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人
漢語詞語
恭人,漢語詞語,讀音gōng rén,意思是寬厚謙恭的人;古時命婦封號之一。恭人是用以封贈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於宜人而低於令人。
1、寬厚謙恭的人。
2、古時命婦封號之一。
《詩·小雅·小宛》:“溫溫恭人,如集於木。”
晉·盧諶《贈劉琨》詩:“溫溫恭人,慎終如初。”
宋·徽宗政和三年定製,中散大夫至中大夫之妻封恭人,亦為元六品、明清四品官員之妻的封號。如系贈封母或祖母,則稱太恭人。又清制:宗室之奉恩將軍妻亦封恭人。后多用作對官員妻子的尊稱。《明史》卷七十二《職官一》:“外命婦之號九: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清史稿》一百十《選舉五》:“正、從四品恭人。”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二回:“我看這娘子說來,是個朝廷命官的恭人。”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卻又作怪!我聽得說是清風寨知寨的恭人,因此把做賢弟同僚面上,特地不顧王矮虎相怪,一力要救他下山。你卻如何恁的說?
《清平山堂話本·李元吳江救朱蛇》:“王安辭了本官,不一日,至陳州,參見恭人,呈上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