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室

壓力室

壓力室(altitude chambers)一詞來自於一項理論研究。該研究表明:那些以高海拔為優勢,或已經習慣從低地轉至高海拔的足球隊將會受益。

背景


約翰內斯堡埃利斯公園體育場
約翰內斯堡埃利斯公園體育場
世界盃來了,這讓舉辦國南非成為目前全球球迷們最為關注的地方。在圍繞世界盃展開的大量話題中,海拔高度是一個頗有科技含量的足球話題。
2010年南非世界盃是24年來首次在明顯高於海平面的比賽地點所舉辦的比賽。其最主要的場館是約翰內斯堡的足球城,海拔高度是1701米,雖然這還不如安第斯山脈高,但也已經到了會產生高山反應的高度。其他6個比賽地點也處在高原地帶。

實例


2007年2月,巴西弗拉明戈足球隊正在玻利維亞進行一場南美杯比賽,對手是來自高海拔安第斯山地的皇家普托斯,而球場位置幾乎設在海拔4000米,並且趕上滂沱大雨,弗拉明戈開始時以0:2落後,他們的很多隊員都需要瓶裝氧氣來減輕高原反應。儘管最後他們終於扳回到2:2平局,弗拉明戈隊在賽后聲明,他們將不會再在這樣高的海拔比賽。
圍繞足球的“高原爭議”就此開始。之後,弗拉明戈隊的案例被巴西足協接受,他們到國際足聯抱怨說,足球比賽地點不適合選在高海拔的安第斯山上。
2007年5月,國際足聯出台規定:“為了運動員的健康起見”,國際比賽不能再到超過2500米的地方舉辦。

理論研究


2007年10月,國際足聯邀請了一些醫學界大腕在其老家瑞士蘇黎世開了一個會,討論海拔高度對足球比賽影響的問題。與會代表很快確定,現在很少有在高海拔足球比賽的對照研究,所以他們不得不從其他包括賽跑、滑冰和登山等運動的研究中做出推論。
他們調查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體能。結論是在海拔500米之下沒有影響,超過500米,會出現諸如心律加快、呼吸困難和體力下降等不利影響;隨著海拔的升高,影響會變得更為明顯和嚴重,不過一些人會比其他人反應重。到達海拔2000米,就會出現高山病的問題,這時候適應是至關重要的。3000米以上對身體性能有實質性影響。

影響因素


人體

那些不住高原的隊肯定會用壓力室(altitude chambers)來備戰。
那些不住高原的隊肯定會用壓力室(altitude chambers)來備戰。
高海拔的生理影響主要是由於空氣中氧含量減少,進而限制了血液中氧水平而造成的。其導致的個體體能下降可用一個數值來測量,這個值叫做最大攝氧量,是指(人體)攝取氧氣的最大比例,以每公斤每分鐘多少升計。
對耐力運動員的研究表明,海拔超過300米,每上升1000米最大攝氧量下降約6%,而衰竭之前的時間大約是在每1000米最大耗氧量下降14%左右。盡量減少這種體能下降的標準方法是用幾天的時間來適應環境。

足球本身

在海平面時,射門的球速是每秒20米,球大概是在1.114秒后在人牆的右手末端轉向,然後折回進進球門左上角。而在約翰內斯堡,完全相同的一記勁射要麼飛過門楣,要麼就打在人牆上。因為較低的空氣密度既降低了阻力也減小了球的自旋效應。

天氣

溫度也會造成影響,氣溫每增加10°C,空氣密度便下降3%,所以,開普敦一個寒冷的冬季夜晚(7°C)與約翰內斯堡溫暖的冬季午後(11°C),二者的空氣密度差異會超過20%。而像這樣的差異很可能出現在世界盃期間。
這種差異需要在實踐中觀察。設想一下,運動員在罰球區外距球門18米處起腳射門,足球直奔球門左上角。如果是在海平面,這一記射門會使球以每秒22.8米的平均速度飛行,並在0.817秒后穿過球門線。
牛津大學的工程師帕特里克調查了1900年到2004年之間在南美進行的1460場比賽。結果他發現不是海拔本身,而是高度變化的問題。在考慮了技術上的差別之後,高原球隊在自己的家鄉與來自海平面的球隊比賽,獲勝可能性增加,然而,當高海拔地區的球隊來到海平面位置的球場比賽時,則不大可能獲勝。

技戰術

關於戰術,這可能既有生理上、又有空氣動力學的原因。戰術也可能發揮了一定作用,即球隊通過改變踢球方式來彌補足球運行的變化。
為了將這一假說運用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墨西哥為贏得2010年世界盃資格所進行的8場比賽的數據,包括4場在墨西哥國內阿茲台克體育場的比賽,這個場館海拔2288米。根據英國足球成績分析家Prozone提供的數據,在高原地區,罰球區外的射門數增加,而罰球區內射門數減少。這就是說,在高海拔地區,可能要訓練球員的遠射能力,這樣,才能充分利用足球更直更快的飛行軌跡。
所以,世界盃的關鍵問題是參賽各隊需要考慮環境適應性和戰術上的變換。球員需要適應高原的變化,特別是高海拔對於足球飛行的影響。那些以高海拔為優勢,或已經習慣從低地轉至高海拔的球隊,將會受益,這表明南美隊的勝算機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