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震

海洋地震

海洋地震(seaquake)是指震中位於海洋的地震。海洋地震可造成海底斷層,引起海嘯,但很多時候並不產生海嘯。由於海水不能傳播橫波,因此海震時在海面上感受到的震動僅是縱波的衝擊,當衝擊力量大到一定程度時,才能使船上的人有觸礁的感覺。

簡介


陸地有地震,海洋也有地震。海上發生地震前有哪些徵兆呢?這些都是沿海地區廣大居民、漁民和航運的海員十分關注的問題。
中國近海域屬於大陸架淺海,也就是說,近海地殼是大陸地殼向水下的自然延伸,它們之間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整體。地質工作者根據所測得的地震、重力、地磁等資料,計算出我國海域的陸殼厚度為30~40公里;而洋殼厚度只有5~10公里。
渤海和黃海位於華北地震區範圍內,地震活動的強度和頻率相對較高。據歷史資料記載,近五百年來發生6級以上地震17次,其中7級以上2次,最大一次是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大地震。東海台灣及其附近海域屬西太平洋地震帶,是地震多發地帶。台灣自1892年有地震記錄以來,4.5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00次左右,其中6級以上地震1~2次,7級以上地震平均兩年一次。1935年4月21日台中新竹間7級地震,不僅產生規模巨大的斷層錯動,而且發生山崩地裂、噴沙冒水、民房倒塌、交通中斷,人員傷亡也慘重。
華南近海地震強度較大,但頻率不高。自1600年9月29日南澳7級地震以來,6級以上地震發生過10多次,其中7級以上4次,最大的是1604年12月29日福建泉州以東約70公裏海中8級地震,給沿海地區居民帶來了不幸的災難,其破壞程度之嚴重、波及範圍之廣,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歷史上空前的。

前兆


一般離岸50~60公里只有發生7.5級以上強地震,對沿岸地區才可能造成破壞。那麼近海域發生地震有哪些前兆現象呢?
海平面異常。這是由於震前地殼形變產生的一種異常現象。如1668年山東沿海地區的一次大地震,震前在震發區東側近岸不遠的一個小島不斷上升,最後與陸地相連成為陸連島。
海洋生物異常。漁民們發現,地震前在淺海可捕到深海的魚類,魚群浮上水面或活蹦亂跳;或捕魚量較平時明顯減少,甚至捕不到當地常見的魚類了。
海鳥遷飛。有些海鳥似乎有靈性,好像它們預先知道要發生地震,地震來臨前,它們就成群結隊飛離原來棲息的海島。1969年渤海大地震前幾天,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一些島嶼的海鷗都飛離原地,逃之夭夭,遠飛他鄉躲避災難。

事件


一、2005年10月8日,上午8點,對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的居民來說,是一個恐怖的時刻。大地突然發生了劇烈顫動,時間長達1分鐘。
一場大地震在人們毫無防備的時候襲擊了南亞次大陸。這場地震,波及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共造成8萬多人死亡、10萬多人受傷、250多萬人失去家園。
由於地震發生時,正逢學校開始上課的時間,兒童成為此次災難最大的犧牲品。據統計,南亞大地震受災總人口中一半是兒童,因此有人哀嘆:“南亞大地震損失了一代人。”
中國地質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方念喬介紹說,這起地震的威力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造成的地表破裂帶大約可達100公里。據美國地質勘測網站監測,此次地震達到里氏7.6級,震中位於伊斯蘭堡東北部約100公里的地下10公里處。震級高,而震源卻十分淺,屬於淺層地震,這無疑加重了災情。
地震監測
地震監測
二、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9級強震。當時就有地震專家預估,南亞地層受強震影響,地層活動轉趨活躍,近幾年南亞地區還會發生大規模的地震,尤其是南亞大海溝一帶要特別注意。
2005年3月28日,蘇門答臘島再次發生8.7級地震,驗證了這項推論。
這次地震正是每年向北移動5厘米的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碰撞所造成。
三、日本一場7.2級的地震,起初是垂直振動,隨後是劇烈的水平震動。路面開裂,地基塌陷,大批房屋倒塌,高架道路整體性傾覆,人們無處躲避,整個神戶陷入一片恐慌。地震波引起的震動持續了幾十秒。
5000多人在這次地震中喪生,幾十萬人無家可歸,價值1000億美元的財產毀於一旦。神戶地震,堪稱人類歷史上直接經濟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地震災難。

測量


利用天然地震或人工激發所產生的彈性波(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規律,來探測海底地殼和地球內部結構的地球物理方法。

簡史

海洋地震測量始於20世紀30年代末期。當時,除防水措施外,在儀器和方法上大都沿襲陸地人工地震測量技術:以炸藥做震源,用密封的檢波器接收,將地震波記錄到感光紙上再進行解釋。調查主要集中在瀕臨陸岸的淺水區。50年代,海洋地震測量仍舊使用炸藥震源,接收裝置採用晶體(酒石酸鉀鈉)檢波器,用光點式地震儀在觀測船行進中採集數據。50年代末期,由於多次覆蓋技術的出現和數據的重複處理,導致了震源、接收和記錄裝置的更新,以模擬磁帶地震儀取代光點式地震儀,並普遍採用非炸藥震源(壓縮空氣槍、電火花震源),用漂浮組合電纜在水下接收。
裝備的改善提高了探測的速度和地質效果,促進了近海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60年代開始用地震聲學浮標和雙船地震測量技術接收深部的折射波和廣角反射波,研究地殼的深部結構。60年代中期,由於電子計算機和計算技術的發展,促使70年代初數字地震儀逐步代替模擬磁帶地震儀,又由於採用多次覆蓋技術和覆蓋次數的增加,使水下接收裝置由24道發展到96道,從而也相應要求提高震源的能量與效率。數字處理技術的不斷完善提高了地震信息的利用率(地震波動力學特點),並促使地震地層學和直接找油的烴類檢測技術的建立。80年代以來,海洋地震向高的接收道數(240)和震源的大容量發展,能獲取深部地震信息;在局部地區的測量中使用三維地震技術詳細研究含油氣構造,提高了找油的命中率;不斷擴大動力學信息的運用,使地震地層學和烴類檢測技術更加完善。

測量原理

地球是一個非均質彈性體,當發生地震或人工爆炸時,一部分能量以彈性波動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出去,地震波在傳播中遇到彈性不同的介質分界面時,一部分能量反射回到原來的介質中,形成反射波;一部分能量透過界面繼續向前傳播形成透過波(相當於光學中的折射波)。當入射角大於臨界角的反射波稱廣角反射波。當界面下層的波速大於上層波速,且當入射角達到臨界角時,透過波將沿界面滑行稱首波,或滑行波,又引起界面上部地層質點振動並返回地面,這種波稱為折射波。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質點振動所存在的空間範圍和傳播時間的關係稱為波的運動學特點,而波的振幅、頻率、波形等的變化稱為波的動力學特點,波的這些特點受地層的岩性、結構和厚薄的影響,是地震資料解釋的依據。
方法分類和應用:通常根據彈性波傳播機制的不同,將人工地震測量分為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兩大類,反射波法應用最廣泛。採用多次覆蓋技術的多道連續地震剖面測量,是查明海底沉積層構造、尋找油氣資源的首要手段(見地震反射波法);淺層高解析度反射波法可用於了解海底地形、疏鬆沉積和基底。用折射波法和廣角反射波法,包括單船加聲學浮標和多船(雙船、三船)幾種作業形式,是探測海洋地殼深部構造和結構的主要方法(見地震折射波法)。此外,利用海底地震儀記錄天然地震(發展到記錄人工激發的地震)縱橫體波和微震來研究大範圍內的地殼結構及其活動性的方法稱海底地震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