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所作,這首詞詠寫的是一位夏日閨閣美人。上片概寫美人夏日裝扮,下片特寫美人容貌,層次較為清晰,頗有一種靜態美,儼然是一幅夏日仕女圖。

作品原文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嚲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xiá )。

註釋譯文


註釋

(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餘種異名。
(2)玉碗:古代富貴人家冬時用玉碗貯冰於地窖,夏時取以消暑。
(3)粉融:脂粉與汗水融和。
(4)香雪:借喻女子肌膚的芳潔。
(5)勝荷花:語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借“荷花”表現女子美貌。
(6)鬢嚲(bìn duǒ):鬢髮下垂的樣子,形容仕女梳妝的美麗。
(7)眉際月:古時女子的面飾。有以黃粉塗額成圓形為月,因位置在兩眉之間,故詞稱“眉際月”。

譯文

閨閣內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過輕薄的紗衣,呈露出芬芳潔白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更勝似豐艷的荷花。
梳妝后微微下垂的秀髮,與娥眉間的眉際月相得益彰;微紅的酒暈,如艷朝霞灑落在她的臉頰。晝眠夢醒,夕陽西下,原來這一切都是春夢初醒的所作所為。

創作背景


詞人晏殊作為一個太平時代的宰相,過著幽靜閑雅的生活,卻又流露出落寞無奈的惆悵心緒。作者長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貴人家的通病:閑愁。詞人作下這首閑詞,詠寫了一位夏日閨閣美人,藉此抒發了詞人的閑情。

作品鑒賞


賞析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這首《浣溪沙》描繪的是一幅濃艷有餘的仕女午睡圖,寫夏日黃昏麗人晝夢方醒、晚妝初罷、酒臉微醺的情狀。全詞婉轉有致,猶如一幅別具韻味、濃墨重彩的油畫。
上片首句寫室內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古時富貴人家,嚴冬時把冰塊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氣。一“寒”字正反襯出室中的熱。接著,作者筆觸寫到室中人的身上:粉汗微融,輕薄的紗衣,芬芳潔白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勝似豐艷的荷花,猶如一幅美人油畫,將仕女的美展現的淋漓盡致。第二、三句設喻。用意用語均似“花間”派。“粉融”,意謂脂粉與汗水相互融和的唯美之狀,不點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處。“香雪”借喻女子肌膚的芳潔,雖亦古詩詞中常用之語,但在本詞中卻有特殊的意義,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涼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襯托“妝面”之紅,寫夏日黃昏女子妝罷的情景,真如一幅優美的彩照。過片寫她那下垂的鬢髮,已靠近眉間額上的月形妝飾;微紅的酒暈,又如紅霞飛上臉邊。
下片一、二兩句寫女子微醉的情態,艷而不俗,細而不纖。古時女子的面飾,有以黃粉塗額成圓形為月,因位置在兩眉之間,故詞稱“眉際月”。李商隱《蝶》詩之三“八字宮眉捧額黃”,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絕妙。不獨刻畫之工,且見詞人欣賞之情。“月”與“霞”,語意雙關,既是隱喻女子的眉和臉,也是黃昏時的實景。可以想象這位美艷的姑娘,晚妝初過,穿著件單薄的紗衣,盈盈佇立,獨倚暮霞,悄迎新月。末句“一場春夢日西斜”,方始點明,原來上邊五句所寫的,都是晝眠夢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妝。“春夢”,謂剛才好夢的短暫。慵困無聊,閑愁閑恨,全詞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裝,“日西斜”三字,與上片“晚來”接應。
此詞純用白描的手法敘述,選取了閨房中的一個情景,將美人的舉止、姿容、睡態和醒時模樣刻畫得極為生動逼真,極具生活氣息,讓人可知可感。詞格濃艷,頗見“花間”遺風。

評價

當代著名詞學家宛敏灝《二晏及其詞》:“同叔《浣溪沙》云:‘玉梳冰寒滴露華’、‘妝面勝荷花’為明喻;‘眉際月,臉邊霞’為隱喻;而‘香雪’則借喻也。是譬喻三種格式,已備此一詞中。”

作者簡介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幼孤,少有才名,七歲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薦,賜同進士出身。擢秘書省正字。歷任太常寺奉禮郎。翰林學士,太子左庶子,加給事中,遷禮部侍郎、樞密副使。因論事忤太后旨,以刑部侍郎知宣州,改應天府。後為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書監,資政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晏殊“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宋史》本傳)。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官僚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閒情逸緻。詩文集今已不傳。有《珠玉詞》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