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日目

蛛形綱柄腹亞綱下的目

避日目隸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現存12科,141屬,共計一千餘種,俗稱避日蛛或風蠍,分佈於非洲亞洲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沙漠。避日蛛的軀體類似蜘蛛,分為頭胸部和腹部,沒有類似蠍子的鞭狀第三體節。大部分種類頭胸部前端具有特徵性的巨大螯肢,用以進食和發聲。避日蛛移動速度快,體型較大,常被民間傳說誇張的描述為一種危險可怕的生物,但它們對人畜基本無害。

避日目(Solifugae)是蛛形綱(Arachnida)的一目。通稱避日蛛。避日目動物全世界已知約800種,常見於乾熱的沙漠地區。中國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物種簡介


名稱來源

避日蛛(solifugid,由拉丁語sol,“日”和fugere,“逃”組成)得名於其夜行習性,它們在世界各地還有諸多別名。因其迅猛的奔走速度(爆發可達53厘米/秒),它們被稱作風蠍(windscorpion)或風蛛(windspider)。聖地亞哥的西班牙人稱一些晝行性避日蛛為太陽蛛(arañhas'delsol)。一些種類因其拱起的頭胸部背板被稱為駱駝蛛(camelspider)。避日蛛或被稱為假蛛(falsespider)以別於蜘蛛。南非人傳說避日蛛會為婦女的長發吸引,被纏住后它們會剪開頭髮逃生,因此被稱為剪髮蛛(haarskeerder)。也有傳說認為它們將人和動物的毛髮剪下用以築巢。第一次世界大戰北非的駐軍稱之為jerrymander和jerrymunglum。其他俗稱包括食脂蛛(vetvreter)及毒蛛(gift-kanker)等。

分類系統

避日目隸屬於蛛形綱跑足亞綱,與擬蠍目為單脛總目僅有的兩個目。基於形態學及分子分析,避日目已被證實為單系群。避日目為蛛形綱第六大多樣化的目,現存12科(除沙風蠍科漠風蠍科及避日蛛科已有現成中文學名,其餘均為此條目編輯者所譯,僅供參考):
•沙風蠍科AmmotrechidaeRoewer1934(學名源於希臘語ἄμμος沙+τρέχω跑)
•蠟風蠍科CeromidaeRoewer1933(疑為希臘語κηρός蠟)
•戴沙蠍科DaesiidaeKraepelin1899(詞源待查)
•漠風蠍科EremobatidaeKraepelin1899(希臘語ἐρήμος獨處的)
•蛛毛蠍科GaleodidaeSundevall1833(詞源有爭議,包括希臘語的γαλέη鼬或γαλεός一種鯊魚,及拉丁語galea頭盔)
•疾風蠍科GylippidaeRoewer1933(疑為Γύλιππος斯巴達將領)
•缺爪蛛科HexisopodidaePocock1897(待查)
•卡氏蛛科KarschiidaeKraepelin1899(疑為FerdinandKarsch德國蜘蛛學家,昆蟲學家節肢動物學家)
•黑日蛛科MelanoblossidaeRoewer1933(待查)
•漠日蛛科MummuciidaeRoewer1934(待查)
•毒日蛛科RhagodidaePocock1897(希臘語ῥάξ一種毒蜘蛛)
•避日蛛科SolpugidaeLeach1815(拉丁語sol太陽+pugnare戰鬥,目名Solifugae源於拉丁語sol+fugere逃跑)
另有原日蛛科Protosolpugidae僅見於一采自賓夕法尼亞的化石標本。避日目科下分141屬,包括5個單型性化石屬,共計1095種避日蛛。暫無亞目和總科的分類,系統發生關係未知。

天敵

儘管避日蛛常被視為捕食者,它們也構成乾旱,半乾旱生態系統中很多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常見天敵包括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如蜘蛛等。同類相食現象亦常發生。

形態特徵


避日目動物大型,體長達7厘米(見圖)。前體的背甲分兩部分:一片大的前背甲,其前緣中部有一對眼;一個短的後背甲。僅第一胸節與頭部癒合而成頭胸部,后三個胸節遊離。腹部大而分節。螯肢特別大,長度超過前體,分兩節,組成鉗。觸肢象步足,末端有一特殊的粘附器官用於捕食。第一對步足較小,具觸覺功能;其餘三對行走用。第四步足下方有獨特的球拍狀器官可能有感覺功能。
避日蛛體型各異,大型種類體長可達7厘米,小型種類則僅有幾毫米。一些報道將足部計算在內,稱避日蛛全長可至15厘米。避日蛛身體由頭胸部及十節腹部組成。如左圖所示,其頭胸部及腹部的分界不如蜘蛛明顯。頭胸部包含眼,螯肢,觸肢和步足。如同擬蠍及盲蛛,避日蛛沒有書肺,但有發達的氣管系統,通過腹部的三對開口呼吸。
螯肢
避日蛛的典型特徵為兩對粗大的螯肢,一些種類螯肢甚至長於頭胸部。每對螯肢由上下兩部分形成鉗狀,每部分具不同數目的齒。很多種類螯肢異常強壯,能夠切碎脊椎動物的皮肉及鳥類的細骨。一些避日蛛會摩擦螯肢發出響聲。除漠風蠍科外,雄性的螯肢上都長有鞭毛。鞭毛作用不詳,一些種類的雄性交配時會將鞭毛伸入雌性的生殖道。
觸肢與步足
避日蛛有四對步足和一對特別延長的觸肢,為功能類似昆蟲觸角的感覺器官,形似第五對步足。每隻步足分為七節:基節、轉節、腿節、膝節、脛節、基附節和附節。觸肢分為五節,除了觸感,也用於移動、進食及打鬥。移動中觸肢通常不觸碰地面而是被舉起用於探測障礙和獵物。觸肢的末端有吸附器官,可以用來捕捉飛行的獵物,一些種類利用吸附器官在光滑表面攀爬。避日蛛的第一對步足通常比后三對小,用於協助觸肢,有些種類第一對步足不具備附節。
后三對步足用於移動。最後一對步足的基節與轉節上有扇形的球拍狀器,功用不詳。推測用於探測土壤的振動以尋找獵物和配偶。雄性避日蛛體型通常比雌性小,足相對較長。
一些種類的避日蛛具有較大的中眼。它們看起來像單眼,其實很複雜。它們能辨別形狀,被用來狩獵與避敵。有研究認為中眼是由單眼聚合而成的複眼。很多種類不具備側眼,或側眼結構簡單。

生活習性


避日目動物捕食各類小動物,包括小蜥蜴等小型脊椎動物。觸肢捉住獵物後傳給螯肢,螯肢弄死獵物並撕裂其組織。氣管系呼吸,在前體和腹部有3對氣孔。排泄通過一對基節腺和一對馬氏管進行。
避日蛛適應炎熱乾旱的氣候,分佈於除南極洲和澳洲外的大陸。在中國分佈於新疆、內蒙古和西藏。儘管被視為沙漠生物群系的特有生物,它們也常出沒於半沙漠地區及灌木林。也有一些種類棲息於草原和森林。避日蛛以耐熱耐旱聞名,蛛毛蠍科的Galeodesgranti能在49攝氏度,相對濕度低於10%的惡劣環境下生存24小時。不過多數避日蛛為夜行性,它們白天藏身洞穴中以避開地表的高溫。避日蛛體表水分散失很少,通常能從獵物的體液中獲得充足的水分。捕獲的Galeodesarabs有咀嚼金合歡樹葉獲取水分的行為。
覓食
避日蛛為夜行性遊獵生物,肉食或雜食。多數種類在地表大範圍搜索獵物,一些種類喜食白蟻,一些種類跟蹤獵物,短腿的缺爪蛛則在沙下捕食。其感應機制包括觸覺和視覺刺激,介傳震動和化學感應。食物大部分為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亦獵殺蛇,小型蜥蜴和嚙齒動物,也有人觀察到食腐的行為。飼餵實驗證明一些種類拒食太大,太硬或具有防衛性化學物質的生物,其他種類則並不介意。除了毒日蛛科的Rhagodesnigrocinctus外,其他避日蛛都沒有毒腺。進食時,避日蛛巨大螯肢的上齒會前後摩擦絞碎外骨骼並榨取汁液。觸肢尖端的吸附器官用以接觸,抓住,操縱獵物。Wharton觀察到雌性Metasolpugapicta有時會用觸肢將食物送到螯肢。漠風蠍科的一些種類(Eremobotesmormonus,E.marathoni,Eremorhaxmagnus)會處理食物,平均5-9%的進食時間被用於移除高几丁質部位(頭,觸角,翅)。
交配
產卵的避日蛛,半透明的腹中能看到尚未產出的卵
避日蛛一年發生一代,雄性會長途跋涉尋找配偶。交配時雄性避日蛛用觸肢將雌性固定,雌蛛會進入麻痹狀態,蛛毛蠍科和避日蛛科的雄性用螯肢撿起由生殖孔排出的精包並塞進雌性的生殖孔。漠風蠍科的雄性則直接用生殖器將精包遞入雌性生殖孔。交配后雌性避日蛛會挖洞併產下50到200枚卵,一些種類會守護蟲卵直至孵化。由於守護期間雌性無法覓食,它們會事先在體內儲存能量。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環境下曾觀察到一種5厘米長的避日蛛吃下超過100隻蒼蠅。從卵中孵化以後,避日蛛會經歷胚后發育、9到10齡稚蟲以及成蟲等多個階段。

生長繁殖


交配時雄蛛捉住雌蛛,把雌蛛翻過來,用螯肢把雌孔打開,然後在地上產出一滴精液,再取精液放入雌孔,雄蛛隨即離去。美洲的避日蛛用螯肢直接把精液放入雌孔。雌蛛在土洞中產50~200粒卵。避日蛛平時鑽在穴中或石下隱蔽,大多數夜行性,但也有在白天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