年6月21日),平均氣溫年較差10.2℃,無霜期年平均210—22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35.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47.3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135.9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21.9毫米(198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7月最多。
石牆鎮
石牆鎮

水文

石牆鎮境內河道屬白馬河水系,東西流向,源短流急,含沙量大,季節性強,主要河流有石牆河、望雲河、石南排水乾溝、蔡庄排灌溝、鐵劉河、三八河等。

自然災害

石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風災、雹災、凍災、蟲災等,其中旱澇出現較為頻繁,一般各為4年一遇。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該鎮礦產資源儲量巨大。鄒縣電廠的兩大儲灰壩均建在石牆鎮境內,現每天正以0.6萬噸的粉煤灰輸入,總儲量已達4000萬噸。該鎮境內有青石山142座,青石資源總儲量約計46億立方米,氧化鈣(CaO)平均含量51%,最高達55.26%。紅土儲量達1000多萬立方米。現有年產水泥10萬噸的水泥廠一個,中小型石材加工企業30多個。

土地資源

石牆鎮有耕地面積12萬畝,林地面積4萬畝,累計造林3萬畝,其中果樹種植面積3000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石牆鎮轄區總人口7.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13人,城鎮化率9%,另有流動人口10253人,總人口中,男性40800人,佔60%;女性36800人,佔40%;18歲以下12177人,佔16%;18—35歲23175人,佔30%;35—60歲30131人,佔39%;60歲以上12101人,佔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哈尼、苗、壯、彝、白、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81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6萬人,佔99.9%,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3.5%。
截至2018年末,石牆鎮有戶籍人口7909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石牆鎮財政總收入4146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1萬元,比上年增長26%。
2018年,石牆鎮有工業企業45個,規模以上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7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石牆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72%,農業增加值13150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7%,糧食作物以小麥、高粱、穀子、大豆、地瓜、雜糧為主,生產糧食70006噸,其中小麥3101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蔬菜、黃煙等,棉花種植面積6864畝,產量667.2噸。

第二產業

2011年,石牆鎮工業初步形成了以機械製造、建築和建材開發、食品加工、飼料加工等10大類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達到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42人。

金融

2011年,石牆鎮有1處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各類存款餘額4.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01億元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石牆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1328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17所,在校生3460人,專任教師30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初中2所,在校生1670人,專任教師1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事業費支出166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石牆鎮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村級文化大院20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電影場次260場,觀眾20000人次。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石牆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19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8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8張,固定資產總值0.06億元,專業衛生人員218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7742人,參合率96.5%。

社會保障

2011年,石牆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52戶,人數2960人,支出340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72人,支出8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5人,支出1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11人次,共支出2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5人,農村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7138人,城鎮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4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石牆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點5個,電信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7300戶,比上年增加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3%,比上年提高1%;行動電話用戶2萬戶,比上年增加5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1%,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50千米,寬頻接入用戶100戶,比上年增加7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00萬元。

交通


2011年,石牆鎮有鄒郭公路、臨荷公路、濟棗公路過境。

文化


地名由來
石牆鎮,在明洪武年間,張、薄、路、宋四姓相繼遷居於此,因在原村莊廢墟中發現8隻雕刻精緻的石羊(現仍存2隻),故議定村名為石羊,后演變為石垟、石牆。
石牆鎮
石牆鎮

人物傳說

明初兵部尚書戚忠義,著名廉吏,今石牆鎮前樓村人。其剛正不阿,為官清廉,為鞏固明政權,功勛卓著,后因得罪權貴,被誣陷致死。查明真相后,朝廷厚殮歸葬,購墓地30餘畝,植松柏2000餘株。
戚忠義受誣陷的傳說。據傳某日皇帝與群臣閑聊,見戚忠義衣著樸素,面目清癯,關切地問:“愛卿家中地畝不足乎?”戚答道:“臣土地分佈姜山前、姜山後、姜山左、姜山右。”皇帝又問:“愛卿家中居室不寬裕乎?”戚答道:“臣的莊園中,樓台殿閣應有盡有,位置得天獨厚,前姜山,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皇帝不解:“為何鬱鬱寡歡,不修邊幅?”戚感慨地說:“臣時時考慮鞏固邊防,輔佐萬歲,造福萬民,哪有閑暇顧及自己區區小事!”此時某奸臣向皇帝誣告道:“戚尚書欺君犯上,罪不容恕!他的土地分佈在江山前、江山後、江山左、江山右,江山難道成了他的天下?莊園內樓台殿閣應有盡有,前江山、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只有萬歲能享有如此風水寶地!”皇帝聽罷,大發雷霆:“大膽戚忠義,妄想奪我江山,推出斬了!”。
后皇帝派人來戚忠義原籍前樓村查訪,只見前樓村南二里許有一座小山名“姜山”,村北有座玄帝廟,清涼寺在村西,朱山、白山之間的“老虎口”在村東。故當地有“前姜山,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之說。戚府內僅有一座二層小樓,三間客廳(殿),一間小書閣,一座小花台。土地不足兩頃,零亂分佈在小姜山四周,都是貧瘠山地,全家十餘口人僅靠此薄田度日。

農業生產


該鎮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先後引進國內外名優核桃品種36個,發展名優核桃2萬畝,先後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引進國外名優核桃示範園”,被國家林業局、中國林科院定為“國家948工程——核桃實驗園”,輻射帶動了全市10萬畝核桃基地的規劃建設,現年產優質核桃達到200萬斤,生產的優質薄皮核桃98年榮獲“全國林副產品博覽會推薦獎”。該鎮南部低山丘陵區十分適宜紅薯生長,年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3萬噸;該鎮北部平原是專用小麥、優質玉米的集中產地,常年保持在6萬畝的種植規模。2011年玉米種植面積達8.5萬畝。

政治


一、結合全鎮即將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心中有黨、和黨一心、讓黨放心”為主題的集中教育活動。各級黨組織要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全體黨員緊緊圍繞“心中有黨、和黨一心、讓黨放心”這個主題,深入開展一次“當初入黨為什麼,現在為黨幹什麼,一生給黨留什麼”的大討論活動,組織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讓每名黨員結合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談體會、找差距、訂措施,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切實增強貫徹執行《中共鄒城市委關於在全市共產黨員中開展踐行“三個代表”、爭做“五個表率”活動的決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同時,“七·一”前,要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發展一批優秀青年入黨,為黨組織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認真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七一”前後,各黨總支、黨支部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群眾意見、開展民主評議的基礎上,召開一次觸及思想、接受教育、增進團結、解決問題的民主生活會。班子成員要自覺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對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對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對照《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談問題,找差距,有針對性地解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黨性黨風、思想觀念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黨員幹部自重、自醒、自警、自勵和廉潔自律意識,增強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的意識。真正把民主生活會開成團結—批評—團結的會議,開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會議
三、認真開展“廉潔奉公、執政為民”教育活動。各管區、村、鎮直各部門要按照《關於在全市黨員領導幹部中開展“廉潔奉公、執政為民”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鄒紀發[2005]12號)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學習教育階段的各項任務,採取讀書會、座談會、組織收看遠程教育節目等形式,安排好學習活動,重點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五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吳官正書記在中紀委五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學習綱要》等,切實加強廉政建設,牢固樹立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思想觀念。
四、深入走訪慰問農村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七·一”前,市、鎮各級領導將帶隊走訪慰問建國前的農村老黨員和困難黨員,各黨總支、黨支部要結合各自實際,精心組織安排,對老黨員、老幹部、貧困黨員走訪慰問,採取不同形式,組織召開老幹部座談會,讓他們憶傳統、談體會、提建議。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體現黨組織的關心關懷。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宣傳活動。有條件的單位,可以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組織演唱會、朗誦會、演講比賽等,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宣傳黨的輝煌成就,頌揚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全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愛黨、愛國、愛家鄉,爭先進、創一流、做貢獻,力求把活動開展的過程,轉化為黨員接受黨的教育、增強光榮感與自豪感、提高黨員責任意識、強化黨性觀念的過程。

文物古迹

壽峰寺遺址和石刻位於前圬山村西山峪之中。現僅存殘磚斷瓦,大殿基石依然展露。另外有石制飲馬槽、月牙形石碾、石崖上的人工刻掘的鵓鴿洞,有復修寺廟時立的四通石碑。大殿座向朝東,奠基南北長20米,寬14米,離大殿10米處的南面有石砌水井一眼,深二米,常年泉水清澈。
1973年縣文物部門對該寺院石刻進行了考察,1988年又進行了複查。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據現存石刻記載,該寺建於唐長興元年(930年)。歷代五次修葺石刻年代分別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四月二十日、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一月八日、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三月二十日、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孟冬、崇禎二年(1629年)。

特產美食

核桃
石牆薄皮核桃在全鎮75個村均有種植,生產面積2000公頃,年總產量4500噸。主栽品種元豐核桃,每年中秋節前收穫。核桃果實呈堅果圓形,果基較平,果頂微尖,殼面光滑美觀,淺黃色,縫合線窄而平,結合緊密,殼厚1毫米,可取整仁。核仁充實飽滿,味香不澀。2011年,石牆薄皮核桃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白菜
石牆鎮盛產大白菜,種植歷史悠久。石牆一帶地勢較低,土壤為沖積褐土,活土層較厚,氮多鉀少,地下水位較淺,適於大白菜生長。石牆白菜個大、心實,單棵一般重約20多斤,葉呈雪白或金黃色,肥嫩細脆,營養豐富。甜水園中的白菜品質最佳,其菜湯呈乳白色,被譽為“奶湯白菜”。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石牆鎮下轄75個行政村、8個社區:
名稱
大石二村銀泉村
大石一村金斗山村
一州村東季村
大石三村高保庄村
宋庄村大季村
張樓村喬家莊村
趙家樓村鐵劉村
中故村前營村
西故前村高庄村
西故后村楊嶺村
張故村車路口村
南嶽庄村南劉村
望雲一村南深井村
望雲二村草寺村
望雲三村東深井村
望雲四村西深井村
新安村姜庄村
麵坊村后圬山村
蔡東村前圬山村
蔡西村毛家山村
王場村辛甫庄村
小石牆村西朱庄村
高寺村邱家莊村
劉橋村豐庄村
東坡村興泉村
西坡村常峪村
江庄村西沃村
西紙坊村前沃村
韓庄村東沃村
黃金山村陽來村
寺西村犁耙峪村
前樓村姜壩村
緒東村單山村
羊緒西村大石社區
羊緒前村望雲社區
朱山村小石社區
古木山村羊緒社區
後山莊村古路口社區
樊山村高庄社區
山莊村常峪社區
上九山村沃里社區
下九山村古路口村
截至2020年6月,石牆鎮下轄7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石二村宏基圓路1717號。 
名稱
大石二村樊山村
大石一村白山莊村
大石三村上九山村
宋庄村下九山村
張樓村古路口村
趙家樓村銀泉村金斗山村
中故村東季村
西故前村高保庄村
西故后村大季村
張故村喬家莊村
南嶽庄村鐵劉庄村
望雲一村前營村
望雲二村高庄村
望雲三村楊嶺村
望雲四村車路口村
新安村南劉庄村
麵坊村南深井村
蔡東村草寺村
蔡西村東深井村
王場村西深井村
小石牆村姜庄村
高寺村后圬山村
劉橋村前圬山村
東坡村毛家山村
西坡村辛甫庄村
江庄村西朱庄村
西紙坊村邱家莊村
韓庄村豐庄村
黃金山村興泉村
寺西村常峪村
前樓村西沃村
羊緒東村前沃村
羊緒西村東沃村
羊緒前村陽來村
朱山莊村犁耙峪村
山村姜壩村
後山莊村單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