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書院

1105年湖南建成的古代學院

恭城書院位於通道縣羅蒙山下,通道侗族自治縣北部的縣溪鎮

書院概括


恭城書院
恭城書院
舊址稱“恭城書院”,位於通道侗族自治縣北部的縣溪鎮。書院由門樓、齋舍、講堂構成,兩層木樓建築以一條中軸線排列在一起,中有通廊串聯,四周青磚護牆,院外有桂花樹兩株。
恭城書院佔地面積2830平方米。它始建於宋1105年,原稱“羅蒙書院”,后被大火燒毀。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將“羅蒙書院”在原址重建,更名為“恭城書院”,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侗族古書院,也是少數民族地區獨具特色,最大而且保存完整的書院。
這座經歷了210年風雨歷程的古書院,由門樓、齋舍、講堂、通廊4個部分組成,建築群完整而有序,兩層木樓建築以一條中軸線排列在一起,中有通廊串聯,四周青磚護牆,院外有桂花樹兩株。飛檐翹首的門樓雄偉壯觀,布滿青苔的石階散發著古樸的氣息,拾級而上,進入書院就是長長的走廊,兩邊對稱地分佈著6棟齋舍,上下兩層,每棟齋舍有4間講堂和1間宿舍。
2002年5月被公布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省委宣傳部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革命豐碑


恭城書院
恭城書院
1934年12月12日,紅軍七位高層召開政治局會議,商議行軍方向。既定方針是進軍湘北與賀龍陳毅的紅二、六軍團會合,但當時北上線路已被蔣軍層層把守,幾無通途。毛澤東力主進軍敵軍防守薄弱的貴州,后被大多數與會者採納。於是有了軍委的“萬萬火急”電報,有了“通道轉兵”。
在會議舊址中看到,參加會議的七人中,只有毛澤東沒有坐椅子,坐了一條條凳。其餘六人為周、朱、張聞天、王稼祥、博古李德。實際上,周、博、李組成的“三人團”是當時的最高領導。
許多對於通道會議的極高、極宏觀的評價,如挽救了黨、紅軍、革命……其實不如更具體而微地說,這次會議因毛澤東的發言啟發了紅軍將士的軍事智慧,以及為毛澤東帶來了在紅軍隊中樹立權威的契機,而這些,對於後來的中國革命極端重要。所以說,沒有通道會議,就沒有黎平、遵義會議。通道會議確實至關重要。

文化內涵


恭城書院
恭城書院
除了紅軍通道會議外,恭城書院還有很多其他內涵。書院始建於宋代,之前幾經損毀搬遷。我們所見的書院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有清一代至民國,這所書院在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帶都享有盛名。書院坐東朝西,后靠羅蒙山,前延恭河水,有藏龍之勢。而猶讓人醒目的是,民國十年,通道一位名叫翁信浮的縣長在書院前廳立柱上刻下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小學畢業的一定要升中學,中學畢業的一定要上大學”,下聯為“家境富裕的固然要升學,家境貧困的也要想方設法升學”。
這幅對聯能引起三個推測:一是這個翁縣長沒文化,連幅對聯也寫不工整(坦白地說,比我寫的新詩還蹩腳),但他號召民眾讀書上進的赤心若揭;二是這個縣長太具新思想,故意用新白話體衝擊舊思潮;三是此地民智開化,求實創新,包容並蓄。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地處三省交界窮鄉僻壤的小小恭城書院都似乎深藏有玄機。而這種先機與毛澤東力主西進的發言,以及整個通道會議的民主決策是否存在著某種必然聯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