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糕

傳統的廣式茶樓點心

馬拉糕(英文名:Cantonese sponge cake),是傳統的廣式茶樓點心,而香港的港式馬拉糕,又叫做古法馬拉糕。馬拉糕是廣東茶樓里常見的點心之一,特色之一是氣孔有三層,頂層是直的,而低層是橫的,算是蛋糕的一種。正宗馬拉糕由麵粉、雞蛋、豬油、牛油混合發酵三日,最後放在蒸籠蒸制而成。

茶樓內的馬拉糕通常製成一大型圓狀,切開成小塊發售。馬拉糕呈金黃色,新鮮吃時非常蓬鬆、柔軟,帶有輕微的香味。若發酵足夠,馬拉糕的顏色會變成深褐色。亦有簡易馬拉糕製法使用紅糖而且無需發酵,但鬆軟程度會稍低。

菜品特色


馬拉糕
馬拉糕
馬拉糕鬆軟,像海綿的柔軟感,帶有雞蛋糕的香味,跟松糕有點相似,卻比松糕更鬆軟。現在網上流行的簡易馬拉糕製作方法,是用黃糖鹼水,以松糕的做法加以改良,省卻使用豬油,也無需經過發酵程序,製作雖然省時,卻沒有真正馬拉糕那樣鬆軟,感覺就好像人造海綿跟真正海綿的分別。
由於蒸籠的形狀關係,不論蒸包或是蒸糕都會有“倒汗水”現象,會把包或糕的表面弄濕,令美味大打折扣,因此,蒸好后的馬拉糕,一底大概可以切成十多件,而一般人吃馬拉糕都愛吃周邊的,中間的數件則無人問津。
特點
馬拉糕成品可與蛋糕比美,但比蛋糕成本低。
主要是泡打粉起了決定性作用,如果泡打粉放的量不合適,馬拉糕就蒸不好。其次,蒸糕時要先小氣,后大氣,決不能開始就用旺火蒸,否則糕也發不好。
色澤美觀,鬆軟甜香。和松糕的區別
馬拉糕是褐紅色的,因為製作時加入紅糖,用的是麵粉。口感鬆軟滑。而松糕是白色的,一般用於喜慶時候,用的是粘米粉和糯米粉。口感較為松化,製作得不好時會覺得像吃粉。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低筋麵粉125g
紅糖60g
雞蛋2個
牛奶95g
無鋁泡打粉7g
黃油20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取一個18cm的蒸籠,鋪上油紙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紅糖倒入牛奶內,隔熱水攪拌至紅糖融化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紅糖牛奶液晾涼后打入兩個雞蛋攪拌均勻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篩入低筋麵粉和泡打粉,攪拌均勻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過篩一次(這樣子馬拉糕做出來會更細膩)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倒入20g軟化的黃油翻拌均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最後的麵糊完成咯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倒入鋪有油紙的蒸籠里,蓋上蓋子醒20分鐘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然後蒸鍋里水燒開,放入蒸籠蓋上鍋蓋,大火蒸30分鐘,關火燜5分鐘開蓋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香甜鬆軟的馬拉糕~~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低粉450g
雞蛋4個
清水400 ml
紅糖65g
耐高糖酵母3.5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清水加紅糖煮沸,冷卻。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紅糖水冷卻到有點溫度時,加入酵母,攪拌。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加入雞蛋,打散。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加入低粉,攪拌均勻,然後我過篩了。也可以先篩。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然後靜置1小時以上等待發酵。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倒入容器,蒸鍋蒸20分鐘左右。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冷卻就可以脫模了。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紅糖200克
木薯粉150克
泡打粉6克
酵母粉6克
低筋麵粉350克
水(可以一半水一半牛奶)450克
玉米油或黃油18克
白砂糖3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450克的水煮開,加入200克紅糖,白砂糖,煮至無顆粒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煮好的紅糖水,待冷卻至溫熱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加入6克酵母粉,350克低筋麵粉,150克木薯粉,攪拌至無顆粒,要過篩一下(可以加一個雞蛋)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過篩好的麵糊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倒入6克酵母粉攪拌均勻無顆粒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麵糊做好了,用保鮮膜蓋住,我們在發酵的時候,正常的室溫我們需要發酵2-3個小時左右,盡量讓它發酵得大一些,要是想要發得更好可以放入低溫環境,低溫發酵8個小時左右,這樣可以保證麵糊發酵的細膩程度,而且口感更好!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發酵完成的麵糊,充分攪拌至消泡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充分攪拌至消泡后,加入18克玉米油,繼續攪拌,消大泡后蒸出來才會細膩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最後把麵糊倒入蒸盤中,靜置10分鐘,我用的是一次性的錫紙盤。別像我倒這麼滿,倒7.8分滿就可以了,倒太滿了底下發不起來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鍋中加入清水煮至沸騰,加入蒸盤,中火蒸35分鐘,燜10分鐘,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水,中途不可以打開,我裝太滿了,所以脹到爆開了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取出來要放涼透之後才可以切塊,熱切會粘刀,切塊后,想吃熱的可以繼續蒸熱吃

古代製法

古法制的馬拉糕,主要材料是麵粉、牛油、雞蛋、豬油,以及酵母,經過發酵后,再放到蒸籠里蒸熟。經過發酵后的馬拉糕呈金黃色,而一般經過大約三天左右的發酵時間,馬拉糕就會變成深褐色,這時才放到蒸籠去蒸,才能做出馬拉糕那種蓬鬆的質感。

營養價值


小米營養豐富,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鐵和維生素B1,被稱為健腦主食。麵粉有補心養肝、除熱止渴的功效。
熱量(千卡)339B1硫胺素(毫克)0.21CA鈣(毫克)18
蛋白質(克)11.8B2核黃素(毫克)0.04MG鎂(毫克)106
脂肪(克)4.9B5煙酸(毫克)3.1FE鐵(毫克)3.4
碳水化合物(克)61.9VC維生素C(毫克)MA錳(毫克)0.74
膳食纖維(克)6.4VE維生素E(毫克)7.13ZN鋅(毫克)1.28
維生素A(微克)膽固醇(毫克)CU銅(毫克)0.38
胡羅卜素(微克)1.4鉀(毫克)370P磷(毫克)234
視黃醇當量(微克)43.6鈉(毫克)1.6SE硒(微克)9.15

主要功效


馬拉糕有健腦,補心養肝和除熱止渴的功效。

飲食文化


馬拉糕原是新加坡的馬來族人愛吃的一種食品,原名叫“馬來糕”,後來傳入香港、廣東一帶,才被廣東方言稱為“馬拉糕”。其實,馬拉糕的外形很普通,和市面上一般的蛋糕沒多大區別,但是它的製法和質感卻值得借鑒。由於它是一種發酵面製品,因此具有口感鬆軟潤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