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

日本大岡昇平著小說

《野火》是1987年新潮社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大岡昇平。本書赤裸裸地描寫戰爭的慘禍與人的悲哀,貫徹了人在被逼至死亡邊緣時,是否還能保持人性尊嚴的問題。

簡介


《野火》不僅是大岡昇平(1909-1988)文學的最高傑作,也體現了日本戰爭文學的最高水準。作品除了赤裸裸地描寫戰爭的慘禍與人的悲哀外,還以高格調貫徹了人在被逼至死亡邊緣時,是否還能保持人性尊嚴這種形而上的問題。

內容


小說絕大部分內容是主人公田村以冷靜理智的口吻講述的自己二戰末期在菲律賓戰場上死裡逃生的一段經歷。小說開始,田村所在的日軍部隊潰敗在即,自己也因病失去尋找食物的能力而被部隊拋棄。離開部隊前,田村從曹長手裡接過六個芋頭,終於明白“我所屬於的、我得為它獻出性命的國家對我維持生命所給予的最大限度的保障就是這六個芋頭了”[3](P245)。戰場上,個體不過是從屬於國家的戰鬥工具,當不再具有戰鬥工具的功能時,也就成了用六個芋頭打發掉的無用之物。個人從屬於國家並為國家而戰的神聖意義,在這裡被六個芋頭輕輕化解。田村開始孤獨地在山野中逃生,隨時面臨炮彈、飢餓和疾病的威脅。對田村來說,戰爭失去了一切輝煌的意義,而演變為一場個人的生存掙扎。這種對戰爭神聖意義話語的解構還反映在另一個情節中。“我”碰到一個臨死的意識模糊的日本軍官,一邊叩頭一邊請求“天皇陛下”和“大日本帝國”送自己回家。這兩個曾用來說明戰爭神聖意義的概念,在日軍潰散的深山野林中顯得那麼空洞而可笑。相反,軍官死前瞬間清醒時告訴田村可以吃他的右胳膊,才對備受飢餓折磨的田村產生實際的意義。小說向我們展示,在戰場上赤裸裸的生存掙扎面前,那些宏觀敘事中關於戰爭神聖意義的話語都變得空洞因而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