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文峰塔

位於江蘇泰州的唐代古塔

泰州文峰塔,又名南山寺塔,地處南城河畔,南山教寺東南,磚砌三層八面,南依鳳城河,東靠文峰小區。

南山寺,始建於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僖宗賜名“護國寺”,距今1100年歷史。清道光時稱“南山教寺”。後人簡稱“南山寺”。

明正統四年,泰州知州黃性在文廟欞星門外開鑿鳳池(又名泮池)。

夕陽西下,文峰塔影,落貢院外鳳池中,宛如一毛筆,故稱“鳳池筆穎”,位列“海陵八景”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泰州拓展河道,鳳池從此消失。南山寺改為工廠,寺內建築被拆除,僅剩下圓通殿及少數僧房。

明嘉靖時,文峰塔遺址尚存,明萬曆四十八年,州守韋宗孔,舊址重建。

傾圮后,崇禎五年,天竺僧人方誌又主持重建。

《民國續纂泰州志》建塔碑文記載,清末建塔起因“光緒十三年夜毀於火”,邑人陳文鐸等人募捐修復。按舊塔形制復建,新塔“光緒二十九年歲暮告成”。

1968年,文峰塔“文革”中被工廠拆除。

1985年,園林建築專家陳從周教授考察南山寺后認為,圓通殿為廡殿重檐的屋頂建築,是中國古建築史上至高等級的屋面式樣,類同於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山東岱廟,“是應該用玻璃罩起來的寶貝”。

2003年至2004年,泰州市約請省古建築專家制定修繕方案,對南山寺圓通殿進行維修。

2011年,泰州市全面啟動南山寺重建修復工程。2014年,正式施工。

2016年,文峰塔封頂,南山寺重建修復基本完成。

南山寺重建修復工程,總投資3.6億元。

新建的文峰塔,高約56米,塔身7層,地宮1層5.3米。

文峰塔與泰州歷代文人詩詞


“鳳池筆穎”典故起源
泰州文峰塔、南山寺舊影
泰州文峰塔、南山寺舊影
近代邑人陳祖培《悔庵筆記·文峰塔》所記:“‘鳳池筆穎’,關係一邑文風。”
“古寺遙看老樹垂,南山當戶列參差。晴曦一塔忽撐住,筆穎分明落鳳池。”
清道光年間,邑人朱餘庭佳作,“晴曦一塔”指的就是泰州文峰塔,“筆穎落鳳池”的美景,被稱之為“海陵八景”之一。
對於“鳳池筆穎”,泰州古來就流傳有眾多膾炙人口的頌詩,如明弘治邑人丘容雲詩曰:“池上鳳凰古,池中筆穎長。地靈多俊傑,星斗煥文章。”
明嘉靖邑人凌儒詩云:“膠庠雲擁鳳麟游,形勝多從璧水收。峻塔倒成橫筆影,清淮分作曲池流。文明此日昌期會,元氣終天萬古浮。安得回梯還百尺,題名盛繼許查周。”
泰州文峰塔夜景
泰州文峰塔夜景
先人曾在文峰塔塔磚上發現刻有“周公塔”三字,便猜測是宋泰州名臣、天章閣待制周孟陽所建。據說當時的南山寺塔,三層八面,密檐式磚木結構,翹角有鈴,聲聲入耳,與南山寺互為一體,相互依存,共鑄生輝。
正是基於這樣的文脈相傳,文峰塔歷代屢毀屢建。
泰州文峰塔
泰州文峰塔

文峰塔、南山寺重建修復工程詳情


泰州文峰塔、南山寺重建修復
泰州文峰塔、南山寺重建修復
南山寺重建修復工程,參照南山寺原貌,分兩期實施建設。
一期工程,在中軸線上依次建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殿,在東南角重建文峰塔;在東側新建念佛堂、僧寮、廚房、齋堂等廂房。
二期工程,建設藏經樓、西配殿方丈寮、居士寮、上客堂等建築。江蘇科宇古典園林建設工程公司,將負責文峰塔的施工建設。
規劃新建的文峰塔,每一層均有不同的設計方案。
南山寺果願法師介紹,文峰塔建成后,全世界108位高僧大德手印,將存放於文峰塔內,從斯里蘭卡迎接回來的釋迦牟尼舍利子,也將存放在地宮內,這將成為南山寺的重要景觀。
在文峰塔西北方向,有佔地約8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及停車場;在南岸沿河的邊上,從這個碼頭登船,可以環遊鳳城河。
在原大雄寶殿的南邊,新建的一座體量適當放大的大雄寶殿,而原大雄寶殿則作為圓通寶殿,專門供奉千手觀音像。
作為南山寺景區內的核心建築,也是整個重建修復工程里,體量最大的建築,新大雄寶殿為兩層結構,高16米、南北長22米、東西長23米,為磚木結構的大型明清風格仿古建築。
殿內立有42根大柱,殿中央的金柱最粗,共有4根,高12米,直徑達60厘米;其餘的柱子直徑為40厘米,最高的達20米。所有立柱使用的均為從非洲進口的山樟木
南山寺住持大初法師介紹,南山寺重建修復工程,在建築質量和形制上嚴格把關,所有主體建築都重結構而輕裝飾,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古樸的輪廓外形,爭取打造成經久傳世的建築,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2017年3月28日,泰州南山寺迎來了眾多香客、居士,大家共同見證了南山寺“大雄寶殿”揭匾儀式。
“大雄寶殿”四個字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韓國鈞早年題寫。當天是韓國鈞先生誕辰160周年紀念日。
江蘇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特約研究員范觀瀾表示,泰州自古是名僧的搖籃,佛教文化是泰州文化的亮點之一;文峰塔、南山寺的重建修復,不僅為泰州文化名城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提升泰州佛教旅遊文化的吸引力也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