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寨鎮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下轄鎮
塗寨鎮位於福建省惠安縣東部。塗寨地理方位優越,北接輞川鎮南靠張坂鎮和山霞鎮,東西分別與東橋,東嶺鎮和螺陽鎮相鄰。既是世界深水良港,斗尾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后渚港的發展腹地,又是著名的惠安風情民俗區,惠東六個鄉鎮的交通要口和集貿中心。
2017年,塗寨鎮行政區域面積5049公頃,常住人口90798人。
塗寨鎮
1949年9月,從第一區(城關)划入鳳旗、獅山、五音、錢塘、霞蓮、蓮溪等6個鄉,成立第二區(塗寨),轄21個鄉。1951年6月裁撤蓮溪、下蓮2個鄉,轄19個鄉。1952年6月,調整行政區劃,從鳳旗片劃出3個鄉給第一區;析立塗南、塗北2個鄉,並從十四區(輞川)划來奎山鄉,仍轄19鄉。8月又划來鳳旗、獅山、錢塘等3個鄉,再設聯群鄉,裁撤塗南、塗北2個鄉,計轄21鄉。1955年10月,把鳳旗片划給洛陽區,把新田、山霞等4個鄉划入;同時塗寨鄉改為鄉級鎮建制,塗寨區仍轄21個鄉。1956年6月並區並鄉,塗寨區轄8個鄉鎮,山霞等4個鄉合併為錦山鄉,歸崇武區;鳳旗成立鄉,再划入塗寨區。1958年5月撤區並鄉,設塗寨鄉,轄12個聯社、53個分社、403個生產隊;鳳旗鄉轄8個聯社、21個分社、257個生產隊。6月並鄉,這2個鄉均保留。塗寨鄉轄14個分社、131個生產隊;鳳旗鄉轄11個分社、83個生產隊。9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塗寨鄉改為飛躍人民公社一個管理區,鳳旗鄉併入紅旗人民公社。塗寨管理區轄15個生產大隊。1961年冬析分小社,成立塗寨人民公社,轄25個生產大隊、247個生產隊。1962年析宣妙、頂郭、金象、東山、社壩等5個大隊,裁上村、溫厝2個大隊,共轄28個大隊。1966年“四清”期間裁撤溫厝、上村、宣妙、頂郭、社壩、金象、東山等7個大隊,恢復崧林、紅星2個大隊,計轄23個大隊。1979年落實農村經濟政策后,陸續析分上村、溫厝、社壩、東山、金象等5個大隊,同時東山大隊更名為東坂大隊,裁撤崧林、紅星2個大隊,計轄26個大隊。
1984年10月,成立塗寨鄉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產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轄26個村民委員會、355個村民小組。1989年10月,省政府批准設置塗寨鎮,實行鎮帶村體制。轄26個行政村、97個自然村,有17216戶、72754人。
塗寨鎮地處縣域東南部,東與東嶺鎮毗鄰,東南與山霞鄉相接,西連螺陽鄉,南界張坂鎮,北與輞川鎮接壤。面積49.3平方公里。惠崇公路橫穿東西,惠岞公路由此經過,交通便利。鎮政府設在塗寨街。它既是世界深水良港,距斗尾港、崇武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一一后渚港僅半小時路程,又是惠東六個鄉鎮的交通要口和集貿中心。塗寨鎮屬於丘陵地貌,年平均溫度20度,年平均降雨量1067mm,全鎮山地面積2.9萬畝,耕地2.8萬畝,流域面積較大的蔗潭溪各林輞溪橫穿全境,自然地貌條件較為優。
塗寨鎮位處惠東地區的交通要口,鎮區往崇武和后渚港碼頭僅需半個小時車程,海陸交通均十分便捷。
轄26個村委會。人口8.6萬人,是惠安縣人口最多的鄉鎮。
村委會 | 曲江村 | 陳芹村 | 靈山村 | 社壩村 | 金相村 | 東坂村 | 瑞東村 | 南埠村 | 廖厝村 | 上村村 | 溫厝村 | 曾厝村 | 新亭村 | 庄內村 | 古山村 | 塔上村 | 下謝村 | 東庄村 | 大廳村 | 互助村 | 山尾村 | 和弄村 | 文峰村 | 胡厝村 | 岩峰村 | 曲江村 |
塗寨鎮現在26個行政村,人口8.6點萬人,是惠安縣人口最多的鄉鎮。社會資金雄厚,2002年全鎮國生產總值27。2億,年遞增19%,工業增加值達到2.8億元,年遞增17%,農業產值1.05億元,年遞增3.4%。2002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900元,年遞增4.8%,基本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跨越。
塗寨鎮
塗寨鎮是聞名的“建築之鄉”,在外從事建築業的能工巧匠1.7萬人。建築業是塗寨鎮鎮企業的重要支柱,同時還擁有經營石材,石雕工藝品,石料磨具,陶瓷磨具,包袋包裝,建材塗料,食品加工、服裝針織,鞋革製品等行業的企業。
塗寨鎮擁有一個1400多攤位的全省鄉鎮最大的綜合市場,塗寨已經成為惠安縣經濟發展的中心城鎮和對外開放最活躍,最具有吸引力的地區之一。
村莊姓氏
主要姓氏
金相村——金相、柯厝、鄭厝——〖柯、王、林〗
惠中風景
惠中風景(10張)
陳芹村——中保、后保、前保、山後——〖王、胡、林、陳、彭〗
靈山村——后坑型、湖厝、山橫柄、后店——〖胡、林、鄭、王〗
溫厝村——溫厝、下店、前湖、蘆厝——〖溫、林、王、張、盧、陳〗
上村村——上村——〖王、龔〗
曾厝村——曾厝、塗窟、染厝——〖曾〗
新亭村——新亭、黃崎、荷石步、宮后、侖上、下曾——〖藍、黃、康、張、庄、王、曾、周〗
古山村——古山、路墘、北坑——〖盧、胡、廖〗
庄內村——庄內、亭仔——〖庄、邱、陳、劉、張〗
互助村——后林、上樑、下樑、陳厝、正兜——〖陳、張、汪、楊、庄〗
山尾村——山尾、院前、后亭、壩內、新嶺、弄內——〖杜、蘇、劉、康、邱、陳、李〗
塗寨村——塗寨街、西湖、頂郭、下郭、宣妙、新塘后——〖鄭、郭、林、王、塗、曾、康〗
廖厝村——廖厝、印石——〖廖、陳、吳、柯〗
下謝村——下謝、上謝——〖庄、謝〗
塔上村——塔上——〖曾〗
東庄村——東庄——〖王〗
大廳村——大廳、赤厝、小廳、前富——〖曾、楊、王、陳〗
和弄村——和弄——〖黃〗
南埠村——南埔、山腰、后郭、前草——〖陳、王、楊〗瑞東村——前坑、塔后、祠堂、土樓、下鄉、赤埕——〖盧、李〗
東坂村——東山、下坂——〖歐、楊、陳、黃〗
杜壩村——杜壩、后柑——〖黃〗
岩峰村——西型、新後門、塘邊、村兜、頂東山、下東山、西新——〖黃、余、張、陳〗
文峰村——頂厝、東園、大宅、西埕、下厝、東埔、林前、黃庄、文峰——〖黃、陳、楊〗
胡厝村——胡厝、后窟、前埔、頂張、下張、康下——〖駱、胡、張、蔡〗
曲江村——東宅、山上、壩內、后海埭、前村、后窟、下前、曲江、后張——〖張、許〗
村莊名稱來歷
塗寨明代,為防倭患曾駐軍於此,挖土壕築寨,稱為土寨,后諧稱塗寨。清代頂郭村舉人鄭藻倡導里人在此設點排攤,逐漸形成塗寨街。
新亭 據傳,宋代藍氏提督奉旨視察崇武,途經此地避雨於路旁亭子內,觀賞山川,無限感慨,後有一子到此定居,並重新修建路亭.故得名新亭。
陳芹 古代,胡氏村民從福州到此看護杏仁祖墳,在山坡上建一路亭供人避雨乘涼,得名亭芹,后諧稱陳芹。
靈山 以龍瑞山之名為龍山,后諧稱靈山。
社壩 村建在一水壩台地,故取名下壩,后諧稱社壩。
金相 古時,林氏村民從暗林落溪遷此定居,為紀念其祖先金相爺而取名。
東坂 取東山、下坂二村各一字為名。
瑞東 因此地各村落位於龍瑞山之東而名。
南埠 元末,陳氏村民遷此,村南側系荒埔,故名南埔,后諧稱南埠。
廖厝 元代,廖氏村民從安海遷此,以姓氏取名。
上村 據傳,元末王氏村民從晉江杏墩遷此,仍定名杏墩,因繁衍緩慢,擇一大池旁再建新居,便有發展,即取吉祥長在之意稱常春,后諧稱上村。
溫厝 古時,溫氏村民建居於此,以姓氏取名。
曾厝 據傳,元末寒儒曾尾舍技游四方,寓在惠安縣松林鋪,見此地山水秀麗,遂卜居於此,以姓氏取名。
庄內 庄氏村民從永春湖洋遷此.因建居于山彎內,故以姓氏及地形稱庄內。
古山 以此地小山頭古山定名。
塔上 明代·村民沿潯溪旁建居.因水獺常從這裡爬上岸,故得名獺上,后諧稱塔上。
上謝 下謝 明代·謝氏村民從東園上侖遷此,以姓氏取名謝厝,后因村莊拓展,依地勢高低分別稱上謝、下謝。東庄 因村在赤厝村之東而得名。
大廳 明時,曾氏村民遷此定居.建有祖厝,因其廳堂頗大而得名。
后林 因村後有片樹林而名。山尾 因以男人辛勤耕耘為一美.女人織布質好為二美.後生勤讀書成名為三美.故譽稱為三美.又因村位於蓮花山之尾,后諧稱山尾。
和弄 依黃氏族譜”豪里開居”之謂取名豪里,后因方言諧稱和弄。
文峰 民國在此設保時以文筆山取名文峰,沿用至今。
胡厝 據傳,宋時胡偉長者到此開居,以姓氏取名。
岩峰因此地村落大都在岩石山麓周圍.故取名岩峰。曲江以張氏丁號“曲江”命名。醋 斗因村在形似戽斗之坑壟旁,故名。后建原為後普,后改名后建.取后曾后張之“后”字及發展經濟建設之意而名。
基礎設施
塗寨鎮
塗寨鎮擁有一個1400多攤位的全省鄉鎮最大的綜合市場"閩南第一市",擁用5000門程式控制電話模塊支局和4個移動通信基站,架設了10公里的高壓輸電專線,日供水10萬噸的城南自來水廠供水專線貫通全鎮的工業小區和集鎮區。
塗寨鎮現有互助水庫,竹田坑水庫,總庫容為25立方米立方。境內有烏潭,山美水庫兩大幹渠道,全長23.5公里,溪渠縱橫交錯,是農業等綜合開發的理想地區。
塗寨鎮處於惠東地區的交通要口,惠崇公路與泉州市的沿海大通道(斗尾港經秀塗港至后渚港路段)交叉貫穿全境。鎮內修通9條鄉村水泥公路,鎮區距福廈高速公路互通口9公里,距324國道6公里,距惠安火車站3公里。鎮區往崇武鎮和后渚港碼頭僅需半個小時車程,海陸交通均十分便捷。
塗寨鎮內有以惠安第四中學塗寨中心小學為代表的各中小學。
塗寨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的文筆山、靈瑞山、九峰寺、安固石亭、藍飛鶴烈士紀念碑是難得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