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港

仁川港

仁川港位於大韓民國西北沿海漢江出海口南岸,瀕臨江華灣的東側,是韓國北部的進出口貿易中心,距離韓國首都首爾40多公里;仁川港經濟腹地GDP占韓國GDP總量的48.7%,進口貨物量佔大韓民國進口貨物總量的近70%。 

1974年,仁川港正式開通;1990年,中國至韓國的第一條海上航線仁川到威海,架起了中韓經貿往來的“金橋”;2003年8月,仁川港開始建立自由經濟區。

截至2010年,仁川港可以靠泊包括客船在內的散貨、雜貨、集裝箱、滾裝船、LNG、LPG等多種類型的船舶;2013年,仁川港實現吞吐量1.5億噸;2016年,仁川港的集裝箱吞吐量約為268萬標準箱。

價值意義


仁川港距離韓國首都首爾僅40多公里,整個韓國有4300萬人口,首爾佔1300萬,擁有強大的客運資源。

文化特色


對外交往
2005年10月28日,仁川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煙台港簽署友好港關係協議,建立友好關係。 
2014年3月6日,仁川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島港簽署友好港關係協議,建立友好關係。 
2017年12月13日,仁川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港簽署友好港關係協議,成為深圳港第23個國際友好港口。

硬體設施


倉儲
截至2007年,仁川港在集裝箱場地,一次可堆存1.5萬TEU;糧穀倉筒容量達32.6萬噸。
裝卸
截至2007年,仁川港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浮吊集裝箱運輸車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100噸。
截至2010年,仁川港船閘分為大小船閘,大船閘最大可通過50000噸級以下的船舶,小船閘可通過10000噸級以下的船舶。每個船閘設有閘門四座,兩個閘道中間設有進出閘控制塔。船閘內部兩側設有足夠數量的縱橫交錯的橡膠碼頭靠把。另外,通過在船閘兩邊每隔10米設置燈光的方式來指示船舶停止的泊位位置,以便於引航及船方操作。船閘控制塔上設有風帶。 
船舶
截至2010年,仁川港可以靠泊包括客船在內的散貨、雜貨、集裝箱、滾裝船、LNG、LPG等多種類型的船舶。港口最大容納船舶尺度為:長300米,吃水13米,50000DWT。

區位環境


位置境域
仁川港經緯度為北緯37°27′54″,東經126°37′12″,處於中國和日本中間。仁川港以閘門設施為中心,由閘門內部的內港和閘門外部的外港組成。外港按位置和功能分為南港、北港、沿岸港以及煤炭碼頭。 
氣候條件
仁川港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夏季約30攝氏度,冬季約-10攝氏度。年平均霧日約40天,冬季有冰,通常不妨礙航行。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200毫米。
仁川港全年除夏季外盛行北風,5至7月份多西南風。每年大霧對仁川港的影響大約有40天,多數發生在3至8月間,最頻繁發生在6至7月份。大霧通常出現在黎明前後,一般情況下持續大約5小時,偶爾也有持續10小時的情況發生。 
水文特徵
仁川港船閘附近設有潮流顯示電子指示器,能夠方便地獲取此時的流向、流速及流速的增大或減小。仁川外港潮汐潮差最大可達9至10米之多;仁川外港潮流,一般漲潮流從高潮前5.5小時至高潮前0.5小時,流向北北東(NNE),最大流速約為3.0公里左右;落潮流從高潮后0.5小時至高潮后5.5小時,流向南南西(SSW),最大流速約為3.5公里。

歷史沿革


1883年,仁川港開港。 
1904年,日軍襲擊仁川港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
1911年至1923年,仁川港建成了第一個內港港池。 
1950年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港登陸。 
1966年4月至1974年5月,仁川港建成了內港船閘。 
1974年,仁川港正式開通。 
2003年8月,仁川港開始建立自由經濟區。
2008年,仁川新港建成3個集裝箱碼頭泊位。
2011年,仁川新港再建成投入8個集裝箱船泊位;同年,為擴大靠岸能力,仁川港將擴建並進一步完善北港和南港設施,並在松島國際新城的南端建立新港。

自然條件


該港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夏季約30℃,冬季約-10℃。年平均霧日約40天,冬季有冰,通常不妨礙航 行。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200毫米。屬不規則半日潮港,平均潮高為:高潮8.6米,低潮0.4米。

交通狀況


位於韓國西北沿海漢江出海口南岸,瀕臨江華灣的東側,是韓國西海岸的最大港口。
它是漢城的外港,相距約40公里,是韓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又是北部進、出口貿易中心。
仁川港
仁川港
該港有廣大的經濟腹地。主要工業有鍊鋼、機械、汽車、造船、化工、電子、車輛製造、金屬加工、石油及紡織等。交通發達,除京仁高速公路外,還有電氣化鐵路等多條線路。
仁川港作為對華貿易基地將在中韓經濟交流的活動中起到更大作用。港口機場有定期航班飛往世界各地。

能力


倉儲堆場及能力
在集裝箱場地,一次可堆存1.5萬TEU;糧穀倉筒容量達32.6萬噸。
裝卸機械及能力
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浮吊、集裝箱運輸車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100噸。

港口經濟


仁川港
仁川港
仁川港區主要碼頭總長6024米,泊位33個,在其對外貿易貨物吞吐總量中,亞洲佔三分之二,或者說中國佔70%,沒有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沒有今天仁川港的繁榮發達。據國際媒體透露,中國是國際金屬交易最大買家,由於中國一些港口物流基礎設施不夠理想,尤其是倉儲、配送和海陸空運輸條件沒有達到應有的物流供應鏈標準,因此韓國仁川港頗受倫敦金屬交易中心青睞。仁川港建造連接仁川集裝箱港區、仁川國際機場和內陸交通幹線網路的仁川大橋,2009年10月完工,仁川港的集裝箱海陸空交通運輸網路功能更加齊全發達。根據英國倫敦2008年7月出版的 《集裝箱化國際》 報道,仁川港最大優勢之一就是特別靠近韓國政治和經濟中心的首爾,2003年8月,仁川港開始建立自由經濟區,物流業得到快速發展,迄今仁川港已經建立總面積達到1700公頃的5個物流園區。仁川港正在實施大規模港口開發建設,其中包括集裝箱碼頭工程,港口通道設施工程和連接首都首爾以及內地商貿工業基地的龐大物流園區。迄今仁川港有9個碼頭泊位,2006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360000TEU,2011年將達到3000000TEU。此外,仁川新港-京仁港,專門用於裝卸集裝箱,2008年仁川新港將建成3個集裝箱碼頭泊位。 2011年仁川新港再建成投產8個集裝箱船泊位。2015年仁川新港集裝箱碼頭泊位將增至13個,到2020年將增至23個。京仁港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從中國天津港到仁川新港-京仁港配有固定的貨輪班次,每周六晚上從天津港開出,周一凌晨可抵達京仁港。天津鑫海萊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做為本條航線訂艙代理,為中國與韓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提供了極大的支持。這些集裝箱碼頭泊位大多可以停靠8000TEU運力的超大型船舶。仁川港鐵路和公路交通網路發達,通往韓國各地,而且附近有位居當今世界航空貨運量第三位的仁川國際機場,能夠方便快速地轉運貨物。

區位優勢


仁川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一方面它背靠首都首爾,而首爾地區GDP相當於韓國GDP總量的48%,另一方面,在所有韓國港口中,仁川港最接近中國。因此,仁川港的目標是爭取成為規模最大的東北亞地區性集裝箱樞紐港。雖然2007年韓國仁川港集裝箱吞吐量為166萬TEU,而韓國光陽港達到了171萬TEU,釜山港達到1330萬TEU。但是在韓國這三大港口中,仁川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最高,均超過20%,而同期釜山港增長率僅僅10.3%,光陽港集裝箱吞吐量不升,反降2.8%。也就是說,仁川港集裝箱年吞吐量在加速提高,預計到2013年,仁川港將建成一座新集裝箱碼頭,從而可以把仁川港的集裝箱吞吐量翻3番。仁川港十分積極地與中國大連、青島和天津等港口加強溝通,強化相互的合伙人關係。仁川港還出台多種優惠政策,不斷吸引更多的中國進出口集裝箱到仁川轉口,尤其是讓單船運力超過8000TEU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掛靠仁川港。2007年,中國貨物在仁川港吞吐總量中的份額已經高達65.8%,而在釜山港的貨物份額僅僅為23%。仁川港興建物流樞紐工程,以及在集裝箱港口碼頭周邊地區和內地交通樞紐附近建設一系列物流園區,自由貿易區和自由經濟區,這一切舉措都是為了密切配合仁川港集裝箱港口碼頭和港口腹地經濟的發展步伐,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客戶,尤其是中國客戶,在為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提高服務的附加值,良性地推動韓國仁川港可持續性發展。

港口建設


仁川港2007年集裝箱量逼近韓國第二大集裝箱港光陽港,該港除進行集裝箱碼頭擴建,仁川港正在建造連接仁川集裝箱港區、仁川國際機場和內陸交通幹線網路的仁川大橋,預計2009年10月完工,仁川港的集裝箱海陸空交通運輸網路功能更加健全。
仁川港是韓國首都首爾的外港,相距不到40公里,為韓國政府經營,港口附近設有出口加工區。仁川港市是韓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又是韓國北部進出口貿易中心。仁川港有規模廣大的產業經濟腹地,主要有鍊鋼、機械、汽車、造船、化工、電子、車輛製造、金屬加工、石油及紡織等。仁川交通發達,除京仁高速公路 外,還有電氣化鐵路等多條線路。
仁川港區主要碼頭岸線總長6024米,泊位33個,在其對外貿易貨物總量中,亞洲佔三分之二,中國占其七成,亦即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造就了如今的仁川港。由於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功能齊備,仁川港不僅是木材、糧食的重要裝卸港口,也是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東北亞地區中心,該中心貿易交易的金屬種類有銅、鋁、鎳和鋼材等,每年交易上百萬噸。
該港自2003年8月開始建立自由經濟區,物流業得到快速發展,迄今仁川港已經建立總面積達到1700公頃的五個物流園區。仁川港正在實施大規 模港口開發建設,其中包括集裝箱碼頭工程,港口通道設施工程和連接首都首爾以及內地商貿工業基地的龐大物流園區。迄今仁川港有九個碼頭泊位,166.3萬TEU箱量與光陽港的172.2萬TEU差距拉近,預期至2011年將達到300萬箱。
正在建設的仁川新港專門用於裝卸集裝箱,2008年仁川新港將建成3個集裝箱碼頭泊位,2011年仁川新港再建成投入8個集裝箱船泊位,至2015年仁川新港集裝箱碼頭泊位將增至13個,規劃至2020年將增至23個,這些集裝箱 碼頭泊位大多可以停靠8000箱級大型船舶。

港口吞吐量


2005年吞吐量為1,149,000TEU,比上年增長22.9%,世界排名第七十四位。由於仁川港靠近韓國首都首爾,地理優勢使其吞吐量連年上升。仁川港務集團SuhJong-Jin說:“仁川港沒有進一步發展中轉業務,因為,大部分航運集團會選擇中國作為中轉港。”
仁川港集裝箱碼頭由新加坡港務集團控股和經營,它也是仁川港最大的集裝箱碼頭。2006年,仁川港集裝箱碼頭的吞吐量達到了40萬TEU。
仁川港集裝箱碼頭配置了3台橋吊,岸線長300米。二期工程將再增加300米岸線,新配置3台集裝箱橋吊,年吞吐量將達到80萬TEU,工程預計於2008年6月中旬完工。
另外,SuhJong-Jin還強調說:“從長遠看,港口能力遠遠低於航運需求量。仁川港正在計劃擴建散貨和集裝箱碼頭,而且,擴建集裝箱碼頭更為重要。仁川港集裝箱吞吐量僅僅只佔韓國集裝箱吞吐量的10%,擴建后,仁川港集裝箱吞吐量在2011年將佔到韓國的15-20%。”
朝鮮戰爭時期,1950年9月15日及至9月28日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是朝鮮戰爭中一場決定性的進攻及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