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牛場鎮的結果 展開

牛場鎮

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轄鎮

牛場鎮位於黔南州福泉市北部,西鄰高坪鎮,東北與甕安縣嵐關鄉交界,北與甕安縣平定營鎮接壤,205省道(馬遵公路)穿境而過,距福泉市區27公里,距湘黔鐵路、貴新高速30公里,是貴州北部縣市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全鎮行政區域總面積24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8312畝),轄12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202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66644人(其中農業人口49464人,非農業人口17180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瓮福磷礦駐鎮發展。是福泉市的第二大鎮。

首批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範單位。

牛場鎮,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地處福泉市境北部,東鄰高石鄉,南接龍昌鎮,西與谷汪鄉、高坪鎮接壤,北與甕安縣平定營鎮交界,距城區27千米,區域總面積243.33平方千米。

2018年,牛場鎮有工業企業211個,其中規模以上2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歸平越縣,為區署所在地。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牛場鎮。
1958年,成立牛場管理區。
1961年,成立牛場公社。
1984年,牛場公社改為牛場鎮。
1991年,桂花街、雙龍2鄉併入牛場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下轄東南街、西北街2個社區,東南街、西北街、雙龍、水源、桂花、回龍、朵郎坪7個行政村;下設15個居民小組、11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牛場鎮下轄4個社區、12個行政村:東南街社區、西北街社區、瓮福磷礦社區、五新社區、水源村、西北街村、廻龍村、東南街村、桂花村、雙龍村、朵郎坪村、黃家灣村、石板寨村、翁巴村、馬龍井村、三江村,鎮人民政府駐西街路18號。

鄉鎮介紹


牛場鎮
牛場鎮
牛場鎮位於貴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地處福泉市北部龍昌、高坪、道坪三鎮和谷汪、高石二鄉交匯處,距市區27公里,馬遵公路穿鎮而過,牛谷、牛道、牛高、三英公路在此交匯,交通便利,是福泉市北面政治、經濟、文化重鎮。全鎮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均海拔1189米,轄東南街村、西北街村、龍渣村、堡子村、朵郎坪村、上壩村、新橋村、闊龍水村、碓窩井村、鋪子邊村、營盤坡村、沙土村、石壩村、沙子坎村、獨田村、楊柳壩村、桂花街村、養馬村、水頭村1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216個村民組,7909戶,42000人,總面積103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鎮之一。

地理環境


牛場鎮距市區福泉市27公里,距湘黔鐵路福泉火車站30公里、貴州南下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30公里。是貴州北部甕安、石阡餘慶等縣進入貴新高等級公路和湘黔鐵路以及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瓮福磷礦礦山與外部聯繫的必經通道。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使牛場鎮商賈雲集,商貿繁榮,物產豐富,在歷史上享有“甕安草塘,福泉牛場”的美譽,是福泉北部商家投資熱土。境內有白水河等4條河流,主要水庫為蝦子水庫和高山朝水庫;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磷、鐵、硅石膨潤土玄武石等。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優越,日均發送客車百餘輛。

地形地貌

牛場鎮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相間分佈,大部分地區為丘陵,平均海拔1211米。

自然資源


牛場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鐵、頁岩、高嶺土、硅石、膨潤土、玄武石等。2011年,牛場鎮有耕地面積2.1萬多畝。

氣候

牛場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年平均270天,多年平均氣溫14.5℃;年平均降水量1119毫米。

水文

牛場鎮境內主要河流有白水河、石板河、翁溪河,3條河在三江口匯合入境,其中白水河流經境內長約4千米;石板河流經境內長約4千米;翁溪河流經境內長約7千米。

自然災害

牛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暴雨、冰雹、大風、陰雨低凝凍凌凍、寒潮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總人口3.6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1萬人,城鎮化率39%;另有流動人口3100人。2011年,牛場鎮人口出生率16.04‰,人口死亡率5.43‰,人口自然增長率10.6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5人。
截至2017年末,牛場鎮常住人口為56900人。
截至2018年末,牛場鎮戶籍人口為62919人。

經濟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穩定糧食生產,大力推進良種工程,加大農業科技投入,2002年12月投入200多萬元,實施的上壩村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已竣工,不僅加強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更是對周邊的堡子、新橋、闊龍水三個村起到了示範和帶動作用,抓好最大的訂單農業—烤煙生產,2002年完成烤煙收購50.95萬公斤,烤煙特產稅為46萬元。工業基礎雄厚,形成以磷礦加工、化工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體系,有民營企業80多家,其中有工業企業20多家,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貴州省福泉經濟開發區雙龍工業園區總面積11.3平方千米,園區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投資鎮區主幹道“白改黑”和中心供養院、文化站、中學、幼兒園、醫院、城管、農貿市場等的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框架不斷拉大、街道基礎完善,城鎮吸納能力較強,有個體工商戶1000多戶,彰顯繁華小鎮實力。2012年,被列為貴州省100個重點示範小城鎮之一。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為主。經濟作物有辣椒、核桃、中藥材等。蔬菜生產保持在2000畝以上。畜牧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8%以上;漁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2%以上。水果主要品種有梨、桃、李、葡萄、獼猴桃。
其中,梨年產量達到3300噸以上。有“水晶松花皮蛋”、“冰糖黃粑”、“五彩風味粽子”等系列特色食品入選“中國·貴陽國際特色農產品交易會”。群眾文體活動具有廣泛性和娛樂性。特別是闊龍水的花燈藝術,先後獲州“花燈藝術之鄉”、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2011年,牛場鎮農業總產值9750萬元。2011年,牛場鎮生產糧食8861噸。2011年,牛場鎮牛年末存欄2400頭,馬年末存欄680匹,羊年末存欄1615隻。2011年,牛場鎮畜牧業總產值達4953.37萬元。2011年,牛場鎮財政總收入4943萬元。2011年,牛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331元,比2010年增長93%。
2018年,牛場鎮有工業企業211個,其中規模以上2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在福泉市北部。行政區面積:244.7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6644人,所轄村:東南街村,西北街村,雙龍村,水源村,桂花村,回龍村,朵郎坪村,三江村,馬龍井村,石板寨村,翁巴村,黃家灣村,東居,西居,磷居。生產總值:11000萬元,按照“產城一體、園鎮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堅持以特色城鎮化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建設為主戰場,以農業產業化為推動力,努力加快牛場片區的“三化”融合發展,以工業化致富農民、城鎮化帶動農村、產業化提升農業,把牛場鎮打造成為福泉城市次中心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的重要板塊。牛場鎮以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為建設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力度,加強產業發展,助推“三化同步”格局。全力做好馬瓮高速建設協調,著力推進新區建設,打造明星城鎮。按照綜合發展型鄉鎮的定位,加速產業聚集、彰顯特色城鎮、強化產城一體、鎮園融合,全面建成全市經濟文化次中心。
電信業
2011年,牛場鎮電信業務收入284.36萬元。

城鎮建設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98年以來,共投入1710萬元用於市場、環衛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小城鎮建設。2000年以來,相繼榮獲“州級衛生城鎮”、州“文明鄉鎮”、省建設廳“村鎮建設先進鎮”、全省“雙百”建設小城鎮示範鎮、全省“文明單位”、全省“小康鎮”等榮譽稱號。2002年通過招商引資、土地資本置換等形式共投資1790萬元,完成了“西北商住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新幼兒園的建設,並立項福泉市汽車北站,輻射和帶動二、三產業的發展,促使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多人轉移到集鎮內經商務工,在鎮區內安家落戶從事第二、三產業的農民有1500人,每人每年純收入3000元。同時抓好工業區建設,將工業發展的重點廠址放在人力、水力等資源豐富的西北街、朵朗坪、營盤坡、沙土村,促進私營企業由分散、小型、無序向集中、規模、有序過渡,刺激“人口向小城鎮集中、私營企業向工業規劃區集中、農田向種田能手集中”

社會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文化、教育、醫療、科技、福利及配套服務設施同步發展,現有幼兒園6所,小學16所,中學2所,堅持科技教育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推廣科學適用技術,組織智力支邊科技扶貧等活動,加強校園三化建設,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強化素質教育和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兩基”、“普實”進一步鞏固,2003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99.8%。有電視差轉檯一座,可收視20多個電視節目。鎮區醫院2所,建設面積5699平方米,床位56個,設備齊全,能滿足當地就醫的需要。社會治安穩定,計劃生育事業穩步發展。

教育

2003年,牛場鎮適齡兒童入學率99.8%。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有初中3所,在校生2284人,專任教師16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7%,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500戶,入戶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鎮醫院3所,村衛生室13個;病床163張;專業衛生人員116人。2011年,牛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8萬人次。2011年,牛場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1%,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牛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4255戶,人數6359人;城市醫療救助20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600戶,人數1.35萬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有郵政代辦點1個;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戶有4000戶,行動電話用戶13265戶,寬頻接入用戶1940戶。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牛場鎮有自來水廠2座,日供水9600噸,鋪設幹線水管6千米;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17.5千米;村村通自來水。
水利工程
牛場鎮主要水庫為蝦子水庫和高山朝陽水庫。

交通


牛場鎮有205省道(馬遵公路)過境,貴新高速公路過境30千米。
牛場鎮
牛場鎮

文化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牛場鎮[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
闊龍水花燈起源於清光緒年間,已有100多年的活動歷史。闊龍水花燈隊由老藝人石慶榮、石榮香、張海成等初建燈會,那時的花燈也叫“踩地燈”演出的形式十分簡單,演員只有兩個人,一個唐二,一個幺妹,春節期間在寨子里挨家挨戶地唱,所唱的內容主要有:“參神”、“開財門”、“十打”、“十送”、“十退”等。解放前,花燈會就已經有了改進,逐步發展為願燈、檯燈等18個燈序,用曲60餘調;后吸收川劇和其它劇種的表演形式,由“踩地燈”發展到唱地方戲(也叫“燈夾戲”)。收集移植了川劇等摺子戲《五家坡》、《五台會兄》、《山伯訪友》、《天仙配》等20多個劇目。活動於福泉縣各區鄉及周邊縣市。
地名由來
牛場鎮因每逢甲子“丑、午”日趕場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