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薩·汗

禮薩·汗

禮薩·汗(1876年—1944年)是伊朗國王,1876年生於伊朗山區的一戶貧苦人家,是波斯男性和突厥某民族女性的混血兒。自幼就投身軍旅,並逐漸在軍隊中升職。1911年他率部鎮壓革命,因功升為近衛軍團長。1921年2月他在英國支持下發動政變上台,任首相兼國防大臣。1925年12月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出任國王,上台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後為了對付英法列強而與德國暗中結交。結果在英美列強的逼迫下於1941年退位,並被驅逐出境,流亡海外,1944年6月病逝。

早年生活


禮薩·沙阿·巴列維(1878-1944年)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創立者。
禮薩汗出生於農村,家境貧寒,出生不久父親去世,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少年時即外出當幫工。十四歲時投身行伍,在沙俄訓練的哥薩克旅當兵,曾長期在首都德黑蘭服役,站崗值勤,升為班長。在以後討伐人民起義、地方叛亂和盜匪的一系列作戰中,由於“戰功”突出,步步晉陞為上尉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指揮過警衛首都的哥薩克部隊,被提拔為中校。

奪取政權之路


禮薩汗
禮薩汗
禮薩汗熱愛祖國,強烈不滿俄國對伊朗的軍政控制,他極力排擠俄國軍官在哥薩克師中的指揮權。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他利用蘇俄國內戰爭中白匪的失敗,把俄籍軍官全部趕出哥薩克師。哥薩克師師長改由伊朗軍人薩達爾·胡馬雲擔任,而禮薩汗掌握實際指揮權。同時由於英國人插手哥薩克師,他同英國的矛盾也在滋長。
1919年8月9日簽訂英伊協定,規定英國在軍事、財政、關稅等方面享有完全控制權,把伊朗變成保護國。這一奴役性協定遭到伊朗人民廣泛反對,議會(“馬傑利斯”)拒絕開會批准這一協定,伊朗爆發了反英怒潮。英國被迫改變手法,企圖通過扶植代理人來控制伊朗,便選中了威信較高的禮薩汗。然而禮薩汗有自己的打算,不想任人擺布,他期望藉助英國的支持,通過政變奪取軍權,掌握最高權力。於是,他同親英的作家和政客賽義德·吉雅丁達成協議:禮薩汗同意率部參加政變,政變後由賽義德·吉雅丁擔任政府首腦,他則統管全國軍權。
1921年2月中旬,伊朗國王阿罕默德·沙阿準備出遊南方,指名要哥薩克師派部隊擔任護衛。賽·吉雅丁趁機讓師長鬍馬雲派禮薩汗出任護衛部隊司令官。2月18日,禮薩汗利用哥薩克師很久沒有領到薪餉的反政府情緒,率領三千名哥薩克兵,從首都西北的喀茲文城出發進軍德黑蘭。2月21日(波斯歷為12月3日)進入首都,逮捕了許多官員,幾乎兵不血刃地實現了政變,推翻了阿罕默德·沙阿政府。阿罕默德·沙阿出逃。賽·吉雅丁任新政府首相(以後於5月外逃至巴格達),禮薩汗先任哥薩克師師長,後任陸軍大臣,掌握了新政府的實權。“十二月三日政變”(按波斯歷又稱“呼塔月三日政變”)是一次資產階級——地主聯盟取代封建貴族統治、以維護民族獨立的政變,它標誌著舊的愷加王朝大權旁落,名存實亡,禮薩汗從此登上了伊朗的政治舞台。
禮薩汗新政府於2月26日簽訂伊朗一蘇俄條約。條約規定蘇維埃政府承認伊朗獨立、放棄領事裁判權和各種不平等條約,取消債務和租界,無償地移交俄國在伊朗的全部財產,還規定如果伊朗領土被利用來進行反對蘇維埃俄國的敵對行動以及伊朗依靠本國力量不能防護自己的獨立時,蘇維埃俄國有權派遣軍隊暫時進入伊朗。這是伊朗對外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擺脫英國控制


稱帝
稱帝
禮薩汗致力於擺脫英國的控制。他廢止了尚未獲批准的英伊協定,解除了英國人在伊朗政府各部門和軍隊中的職務,解散了英國在伊朗建立的武裝——南波斯步槍隊,遣散了在憲兵部隊中任職的瑞典軍官,將憲兵收歸國防部指揮。他大力擴建軍隊,整編各地的雜牌部隊,統一全國部隊,建立統一領導,掌握最高指揮權,增強了自己的實力。英國外交大臣寇松在上院發表演說說,伊朗政府“竟甘願放棄依仗大不列顛的幫助來鞏固自己命運的機會,而準備向蘇維埃攻府尋求善意和恩典……”,真使他“感到非常失望而幾乎是絕望”。
為了使伊朗重新成為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禮薩汗全力對付地方封建分立主義勢力和鎮壓革命運動。1921―1924年間,他出動大軍消滅了吉朗蘇維埃共和國,鎮壓了霍拉桑省和亞塞拜然省的人民起義,撲滅了北部的革命烈火。接著又率部南下,平定了庫爾德地區的反抗,掃蕩了中央魯利斯坦地區的分裂活動,蕩平了西南部胡齊斯坦石油產區英國人支持的哈扎爾叛亂。禮薩汗在平亂名義下殘酷鎮壓革命運動,固然是反動的行動,但同時也應注意到,消滅地方割據勢力,結束了多年來全國分裂的混亂局面,是有利於民族獨立和統一事業的。

登上權力巔峰


當政的禮薩汗
當政的禮薩汗
1923年10月28日,回國不久的國王阿罕默德·沙阿任命禮薩汗為首相。以後阿罕默德·沙阿又出國,“訪問”歐洲直至1930年去世再未回國。1925年初,禮薩汗就任按規定只能由國王兼任的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議會授予禮薩汗獨裁大權。10月31日,議會宣布廢黜愷加王朝。12月13日,立憲議會宣布建立新的巴列維王朝(古代波斯的一個強盛王朝)。1926年4月25日,禮薩汗加冕登極,稱禮薩·沙阿·巴列維,成為巴列維王朝的第一代君主。禮薩汗創立的巴列維王朝是伊朗近現代史交替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是伊朗從中世紀的封建主義走向封建——資本主義歷史過程的開端。

實行國家改革


早年的禮薩汗
早年的禮薩汗
禮薩汗十分崇拜土耳其總統凱末爾,決心仿效土耳其,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圖富國強兵。禮薩汗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制度,推行司法、行政改革。1927年起以法國法典為藍本,制定了新的商法、刑法和民法,代替以古蘭經和伊斯蘭教法為依據的法律,把宗教和司法分開,剝奪和限制教士掌管司法的權力,使之收歸政府。1938年頒布關於實行新政制的法律,把全國劃分為十個省,共轄四十九個州。為了克服地方分立主義,在劃定新省界的時候,打亂了舊有的行政區劃。所有重要的行政官吏,其中包括各省的總督,都由忠於禮薩汗的人擔任。大力建設軍隊,建立海軍,依靠新軍鎮壓了各地的叛亂,以恢復秩序。
在社會文化教育方面,禮薩汗進行教育改革,下令建立教育部,設置各級學校,進行世俗教育,改變教士控制學校的情況,還在德黑蘭開辦了一些大學。他發布命令,允許婦女進入國家機關工作和上大學,有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生產和工作,儘管工資仍低於男子,但開始邁出了實現男女平等地位的第一步。從1928
年起就要求男人穿著歐洲式服裝,1929年頒布法令廢除原有頭巾,改戴“巴列維帽”(一種西方式樣的帽子),後來又要求婦女也穿著歐洲式服裝,1935年又頒布法令禁止婦女戴面紗。為了打破傳統的習慣和障礙,造成新的社會風氣,他還讓王后和公主們帶頭穿歐式服裝、不戴面紗,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宗教聖地庫姆的一個伊瑪目對此不滿,在清真寺中詬罵王后,禮薩汗得知后大怒,驅車直奔庫姆城,把那個伊瑪目狠揍了一頓。1935年7月,他還出兵鎮壓了馬什哈德市宗教勢力反對廢除婦女面紗和服飾改革的活動,迫使上層宗教勢力暫時退卻。
在土地政策方面,禮薩汗於1928年確立地產強制登記制度,把祖借給土地所有主的國有土地轉歸他們私有,一部分國有土地出售,從而改變了按照宗教法典佔有土地的狀況。1929年的民法典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也把中世紀以來五股均分制肯定下來(農民佃種地主土地的收穫物按五股分成,第一股償付地租,第二股償付水租,第三股償付耕畜,第四股償付種籽,第五股作為勞力報酬)。1930年在伊朗國民銀行之下設立農業銀行分行,後來改組為農工銀行,向地主發放貸欽,鼓勵地主改革經營方法,種植多種經濟作物。禮薩汗本人也成了大地主,他共擁有近二千個村莊,二百五十萬公頃土地,二十三萬三千居民。
為了維護國家主權、鞏固民族獨立,禮薩汗於1928年5月10日宣布廢除治外法權,收回關稅自主權,給予同伊朗締約的國家以最低關稅率。同年成立國家銀行,1930年付出大筆補償費從英國人辦的帝國銀行手裡贖回了鈔票發行權。1931年1月頒布法令禁止外國人在伊朗佔有農業土地,2月接管印歐電訊公司在伊朗境內的線路。同年頒布“對外貿易專營法”,宣布國家壟斷對外貿易,控制進出口商品。伊朗同蘇聯的貿易往來和合營事業有比較大的發展。

維護國家利益


圍繞英伊石油公司租讓權的鬥爭表現了禮薩汗在反帝鬥爭中的兩重性。作為最大的獨家股東的英伊石油公司,於1909年取得開採伊朗石油的租讓權,1930年以前該公司占資本主義世界採油量的第三位,獲得巨額利潤,而交給伊朗政府的利潤提成還不到百分之六點五。1931年又把這筆利潤提成金降低到1930年的四分之一,英國這一無理行動,在伊朗引起群情激憤。在人民群眾壓力下,禮薩汗政府於1932年11月26日宣布吊銷該公司的租讓權,伊朗人民歡欣鼓舞,紛紛舉行慶祝會。禮薩汗因而獲得了反帝鬥爭的捍衛者的名聲。但在英國把這一爭執提交國際聯盟行政院,藉以對伊朗施加壓力后,禮薩汗不得不作出一定的妥協。經過談判於1933年5月29日簽訂了為期六十年的新租讓協議,規定租讓面積從過去的五十萬平方英里減到二十五萬平方英里(1938年以後進一步減到十萬平方英里);擴大伊朗駐公司代表的權利;英伊石油公司將在十五年內每年繳付二十二萬五千英鎊的石油稅,在第二個十五年內每年繳付三十萬英鎊,租讓費每年不低於七十五萬英鎊。

發展民族經濟


晚年的禮薩汗
晚年的禮薩汗
禮薩汗注意發展民族經濟,開始興建紡織、農產品加工、採礦、建材等一系列工業企業,或由國家撥款建設,或由國家資助私人企業主建設。陸續建成了水泥廠、瀝青廠、甘油廠、製糖廠、軋棉廠、紡織廠、製革廠、煙廠。三十年代後期,又著手建立鋼鐵、冶金、軍工等重工業企業。1935年以後的幾年中,每年工業建設投資占預算的百分之二十五。禮薩汗重視發展交通運輸業,修建了約一萬七千英里的公路。他竭全國之力,全部使用伊朗資金,從1927年起開工修建縱貫全國的鐵路線。這條鐵路從裏海的沙赫港,通到波斯灣的沙赫浦爾港,全長一千七百英里,於1939年1月竣工通車。它把富庶的北方和不太發達的南方地區連接起來,從而促進了全國經濟交流,加強了中央政權對全國的控制。
禮薩汗雖然實施了具有進步意義的改革,但他同對又實行專制獨裁,鎮壓共產黨和工農運動,壓迫少數民族等反動措施。1937年舉行對伊朗共產黨領導人和工會領導人的審判,史稱“五十三人審判案”。在對外政策方面,禮薩汗企圖依靠德國來複興伊朗,因而大量吸引德國投資、招聘德國顧問專家,為希特勒納粹勢力擴大在伊朗的影響創造了條件,損害了伊朗民族主權。

去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禮薩汗宣布伊朗中立,但並未限制德國在伊朗的活動。他拒絕調整對外政策,即使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仍不接受一些有遠見的臣屬關於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邊的意見。蘇聯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締德國特務的活動,而禮薩汗並未採取必要的措施。蘇聯政府根據1921年2月26日蘇伊條約第六條規定,派出軍隊於1941年8月25日進入伊朗;英國軍隊根據英蘇協議從南面開進伊朗。8月27日,阿里·曼蘇爾內閣倒台。幾天之後,按照蘇、英的提議,阿里·佛魯吉領導的新政府通過決議,從伊朗驅逐德國及其僕從國家的使館和特務。禮薩汗抵制執行這個決議,拒絕同法西斯各國徹底絕交,遂於9月16日退位,把王位交給了長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禮薩汗本想離國赴加拿大,但英國卻讓他避居非洲的模里西斯,後來又遷至南非的約翰內斯堡。1944年7月,因心臟病發作在南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