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家灣鎮的結果 展開

楊家灣鎮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下轄鎮

楊家灣鎮,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地處七星關區西北部,東與撒拉溪鎮接壤,南與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毗鄰,西與赫章縣平山鄉隔河相望,北與野角鄉放珠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98.65平方千米。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七星關城和周驛站城;1992年,楊家灣區撤併為2鎮、1鄉,新建楊家灣鎮。截至2020年6月,楊家灣鎮轄5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楊家灣社區。截至2018年末,楊家灣鎮戶籍人口為5783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楊家灣鎮常住人口為35655人。

2011年,楊家灣鎮財政總收入2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萬元,比上年增長90%。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2018年,楊家灣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歷史沿革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七星關城和周驛站城。
1950年,設楊家灣區。
1954年,楊家灣區將站坡、楊管、開林、香爐4鄉合併為箐腳鄉。
1959年,成立楊家灣公社。
1962年,楊家灣區併入撒拉溪區。
1965年,恢復楊家灣區,並將撒拉、東山、興隆、西方、雙龍5公社劃歸楊家灣區。
1984年,楊家灣區轄楊箐、撒拉2鎮,七星、高營、放珠、戛木、永安5鄉。
1992年,楊家灣區撤併為2鎮、1鄉,新建楊家灣鎮。
楊家灣鎮
楊家灣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家灣鎮地處七星關區西北部,東與撒拉溪鎮接壤,南與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毗鄰,西與赫章縣平山鄉隔河相望,北與野角鄉和放珠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98.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楊家灣鎮境內屬典型的高原山區,最高點位於塘邊村垛倮山,海拔1920米;最低點位於發達村六港窪,海拔510米。

氣候特徵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楊家灣鎮多年平均氣溫12.1℃。生長期年平均250天,無霜期年平均258天,最長達295天,最短為220天。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6天,最多達120天,最少為60天。

水文

楊家灣鎮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從上游的大天橋到小天橋長約10千米,伏流溶洞、岩溶綿延。

自然災害

楊家灣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山洪、泥石流、冰雹、乾旱、雪凝、霜凍、風災、雷擊等。2010年3月,全鎮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災,嚴重影響春耕春播工作,直接經濟損失達248萬元。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楊家灣鎮有耕地面積2.59萬畝。

礦產資源

楊家灣鎮境內有原煤、大理石、鐵礦、黏土等礦藏資源。原煤理論儲量8億噸,大理石儲量0.8億立方,鐵礦儲量50萬噸,黏土儲量居全區之首。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楊家灣鎮轄16個行政村:楊家灣、楊箐、站坡、周驛、三合、松山、出煙洞、開林、大坡子、七星、發達、照壁、塘邊、戛木營、香爐、營盤,下設16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楊家灣鎮轄5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楊家灣社區。
楊家灣鎮區劃詳情
楊家灣社區香爐村大埂子村戛木營村
楊箐社區三合村七星村營盤村
站坡社區松山村發達村/
周驛社區出煙洞村照壁村/
周驛茶場社區開林村塘邊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楊家灣鎮總人口51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500人,城鎮化率16.5%。另有流動人口320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3‰,人口死亡率5.75‰,人口自然增長率6.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45人。
截至2018年末,楊家灣鎮戶籍人口為5783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楊家灣鎮常住人口為35655人。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1200人,佔99.42%;有苗、彝、回、白、仡佬等5個少數民族,共300人,佔0.58%。

經濟


綜述

2011年,楊家灣鎮財政總收入2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萬元,比上年增長90%。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
2018年,楊家灣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2011年,楊家灣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5.8%。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小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

工業

楊家灣鎮形成以燃煤開採、農特產品深加工、建築材料生產等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楊家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2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9%。2011年,規模以上煤礦企業1家,總投資1.2億元。非煤礦山企業8家。

商業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商業網點260個,職工5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32%。

金融業

2011年末,楊家灣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613萬元,比上年增長75%;各項貸款餘額1924萬元,比上年增長83.42%。

文化


地名由來
明代傅友德征南建七星關城時,楊姓部將居住於此,故名為楊家灣。

古遺址

楊家灣鎮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關摩崖石刻。

交通


楊家灣鎮境內有326國道、畢威高速公路穿過。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幼兒園4所,小學18所,在校生5872人,專任教師2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986人,專任教師16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8%,小升初升學率99.3%,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8%;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758人,專任教師38人。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680萬元,比上年增長29%。
楊家灣鎮
楊家灣鎮

科技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各類科技人才5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0人,技能人才60人,農村實用人才120人,經營管理人才300人。有楊梅、核桃、優質白蒜、瑪瑙紅櫻桃4個科技示範種植基地。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6個,文化專業戶15個;各類圖書室32個,藏書30萬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7人。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處,數字電視用戶120戶,衛星電視用戶65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體育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學校籃球場25個,足球場1個,田徑運動場2個,2所學校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6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張。專業衛生人員33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21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695人,參合率78%。

社會保障

2011年,楊家灣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02戶,人數4996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0人。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2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7500人,參保率7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楊家灣鎮有郵政網點1個,代辦所16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360戶,行動電話用戶13600戶。
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末,楊家灣鎮境內建有農村沼氣池720口,煤炭企業1家,風力發電測風站2個,高壓輸電線路8條,總長度130千米,用電負荷13000千瓦。

旅遊


風景景點

拱攏坪國家森林公園
拱攏坪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西南326國道邊上,距畢節城區41千米,景區面積1718公頃,森林覆蓋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