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辨疑
春秋辨疑
楚字子荊,泰和(今安徽太和)人,元符鄉舉,治學以窮經為本,尤深於《春秋》之學,當時蔡京當國專權,禁《春秋》學,蕭氏遂隱居三顧山下,自號三顧隱客,教授弟子百餘人,宋儒趙□、胡銓、馮獬皆出其門下,卒后,門人私謚為清節先生。每篇之下各有注文,皆蕭氏所自撰,今本之內亦間有胡銓及其他弟子所附入之文,《四庫》館臣以原注及胡銓附註分別題之,並皆附校正,以俾各不相混。
目錄
〖春秋辨疑〗四卷。宋蕭楚(1064一1130)撰。楚字子荊,泰和(今安徽太和)人,元符鄉舉,治學以窮經為本,尤深於《春秋》之學,當時蔡京當國專權,禁《春秋》學,蕭氏遂隱居三顧山下,自號三顧隱客,教授弟子百餘人,宋儒趙□、胡銓、馮獬皆出其門下,卒后,門人私謚為清節先生。蕭氏一生正是蔡京當朝之世,蕭氏憤嫉其奸,隱居三顧山授徒的同時,乃撰成此書,大旨主於以統制歸天王,而深戒威福之移於下,全書議論緊緊圍繞權奸柄國而發,持論正大,既合於孔子筆削之義,又婉轉痛斥時世。原本凡有四十九篇,今本僅剩四十四篇,散佚五篇。每篇之下各有注文,皆蕭氏所自撰,今本之內亦間有胡銓及其他弟子所附入之文,《四庫》館臣以原注及胡銓附註分別題之,並皆附校正,以俾各不相混。綜合而言,蕭氏於書中之論,與胡安國之好牽合時事而動輒乖悖經義的研究方法有別;與孫復之名為尊王而實為深文巧詆之用心亦絕無相合之處,於北宋諸儒中獨樹一見。此書曾敏行《獨醒雜誌》稱為《春秋經辨》,《宋史》亦載為《春秋經解》十卷,朱彝尊《經義考》則雲書已散亡,僅錄有胡銓之序,明《永樂大典》收錄此書,書題作今名,被修纂者合為二卷,清修《四庫全書》時,館臣始從《大典》中輯出,經整理后一仍《大典》之標題,勒為四卷,是為今本。除《四庫全書》本外,尚有清閩刻本,杭州刻本,盧文□抱經堂校刻本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