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河鄉

許河鄉

許河鄉,隸屬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地處蘭考縣東部。清道光五年(1825年),屬蘭封縣。原屬考城縣,1954年後,屬蘭考縣。1975年,析張君墓、南彰二公。社部分村莊建許河公社。1984年3月,改鄉。截至2018年末,許河鄉戶籍人口為35919人。截至2020年6月,許河鄉轄2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許河村。

特色農業


發展特色農業。先後建成趙樓村、埽懷村兩個山藥生產種植基地和楊橋村薄皮核桃生產種植基地,“老牛圈”魚藕混養基地正在拓展,河地農業生態園的設施農業正引領著全鄉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健康快步發展。利源合作社和新大養殖合作社正帶領散養養殖農戶向專業化集約養殖方面發展。許河鄉連續四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市畜牧養殖十強鄉鎮。

教育


全鄉有中學2所,小學10所,在校生4130人。有鄉村合作醫療點24所,年用電量達520萬KWH。
2011年全年國民生產總值41.2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070萬元,兩稅入庫7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25元。

行政轄區


許河鄉地理位置圖
許河鄉地理位置圖
2011年末,轄許河、韓庄、董西、蓋樓、西掃懷、老西、楊橋、老東、新莊、張油坊、周庄寨、趙樓、崔園子、張保府、東埽懷、董南、董中、董東、楊堂、黃庄、靳庄、吳河、董園2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5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許河鄉轄2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許河村。
許河鄉區劃詳情
許河村韓庄村董西村蔡姜樓村西掃懷村
董元村崔園子村新莊村董東村楊堂村
黃集村吳河村老寨西村趙樓村楊橋村
周庄寨村張保府村東掃懷村張油房村靳庄村
黃庄村老寨東村董中村董南村/

沿革


清道光五年(1825年),屬蘭封縣。
原屬考城縣。
1954年後,屬蘭考縣。
1975年,析張君墓、南彰二公社部分村莊建許河公社。
1984年3月,改鄉。

產業結構


許河鄉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迅猛。上世紀九十年代,許河鄉農民自辦鞋帽加工廠曾達40多家。到2006年底,私營企業總數達68家,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5家,全年工業總產值28100萬元,建成了埽懷、董堂兩大工業園區,形成棉花加工業、養殖、板材加工業三大支柱產業,生產的棉紡製品、草雞蛋和膠合板、細木工板、古箏音板、木製工藝品等多種類型的產品暢銷各地。
許河鄉在全市率先創建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新產業,優勢逐年得到加強。常年外出勞動力7000多人。在北京、太原、西安、鄭州等大城市建立了由許河人組建的集團建材供應市場。北京的“許河村”已盛譽整個開封市。許河鄉在外創辦各類企業420家。黃集村、姜樓村、董堂村已成為勞務輸出小康村。勞務輸出產業是許河鄉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基礎設施


小城鎮建設成就顯著。以313省道、許河十字大街、新莊路、路庄咱、老寨路等為框架的“三縱三橫”小城鎮格局已經形成,綠化、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初步建成了商業貿易、文化服務、企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相互交融的小城鎮規模。全鄉各村都通了柏油路,多數村主要街道得到硬化。
許河鄉注重搞好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自2000年,先後建成董園塑料大棚生產基地、吳河脫毒馬鈴薯生產基地、“老牛圈”魚藉混養基地、崔園子中藥材、牛蒡生產基地。
養殖業由農戶散養向專業化集約養殖發展。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市畜牧養殖十強鄉鎮之一。全鄉2.4萬畝中、低產田得到改造,農田林網面積1萬畝,森林覆蓋率28.3%。
截止至2009年,全鄉有中學2所,小學11所,在校生4130人。有鄉級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26所,達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重大病情能及時趕到周邊縣、市醫院,人人享有滿意的衛生保健服務。年用電量達420萬KTH。全鄉固定電話安裝2360部,行動電話終端用戶4500部。許河——蘭考的定時班車每天對發35對。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步伐加快。全鄉共規劃10個社區,其中董堂社區於2010年3月開工建設,楊橋社區於2012年5月開工建設。董堂社區規劃包括董西村、董東村、董南村、董中村、韓庄村、靳庄村,共6個行政村;其建設模式是“拆舊建新、合併完善”。已建好131戶,在建19戶。村辦幼兒園和文化廣場已設計完畢,正在開工建設。楊橋社區規劃包括楊橋、西楊橋、南楊橋,3420口人,780戶,佔地面積為390畝,建成后可復耕舊宅基地土地1600餘畝。其建設模式是舊村改造型。目前已開工建設34戶。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許河鄉人均財政收入5325元。
2011年,許河鄉財政總收入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萬元,增值稅600萬元,企業所得稅1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22%、19%。人均財政收入5325元,比上年增長11%。
2018年,許河鄉有工業企業17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3個。
農業
許河鄉是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
2011年,許河鄉有耕地面積3.7萬畝,人均1.2畝。境內有崔園子村牛勞生產基地,吳河村土豆生產基地,老寨村“老牛圈”魚藕混養基地。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佔全鄉地區內生產總值的3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萬噸,人均823千克,其中玉米6981噸,小麥1.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等。2011年,花生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150噸。
截至2011年末,許河鄉累計造林1.5萬畝,其中防護林1萬畝,經濟林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7萬株;林木覆蓋率26.3%,活立木蓄積量15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2000噸,主要品種為蘋果。黃瓜、香樁、番茄、辣椒、芹菜5種蔬菜得到農業部頒發的綠色產品認證。
畜牧業
許河鄉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是“開封市畜牧養殖十強鄉鎮"。
2011年,許河鄉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4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5萬隻;牛飼養量1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家禽飼養量30萬羽,上市家禽4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9.3萬噸,其中豬肉9萬噸,牛肉1350噸,羊肉1690噸,禽肉45噸;禽蛋3600噸。畜牧業總產值19.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
工業
2011年,許河鄉是“中國循環產業示範基地”。初步形成以板材加工、肥料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許河鄉工業總產值達到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職工2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商業
2011年末,許河鄉有商業網點220個,職工56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億元,比上年增長2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30%。
金融
2011年末,許河鄉境內有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2家金融機構網點。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28%;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許河鄉有文化藝術團體12個,會員300個,全部為個人會員;文化藝術團體年演出60場次,觀眾達30000人次;電影年放映288場次,觀眾達7.49萬人次;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農家書屋24個,總建築面積580平方米,藏書3.6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5人。
2011年末,許河鄉有線電視用戶達35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52.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許河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24個;公立衛生機構有病床1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5000人次,住院手術200台次,出院病人100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700人,參合率99%。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許河鄉有體育場地8處,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社會保障
2011年,許河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0戶,人數47人,支出8.8萬元,比上年增長1%;月人均156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23戶,人數1358人,支出117.6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72.2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9人,支出9.8萬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9人,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醫療救助135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58人次,共支出8.1萬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臨時救濟80人次,支出0.4萬元,比上年增長1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許河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5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1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4萬件,征訂報紙1萬份、期刊0.3萬冊,業務收人1.5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300戶,比上年增加12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9%,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3.1萬戶,比上年增加15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96%,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40千米,主幹電纜達15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1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0.1萬。個,寬頻接入用戶0.1萬戶,比上年增加3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人140萬元。

歷史文化


民間藝術
許河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盤鼓、腰鼓麒麟舞等,其中楊橋麒麟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氏屋獸、許氏磚雕與彩塑入選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氏彩塑、黃氏河南墜子、崔園子化妝墜子、崔園子大平調、曹氏夯歌人選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名由來
許河鄉明時許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修建一條東西向排水河,以治理原來近萬由鹽鹼淖地,名許河,故名。

交通運輸


許河鄉有313省道過境,境內長6千米,雙向2車道,向東通往山東省曹縣樓庄鄉,向西通往張君墓鎮。有縣鄉級公路4條,總長27千米。鄉客運站1座,2011年,客運總量14萬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許河鄉地處蘭考縣東部,東與山東省曹縣樓庄鄉為鄰,東南連商丘市民權縣北關鎮,南及西南鄰張君基鎮,西連小宋鄉,西北接南彰鎮,北與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桃源鎮接壤。鄉人民政府距蘭考縣城38千米,轄區總面積42.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許河鄉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南部為黃河故道,中部有東西延伸的黃河明故堤。地勢南高、北低、中間窪。地質為南沙北鹼,中部是東西狹長的近萬畝鹽鹼淖地。境內最高點位於西楊橋,最低點位於董園。
水文
許河鄉境內河道分屬黃河、淮河流城,其中黃河流城面積13平方千米,淮河流城面積30.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有吳河溝、北沙河、三干樂3條,總長25千米;二級河楊堂引水河、董堂溝、聶庄溝、崔園子南北溝4條,總長14千米;三級河20條,總長40千米;四級河16條,總長25千米。河流總長度104千米,河網密度2.4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吳河溝,從南彰裴寨至山東省安樂村流經境內楊堂、楊橋、黃集、老寨西、老寨東、許河、新莊、吳河,長7千米,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許河鄉轄區總人口3208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51人,城鎮化率2.7%。另有流動人口6510人。總人口中,男性16552人,佔51.6%;女性15536人,佔48.4%;14歲以下5583人,佔17.4%;15—64歲22697人,佔70.7%;65歲以上3808人,佔11.9%。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5.3‰。
2017年末,許河鄉常住人口為21634人。
截至2018年末,許河鄉戶籍人口為359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