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金剛刺的結果 展開

金剛刺

百合科菝葜屬植物

金剛刺,生於低山灌叢或山谷溝岸。分佈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等地。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莖。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狀木質藤本。根莖塊狀,褐色。四季均可採挖,除去莖葉及泥土,曬乾。

形態特徵


金剛刺
金剛刺
枝綠色,具黑褐色的扁刺。葉互生,卵狀長橢圓形,長5~10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全緣;葉柄長7~12毫米,中部以上著生卷鬚。
莖葉
攀援狀灌木,質,結節狀。有塊狀根莖;莖實心、有刺。葉長圓狀披針形,互生,長5~8厘米,寬1~2厘米;葉柄長0.5~0.8厘米,鞘稍不明顯,長幾為葉柄的1/2,鞘端有1對卷鬚。有掌狀脈和網狀小脈,葉柄兩側常有卷鬚(常視為變態的托葉)。
花單性,雌雄異株。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2顆。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柄長1.5~2厘米,稍扁;花柄長7~8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分離。
果為漿果,生時綠色,後為紅色,熟時暗紅色。

生長環境


金剛刺
金剛刺
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木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

近種區別


①根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細小的鉤狀刺及少數鬚根。
②根莖橫向延長,略彎,具針狀小刺,下側著生多數細根。
③質韌,富彈性,不易折斷,斷面外側為淺棕色環(石細胞),導管小孔狀,排成一圈。
④氣無,味淡。

分佈範圍


生於山坡林下或灌叢林內。分佈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河南、陝西。

主要價值


金剛刺,是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莖,味苦辛、性平;金櫻根,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根或根皮,味酸澀、性平,功能為固精、澀腸;金沙藤,為海金沙科多年生攀援蕨類植物,味甘性寒。

化學成分


含三種甾體皂甙元為替告皂甙元、新替告皂甙元及拉肖皂甙元。後來經證明為3β―羥基一25D-5―α―螺烷一6―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