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潮汐
海洋潮汐
海洋潮汐(ocean tide)海水受潮汐力作用而產生的海洋水體的長周期波動現象。這種波動又稱潮波。它在鉛直方向表現為潮位升降,在水平方向表現為潮流漲落。海洋潮汐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古代稱白天的河海涌水為“潮”,晚上的稱為“汐”,合稱為“潮汐”。習慣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
潮汐
潮汐的升降和漲落,與人們的多種活動有密切的關係:船隻航行和進港出港、艦艇活動,沿海地區的農業、漁業、鹽業、港口建設、大地測量、環境保護等,都必須掌握潮汐變化的規律。此外,利用潮汐進行發電,也是能源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
潮汐
月球和太陽相對於地球的運動都有周期性,故潮汐也有周期性。從潮汐過程來看:當潮位上升到最高點時,稱為高潮或滿潮;在此刻前後的一段時間,潮位不升也不降,稱此階段為平潮;接著潮位開始降落,當它降到最低點時,稱為低潮或干潮;在此刻前後的一段時間,潮位又不升不降,稱此階段為停潮。停潮之後,潮位又開始上升。平潮和停潮的時間長短都因地而異。規定平潮的中間時刻為高潮時,當時的潮位高度為高潮高;停潮的中間時刻為低潮時,當時的潮位高度為低潮高。相鄰的高潮和低潮的潮位高度差,稱為潮差。從低潮至高潮的過程,稱為漲潮;從高潮至低潮的過程,稱為落潮。漲潮階段的潮差為漲潮差,時間間隔為漲潮時;落潮階段的潮差為落潮差,時間間隔為落潮時。
潮汐的過程,每天不同,這是因為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的緣故。不僅它們的距離有變化,而且三者還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所以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有時互相增強,有時互相削弱,致使潮高和潮時都隨著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其中潮汐不等現象,主要的有半月不等、月不等、赤緯不等和日不等4種現象。
1.半月不等現象:農曆每月的朔(初一)和望(十五或十六),月球、太陽和地球的位置大致處於一條直線上,這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的方向相同,它們所引起的潮汐相互增強,使潮差出現極大值。
這種極大值每半個朔望月(14.7653天)出現一次,相應的潮汐稱為大潮或朔望潮。大潮過後,潮差逐漸減小,在農曆每月的上弦(初八或初九)和下弦(廿二或廿三)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的方向接近正交,因而互相削弱的情況最為顯著,故潮差達極小值。這種極小值也是每半個月出現一次,相應的潮汐稱為小潮或方照潮。這種大潮、小潮的依次更替,稱為半月不等現象。實際上,中國海區的大潮通常出現在朔和望之後約兩天的時候,小潮通常出現在上弦和下弦過後約兩天的時候。
2.月不等現象:由於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為橢圓,月球從近地點出發,經過遠地點又回到近地點,需要27.5546天,從而月球對地球的引潮力也隨著產生相應的周期變化。由這一原因所導致的潮差變化,叫做潮汐的月不等現象。
3.赤緯不等現象:由於月球軌道面與天球赤道面斜交,所以月球的赤緯不斷變化。在每個回歸月中,月球半個月處於赤道面以北,半個月在赤道面以南。因為在上半月和下半月的引潮力效應相同,所以周期為半個回歸月(13.6608天),相應的潮汐變化稱為赤緯不等現象。
4.日不等現象:潮汐曲線每天相鄰的高潮和低潮的高度差逐日變化的現象,其周期為27.3216天,相應的潮汐變化稱為日不等現象。
就潮汐不等現象的總效果而論:
對月球而言,它大約每兩周經過赤道一次,這時相鄰的高潮和相鄰的低潮的不等現象甚小,相應的潮汐稱為赤道潮;當月球在南(北)赤緯最大的位置附近時,潮汐不等現象甚大,相應的潮汐稱為回歸潮。
對太陽而言,每年在春分和秋分前後,它的赤緯最小,如果月球此時出現在赤道附近,則潮汐不等現象最小,相應的潮汐叫做分點大潮;而在夏至和冬至前後,太陽的赤緯最大,若此時月球赤緯較大,這時所產生的潮汐不等現象最大,相應的潮汐叫做至點大潮。
潮汐現象可看成由許多周期不同且振幅各異的分潮所組成。在這些分潮中,以太陰半日分潮M2、太陽半日分潮S2、太陰太陽合成日分潮K1和太陰日分潮O1為最重要,它們的振幅分別為HM2、HS2、HK1和HO1。因此,通常用這4個基本分潮的振幅的比值(HK1+HO1)/(HM2+HS2)作為潮汐的特徵值;根據特徵值的數值範圍,將潮汐分為半日潮、混合的不正規半日潮、混合的不正規全日潮和全日潮4種類型。
特徵值小於0.25。這種潮汐在一個太陰日(24小時25分)中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相鄰的高潮或相鄰的低潮的潮高大體相等,例如中國的廈門和塘沽的潮汐。
特徵值為 0.25~1.5。這種潮汐在一個太陰日中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高潮或低潮的潮高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例如中國台灣省的馬公和安平等地的潮汐。
特徵值為1.5~30。這種潮汐,在半個月內的大多數時間為不正規半日潮,少數幾天在一個太陰日內會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全日潮現象,例如中國廣東省的榆林、碣石灣和陵水灣等地的潮汐。
特徵值大於30。這種潮汐,在每半個月中有連續7天以上的天數在一個太陰日內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少數幾天潮差較小,而且呈現出半日潮現象,例如中國的北海、北黎和潿洲島等地的潮汐。
潮汐能是以位能的形態出現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論蘊藏量約為3×109kw。中國海岸線曲折,全長約1.8×104km,沿海還有6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1.4×104km的海岸線,漫長的海岸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潮汐能資源。中國潮汐能的理論蘊藏量達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兩省蘊藏量最大,約佔全國的80.9%,但這都是理論估算值,實際可利用的遠小於上述數字。潮汐能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用來發電,世界各國已選定了相當數量的適宜開發潮汐能的站址。據最新的估算,有開發潛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約200TW·h。1912年,世界上最早的潮汐發電站在德國的布斯姆建成。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發電站在法國的朗斯建成。中國在1958年以來陸續在廣東省的順德和東灣、山東省的乳山、上海市的崇明等地,建立了潮汐能發電站。世界三大著名潮汐電站是加拿大安納波利斯潮汐電站、法國朗斯潮汐電站、基斯拉雅潮汐電站。
法國朗斯電站
此外人們還用海洋潮汐來安排捕魚、產鹽及發展航運、海洋生物養殖活動,而且海洋潮汐對於很多軍事行動有重要影響。歷史上就有許多成功利用潮汐規律而取勝的戰例。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將士從金門島出發,到達澎湖列島,進入台灣攻打赤嵌城。鄭成功率領軍隊乘著漲潮航道變寬且深時,攻其不備,順流迅速通過鹿耳門,在禾寮港登陸,直奔赤嵌城,一舉登陸成功。
1939年,德國布置水雷,攔襲夜間進出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艦船。德軍根據精確計算潮流變化的大小及方向,確定錨雷的深度、方位,用漂雷戰術取得較大戰果。
1950年朝鮮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如風卷殘石,長驅直入打到釜山一帶。經過分析計算,美軍於9月15日利用大潮高漲,穿過了平時原本狹窄、淤泥堆積的飛魚峽水道和礁灘,出人意料地在仁川港登陸。朝鮮人民軍因此被攔腰截斷,前線後勤完全失去保障,腹背受敵,損失慘重,幾乎陷入絕境。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軍和聯合國軍,僅用1個月,幾乎席捲朝鮮半島,兵臨鴨綠江邊,取得空前勝利。
人類很早就知道海洋潮汐和月球有密切的關係。中國的古人曾把早晨海水上漲的現象叫做潮,把黃昏上漲的叫做汐,故合稱潮汐,或稱海潮。中國漢代的王充(公元27~97)在《論衡》一書中指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大小滿損不齊同”。古代濤和潮通用,指的都是潮水。這段話科學地說明了潮汐對月球的依賴關係。
唐代竇叔蒙(8世紀中後期)在《海濤志》中對潮汐現象的記述,對其成因的闡說和對其高潮時刻的推算,在潮汐學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
北宋燕肅(約961~1040)指出潮汐變化“隨日而應月……盈於朔望……虛於上下弦”。他對海潮進行了10年之久的觀察,並計算出高潮時刻與月中天時刻的關係,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宋代的余靖(1000~1064)指出潮汐是一種“彼竭此盈,往來不絕”的波動現象。
除了中國以外,其他一些國家對潮汐也有種種歷史記述。
到了17世紀,英國科學家I.牛頓(1643~1727)才根據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對潮汐作了科學的解釋,至此,用引潮力說明潮汐的原因,便為大家所接受。繼牛頓之後,D.伯努利和P.-S.拉普拉斯分別建立了潮汐的靜力學和動力學的基礎理論。
此後,不少學者繼續對潮汐進行理論研究,直到19世紀60年代末,開爾文和G.H.達爾文等人提出了潮汐分析和預報方法,並得到廣泛應用之後,才形成了潮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