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
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
均衡教育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國特色教育事業規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從而真正地實現教育事業均衡、持續、健康發展。
2012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對在新形勢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就目前教育均衡發展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媒體記者採訪了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
記者: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有哪些?
袁貴仁: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總體目標就是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具體地說,就是要讓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辦學經費得到保障。要使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象。教師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使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均衡發展的推進需要一個過程,首先在縣域內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使縣域內學校之間差距明顯縮小。根據教育部與各省簽署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到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65%;到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
記者:教師均衡是義務教育均衡的核心,對於穩定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
袁貴仁: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關鍵是農村教師。為解決農村教師短缺,優秀教師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國家出台了相應措施:
一是多渠道補充。如免費師範生政策和特崗計劃。2007年,免費師範生政策在6個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試點實施。6年來培養教師6萬多名,其中90%都在中西部小學任教。特崗計劃也是擴大農村教師的來源之一,目前已招聘30多萬人,80%的畢業生都留下來在當地從教。
二是改善農村教師的地位待遇。把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全部納入到國家財政預算,實施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教師職稱評聘向農村地區傾斜,鼓勵對農村教師實行特殊津貼。
三是提高農村教師的業務水平。2012年國家投入12億元進行國家級培訓。現在已有350萬名農村教師接受了各省、各縣的培訓。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好學校的好課程、好老師的講授傳到農村學校,使偏遠山區、農村同時能接受到最好、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記者:如何保證義務教育質量水平的提高?
袁貴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實現有質量的均衡。因此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要始終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要合理設置課程,切實解決課程和作業偏多、偏深、偏難問題。各階段教育都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合理設置課程和課程標準,要讓學生有更多時間鍛煉身體、參加社會活動、發展個人興趣愛好,齊心協力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額外負擔和學習壓力。
二是要建立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質量評價體系,科學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當前,在一些地方考試分數和升學率幾乎成了評價學生、教師和學校的惟一標準,要下大力氣改變這種狀況。通過建立科學的、多元化的教育評價體系,引導學校按照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實施教育,引導社會按照正確的教育觀念評價教育和學校。
三是要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倡導改變教學方式。要採用啟髮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判斷,鼓勵創新思維、激勵個人興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每一所學校都要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努力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每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四是加強教育督導,確保每個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015年3月9日,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回應記者提問時說,要通過“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推進”的總體思路解決這個問題。在源頭治理方面,一方面大力推進義務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性學校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加強教育督導工作。目前,全國已有757個區縣通過了國家督導認定,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縣。
袁貴仁還表示,要通過推行學校聯合、推動教師流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鼓勵“九年一貫制”,支持合理划片、對口入學;實行陽光招生,治理不合理、不規範的招生行為;發展民辦教育等多項措施,緩解義務教育擇校難題。
備受社會廣泛關注的“教改”新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進展。教育部有關官員11月10日表示,現在綱要的文本已經基本起草完畢,在報請中央審議、社會再一輪的徵求意見后,將由國家正式頒布。黨中央、國務院對制定該綱要非常重視,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做出指示。溫家寶總理親任規劃綱要領導小組的組長。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任規劃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和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部長任副主任。
綱要將涉及民眾普遍關注的20多個教育熱點問題,對我國教育發展而言是歷史性的機遇。其中,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問題成為綱要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而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他表示,各地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努力實現2012年義務教育區域內初步均衡、2020年區域內基本均衡的新目標。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著力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問題,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整體上進入更加註重內涵發展和提高質量的新階段。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教育質量和水平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筆者認為,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的“掩蓋”,即全國教育整體投入增加掩蓋了地方教育投入的不足;發達城市教育人財物的聚集掩蓋了欠發達城鎮教育人財物的流失;少數人所受的良好教育掩蓋了大多數人所受教育的質量偏低;高等教育的發展掩蓋了職業教育的滯后。
——教育體制機制多有弊端,結構尚待理順。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當前仍以全日制正規學歷教育為中心,人才培養模式缺少多樣性和靈活性,致使一些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在辦學方針、教學宗旨、學科專業設置以及師資配備等方面,盲目趨同或墨守成規,缺乏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動力和活力,有些地區產業吸納能力有限,加上用人部門的非理性化,已出現所謂“知識性失業”或“過度教育”的問題。
學校教育體系與社會教育體系之間、教育與培訓活動之間的關係尚待理順。受市場經濟利益的影響,教育的公益性有所減弱,政府、學校和各類教育機構之間出現了錯位和缺位現象。學校教育體系與社會教育體系之間、正規教育體系內部之間自成系統、自我封閉,教育資源共享程度不高。特別是職業學校學歷教育仍由不同政府部門主管、規劃,長期存在著管理分散、政出多門等問題,在教育內部同樣存在著對職業教育規劃和管理分離的現象。許多地方政府的教育規劃,還缺乏對民辦教育發展的全局性的統籌考慮。
——教育投資比重偏低,投資結構失調。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公共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上世紀90年代卻一直在2.5%左右徘徊,1992年制定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2000年應達到4%,但直到2007年,也僅有3.32%。這一比例,比1991年世界最不發達國家3.3%的水平還要低。
教育投資結構方面,2001年我國初等教育佔27.49%,中等教育(包括中學、中專、技校、職中)佔38.9%,高等教育佔26.9%,而世界1980年部分國家平均水平為:初等教育37%,中等教育27.5%,高等教育19.4%。一個時期以來,我國中等、高等教育的擴張,一方面是依靠政府財政性投資的增長,但更主要的是依靠教育收費的提高。教育成了社會上利潤率極高的一項投資產業,這對擴大教育是有利的,但給國民帶來了巨大教育負擔。我國現在讀完一般大學的各種費用大概需要4—5萬元左右,而我國農村2004年的人均純收入只有2936元,父母雙方不吃不喝也要將近十年才能攢足一個孩子上大學的費用。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
——教育資源浪費嚴重,質量亟待提高。我國教育人力物力的浪費和投入與產出比低;高校辦學模式趨同,層次不清,職能不明確,無特色,不規範,專科辦中專,中專辦大專,大專辦本科的現象,近幾年越來越普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辦學效益;由於管理混亂,學科重複設置、條件差、教育質量不高等問題嚴重,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浪費;設備閑置嚴重,教室、實驗室及圖書館等利用率很低;學校和專業規模與市場有限需求的矛盾突出,導致許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高校三大職能(產學研)割裂較明顯,科研成果有限,知識轉化率低。對比之下,我國的國民素質處於非常落後的狀況。
因為教育質量不高,致使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與發達國家相比懸殊很大。中國科協於1990年開展了我國公眾科學素養的試驗性調查,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眾比例1996年為0.2%,2001年為1.4%,2003年為1.98%。而1989年加拿大為4%,1991年日本為3%。美國1990年的這一數據為7%,2000年已達到了17%。
均衡教育重在“均衡”。實際上,我國均衡理念源遠流長,孔子在他的治國策中提出“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均衡理念;孟子“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也道出了社會政治生態中的均衡關係。
胡錦濤主席提出“均衡、普惠、共贏”;韓國成立國家均衡發展委員會並制定《均衡管理法》;華為、金蝶、萬科等諸多企業都把均衡管理納入重要管理內容。
筆者在《均衡管理》一書中曾提出均衡管理理論,即遵循自然和社會“均衡—失衡—均衡”的發展規律,適應事物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求,根據事物各自的優勢和特點,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均衡地處理好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最終實現資源的最優組合,達到各方利益、情感、意志和認知的均衡。依此,筆者認為,當前教育之所以出現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蓋因教育事業內核的失衡,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強化均衡發展理念,不斷優化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共同發展,從而持續、穩定、高效地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均衡教育的關係看,均衡教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諧發展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社會的全面和諧又為均衡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均衡教育不僅要培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數以千萬計的高級專門人才,更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規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這樣才能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自身看,抓好以培養人、塑造人為根本宗旨的均衡教育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動力和基本保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調以人為本的社會。社會的主體是人,社會的內部和諧、社會的外部(即人類社會與自然的關係)和諧,歸根到底都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通過均衡教育,教化人心,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
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實質看,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活力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均衡教育。首先,“民主法治,公平正義”需要均衡教育。要實現法治社會,取決於公民法律意識的覺醒,取決於社會法治教育開展得如何,通過均衡教育努力縮小兩極差距,改變弱勢群體的各種生活待遇,促進公平和正義社會的建立。其次,“誠信友愛,活力有序”需要均衡教育。均衡教育有益於營建一個誠信友愛的社會良好環境,有益於整個社會崇尚教育、崇尚知識、崇尚人才,使社會公眾對共同的社會規範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普遍的認同,社會方能長期地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地發展。再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更需要均衡教育。要讓每一個個體清楚地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並採取理智的自覺行動,無不需要均衡教育的積極參與,意即公民素質的全面提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是一個指導未來十幾年我國教育和改革發展的重要的指導性的綱領性文獻,對我國教育發展而言是歷史性的機遇。
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道路並不平坦。我國要大力開展均衡教育,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和發展的思路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認真處理好普及與提高、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數量與質量、發展與改革等幾個重要關係,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拓寬教育渠道、擴大教育數量、更新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首先,筆者認為,解決一個具體失衡問題,關鍵要找到解決問題的均衡點,即順應事物內在規律。從教育來看,這個均衡點就是政府責任要重新定位,要進一步轉變政府教育職能,強化政府統籌公共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責任。今後,政府可以根據不同的教育領域選取不同的作為方式,一是“主動作為”,重點在於全力支付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促進區域內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確保國防建設和重大工程人才需求,保障弱勢群體基本學習和發展的權利,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二是“有所作為”,選擇基礎學科、邊遠艱苦行業、事關公共利益而市場又不好調節的部分教育領域,予以穩定的、有效的扶持;三是“委託作為”,選擇政府該作為但力不從心的教育領域,或為了提高效率,明確委託授權給第三部門或民營機構來做;四是“不須作為”,引入社會參與和必要的競爭機制,政府制定規則和進行監管,促進教育公平;五是“要大作為”,政府承擔起公共財政支持教育公平的義務,包括公辦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事業的法定責任,使政府財政支持惠及中低收入階層人群,實現教育資源的均等化。同時,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其次,均衡管理強調多元化,既要擴張,又要效益;既要團隊,又要個性;既要有效控制,又要充滿活力;既要強調結果,又要規範過程。同時,要注重協調發展,使對應關係的各方面配合適當,互惠互利,最終達到雙贏或多贏。據此,大力推進均衡教育,構建和諧社會還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 重新確認正規教育、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的功能。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正規學校教育特別是公辦學校教育,仍將是學習型社會的支柱。為了實現全民終身學習的宏偉目標,我國首先要促進各種正規學校系統與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相互溝通,開發和建設覆蓋面廣、靈活開放且多樣化的學習平台或網路;另一方面是以終身學習的理念,改革傳統教育制度和學習模式,形成有利於終身學習的法規、政策和制度環境。通過試行“學分銀行”等方式,記錄公民一生中參與學校教育、非正規教育與非正式學習的經歷與成果,並建立“學分銀行”,對各種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成果進行學分認證和積累,並爭取社會用人單位的認可與支持,逐漸使學習成為公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權利和需要。
二是 加強非義務教育投入效益監管與教育質量評估。必須明確公辦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財政經費分配使用的權責,完善並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完善財務公開和校務公開制度,對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審計結論要向政府和人大報告,向社會公眾公開,將公共教育經費的投入、分配和使用置於公眾監督之下。同時,隨著現代學校制度的探索和實踐,要明確區分公共教育領域中的政府、學校和社會的行為邊界。還要引入更多的社會監督元素,建立政府委託評價、學校自我評價、社會中介評價、公眾參與評價等多種途徑相互結合的機制,建立健全教育質量評估和監測體系。
三是 全面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要建設世界一流研究性大學,創辦世界一流的職業學校和培訓中心。不僅要滿足普通學校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要拓展視野到滿足社會上其他人群包括為工人轉崗培訓、農民致富、向城鎮或非農產業轉移的教育需求,實現更大面積的教育覆蓋。從世界銀行的模式看,若讓公共教育服務惠及經濟貧寒學習者,不能完全交由市場自行調節,可能有三種方式:提供基本知識、技能訓練的基礎學校或職業學校,政府需要儘可能提供貧窮學習者的基本資助和財政補貼;有一定市場回報率的教育,政府可通過貼息貸款或獎學金等予以資助;有很高市場回報率的,政府應對成績較為優異的貧窮學習者提供全額資助。
當然,均衡並非平衡,均衡管理也不是平均管理、折衷管理,而是動態性管理,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強調系統性、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持續性的管理。均衡教育絕非統一型的教育,而應該是多樣化的教育,個性化的教育。認真落實“差異教學”、“分層次教學”,使教育適合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合理配置、因材施教,給不同的辦學方向的學校提供適宜的條件,為智力水平、不同志向的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和成材的機會。均衡管理有利於每一個學校的綜合實力提升,有利於每一個學生真正成才。
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至關重要,而均衡教育是根本。有理由相信,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公共財政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中國的教育事業一定能夠找到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並實現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根本性轉變。
教育公平問題的內涵,目前公認為有三個層次:一是確保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二是保證教育機會和條件相對公平;三是教育結果的相對公平,即教育質量的公平。從這三個層次的含義來說,保證人人享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隨著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這一問題我國目前已經基本解決了。現在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資源配置的問題,教育條件的差異問題,還有就是教育結果的差異問題。
應有關媒體邀請,筆者近段時間先後發表了“教育、敬老、慈善和諧社會三大主題”、“發展均衡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兩篇文章,在社會引起了一定反響,那麼,如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影響我國教育公平的關鍵癥結在哪?有哪些好的措施和途徑?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要的就是要相關均衡點,然後對症下藥。筆者在《均衡管理》理論中曾提出,均衡是最基本的自然規律之一,一切事物都遵循著“均衡-失衡-均衡”的發展態勢。而這些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相關均衡點,均衡發展實質上都是為了找到均衡點。均衡點出現了,均衡的目的就已達到。
就均衡教育發展而言,筆者認為,其均衡點無非就是三個方面:學校、教師和學生。在此,筆者就這幾個關鍵均衡點和解決措施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以求拋磚引玉。
一、加大公共投入,實行一票否決,辦好“每一所學校”。
教育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的教育水平顯著提高,目前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經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九成五以上,青壯年文盲率降至百分之五以下。這與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長不無關係。然而,一個事實卻是,全社會的教育投入高增速“掩蓋”了公共財政投入增速的相對緩慢。
中國的公共資源投入嚴重不足。有關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實際公共教育投入僅佔GDP的2.4%,低於印度的2.7%,相當於美國的一半。我國公共教育投入佔全社會投入的比例方面,同樣處於世界較低水平,2005年發達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佔全社會教育支出的比重為86%,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水平在80%左右,而中國僅為46%。
實際上,早在1993年,我國就曾明確提出到200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4%。1995年頒布實施的教育法也對此作了相應的規定。然而,直到現在這個目標也沒有實現。
因而,我們首先必須進一步增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並使增量公共資源在教育服務均等化中發揮積極作用;其次,要做好公共資源配置上的傾斜,城鄉之間向農村傾斜,區域之間向西部傾斜,不同教育類型之間向職業教育傾斜,學校之間向薄弱學校傾斜,群體之間向困難群體傾斜等等;再次,要進一步拓展投資渠道,增加非稅收入的投入力度,如有些專家提出的,將“三個一萬多億元”包括進來,即一萬多億元的社保基金,一萬多億元的土地出讓金,一萬多億元的國企上繳利潤。與此同時,筆者認為,教育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其公共投入應當作為政府考核的“硬指標”,如同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等採取一票否決制,只要是投入不到位的,年終考核一律“免談”。
與此同時,應當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體系。如可以借鑒“ISO 9001質量標準體系”的基本模式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的“ISO 9001質量標準管理體系”,即建立從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開始,經過資源配置規劃、師資力量引進、教學過程式控制制、教學質量檢查監督、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控制、教育結果評價等基本要素的良性循環體系。
二、強化教育體制,配置教學資源,訓好“每一個教師”。
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優先發展教育、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教育體制改革進入新時期。然而,同樣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師資配置的不均衡。
當前,我國教師資源類似於行政區劃呈現逐級向上的五級“階梯型模式”,即一級發達城市聚集了大批優秀教師資源,其次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等二級中心城市聚集了剩餘大部分資源,再次是市級城市,然後是縣直中小學,再后就是鄉鎮一級,最底層的是農村學校。
那麼,如何才能較好地配置教師資源,使得“每一個學校都是好學校”,“每一個教師都是好教師”,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推進?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強化和改進:
一是優化城鄉教師隊伍結構。建立新教師補給機制,新增教師崗位,更多地招錄師範畢業生,滿足農村學校、城鎮薄弱學校的需求,要統一城市、縣鎮和農村教師的編製標準,而且要就高不就低。
二是全面調整和明晰教師的考核、獎懲制度。要提高農村教師的津補貼,提高農村教師獲得晉陞的機會,提高農村教師中的中高級教師比例。建立城鎮教師、新招師範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支教制度,把城鎮教師在農村學校任教或支教經歷作為高級職稱評審的前置條件,以促進城鄉教師的合理流動。
三是加大對農村教師培訓的力度。當前我國農村還有24萬名教師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合格學歷,還有近38萬名代課人員,提高教師的水平成為制約農村教育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廣大教師教書育人質量必須要合格。主要對在編在崗教師開展有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的學科培訓,切實提高現有教師隊伍整體綜合素質。
四是繼續推進免費師範生的試點,繼續實行中西部農村教師特色崗位計劃,吸引優秀的青年從事教育工作,到西部去,到農村去。
應當大力鼓勵東部地區、發達地區通過推行“手拉手”工程對農村實行幫扶。當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何通過幫扶工程,提高受援學校教師的教學理念、專業水平、品德素養等更顯重要。
尤其值得一體的是,在訓好“每一個教師”的同時,應當著重做好“優質校長”的建設。校長是一校之“魂”,正因為有了這個“魂”,學校才顯示出它無窮的神韻。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學校校長的教育理念先進還是落後,專業水平高還是低,品德素養好還是壞,直接關係到整個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各項客觀條件允許的條件的,可以以區域為單位,建立數量不等的“優質校長”培訓基地,以基地建設輻射周邊,以模範帶動一般,以非均衡發展實現均衡發展。
三、突破區域保護,推進素質教育,教好“每一個學生”。
提高民族素質是興國之本。實現教育公平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培養少數精英,每一位學生都應享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每一位學生都應當平等地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立足於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和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著眼於教育的長期效應,把促進學生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基本特徵是教育活動的整體性和學生髮展的多樣性。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博弈從未間斷。一方面,人們普遍認為實施素質教育毋庸置疑,人們也都認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人們又依然在做著應試教育,學校的指揮棒也不由自主地指嚮應試教育。那麼,導致這種矛盾的根源在哪?當前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能夠加以解決?
第一,要突破招生計劃“區域保護”。有關全國重點大學實行區域保護的做法,一直以來遭受社會各界的詬病,被認為是典型的教育不公平。重點大學招生的區域保護,不僅使得教育公平性不能得以保證,同時也是各地應試教育難以消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注重地方保護還是堅決“破冰”,是看重眼前利益還是注重長遠發展,考驗著各級地方政府的執政智慧。
第二,要正確處理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也並非水火不容,“應試教育”也並沒有排除思想政治品德的提高和體能心理素質的發展,只是它的發展不夠全面,因此容易導致顧此失彼。正確處理好互相間的關係,對於減少教育改革的阻力,降低成本,促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我們應當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不斷提高素質教育的理論體系,強化全社會的素質教育理念。要轉變學校的辦學觀,強化他們從提高民族素質出發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防範以“高分數”、“升學率”衡量辦學質量的扭曲辦學觀。要致力於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辦學不只是教學生成才,更要教學生做人。
二是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客觀規律。既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要認真落實“差異教學”、“分層次教學”,使教育適合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一種可持續的學習能力、發展能力、創造能力,使終身教育成為可能。
三是充分認清我國國情,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採取分步驟、分層次,切實有效地推動其穩步、有序過渡。要選擇好改革的深化點,使素質教育上檔次,上水平,不斷完善素質教育模式,在學生身心上儘可能地體現出更多的教育質量,如可以改革教育內容和形式;抓好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第三,素質教育是全社會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教育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真正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軌道,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育環境等,工程複雜,涉及面廣,沒有社會各界的廣泛關心和支持,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改革的步伐將非常緩慢。
總之,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要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實現“重點發展”向“均衡發展”的轉變,實現學生的“智育”發展向全面發展的轉變,最終實現教育的均衡、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尋找到教育改革的均衡點,掌握最根本的問題,我們只要堅持用改革的實際行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全社會參與,才能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