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第八卷上下

內容介紹


作者在全書的結構安排和內容選取上都盡量擇其要點,特別是對分析哲學的當代發展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幸虧有了“學術版”的名稱,使得作者的這種選擇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間,雖然作者也按照歷史的發展線索盡量考慮到每個必要的細節。但無論如何,作者希望讀者不要把本卷的內容完全當做一部現代分析哲學的“教科書”(實際上也不適合當做“教科書”使用),而是一部對分析哲學發展歷史的專題研究著作。
之所以要把該卷的名稱最後確定為《現代英美分析哲學》,完全是因為,“分析哲學”在現代英美哲學中已經不再是一個學說或流派的名稱,而更多的是一種對直接構成英美哲學研究方式和思維取向的總體概括,以至於對英美哲學家來說,“分析哲學”就是“哲學”的另一個名稱而已。毫無疑問,本卷的名稱並不意味著我們完全排除了在當代英美哲學中與分析哲學不同的,甚至對立的哲學觀念;相反,我們是把這些不同的思想觀念放到與分析哲學的相互聯繫中加以考察,試圖由此揭示現代英美哲學發展中的多元化特徵。

作品目錄


緒論
西方哲學史上的分析哲學資源
分析哲學的同時代哲學
後現代主義與政治哲學的興起
分析哲學:理性主義還是經驗主義
上篇
第一章 19世紀末實證主義的復興
第一節 實證主義產生的哲學背景
第二節 孔德的實證哲學
第三節 密爾的邏輯體系
第四節 馬赫的徹底經驗論
第二章 分析哲學的起源
第一節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
第二節 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
第三節 摩爾的常識哲學
第四節 維持根斯坦的前期哲學
第三章 邏輯經驗主義運動
第一節 維也納學派與邏輯經驗主義
第二節 石里克的普通認識論
第三節 卡爾納普的邏輯構造論
第四節 蘇邏輯經驗主義的遺產
第四章 實用主義在美國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實用主義與分析哲學的互動
第二節 皮爾士的實用主義準則
第三節 詹姆斯的實用主義體系
第四節 杜威對於實用主義的集大成
第五章 當代實在論的不同形態
第一節 20世紀實在論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新實在論
第三節 批判的實在論
第四節 當代實在論與反實在論
下篇
第六章 維持根斯坦的中後期哲學
第一節 維特根斯坦的獨特性
第二節 中期思想與後期思想的關係
第三節 哲學的性質和方法
第四節 語言遊戲和遵守規則
第五節 關於反對私人語言的論證
第六節 維特根斯坦的歷史影響
第七章 牛津日常語言哲學
第一節 牛津哲學的歷史特徵
第二節 賴爾的“心”的概念
第三節 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第四節 斯特勞森的“描述的形而上學”
第八章 科學哲學的興起和發展
第一節 科學哲學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波普的科學哲學
第三節 歷史學派的形成和演變
第四節 當代科學哲學的走向
第九章 分析哲學的當代發展
第一節 當代分析哲學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蒯因的邏輯實用主義
第三節 戴維森的意義理論
第四節 達米特的語言哲學
第五節 普特南的實在論
第六節 分析哲學的新動向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