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渡村的結果 展開

渡村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渡村鎮下轄村

渡村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現已改名並和原浦庄鎮合併成臨湖鎮,風光秀麗、特產豐富的渡村鎮總面積2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畝,人口2.5萬多人,下轄7個行政村,163個生產小組。渡村享有“羊毛衫之鄉”美稱。羊毛織造是渡村的龍頭企業,也是目前全國最大鄉鎮級出口羊毛衫生產基地,主要以外銷為主。

渡村鎮坐落在太湖平原的東部,東山半島中段,東西頻臨太湖,北與胥口接壤,西南和東山交界。在太湖平原形成之前,先民們已在沙壩上從事漁獵、墾植活動,明初漸成村落,清初始建鄉,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由來


渡村,顧名思義,先有渡、後有村,是渡口的村莊。明末清初時,洞庭東山還是太湖中一座島嶼,武山(今西涇山)與渡村之間,湖面闊九(華)里,隔水相望,稱大缺口。清雍正初年(1723),忽漲一洲,廣百餘畝,蘆茭叢生,名金家洲,阻截了西太湖的水泄入東太湖,淤積日益嚴重。到乾隆十四年(1749),往時口闊二三百丈的大缺口只剩`五十餘丈,因截流設籪,張捕魚蝦,泥隨籪積,中流中又漲蘆洲,到光緒年間,形成了長一千二百四十四丈,寬六丈的大缺港,又逐步封淤成一條小港。
清·《吳門補乘》載:“在太湖東岸對武山大缺口,民居三千餘家,為西南一大村落”。因人多、村大,初稱大村。大缺港形成后,進出東山在此擺渡,又因當地方言“大”與“渡”讀音相同,遂改稱渡村,通俗形象,一直延用至今。

歷史遺跡


渡村南有福慶橋,俗稱新橋,重建於民國23年(1934),單孔拱形石橋,長10米,跨徑4米,橋寬2.5米。兩岸石駁岸線條柔和,石埠頭千姿百態,別具水鄉韻味,蘇東班輪船在此設碼頭。西臨蘇東運河,一流九曲,盤曲如腸,相傳是村民防禦匪患開挖的,便於誘湖匪入內伏擊。彎段上太平橋、對方橋,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園,橋形一拱一平,富有變化。村內的普照庵,建於宋淳熙年間,全盛時有廟田450畝,古銀杏樹高15米,有300多年樹齡,惜毀於1958年。庵前有復濟橋,俗稱庵橋,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為單孔石橋,跨徑3.5米,橋寬2米,東西坡長10.8米。1958年集鎮改造時,填浜建街道后,僅露出橋面了。

介紹


集鎮沿河而建,街道狹窄,分前街、後街、橫街。民國時期,鎮上有南北雜貨店28家,茶館15家,燒酒行8家以及肉鋪、魚行、藥鋪、醫院等。在一個小鎮上有這麼多酒行是很少見的,主要是渡村的燒酒業發達。抗日戰爭前後,上到豪門,下至百姓,幾乎家家都釀酒,是渡村的主要經濟支柱。(怪不得我總是聽說我爺爺以前是個做酒的高手,而且聽我媽媽說我外公也很會釀酒)。直到解放后,糧食實行統購統銷,才逐漸萎縮直至歇業。1958年,市河填沒成街。70年代,向東擴展新街后,成“丁”字形布局。90年代,在北端另建新街后,老集鎮逐漸冷落。
西太湖有菱湖嘴,古時候與余山相連,到清代中葉,衝出了十多公里闊的泄水口,形成了伸入湖中4餘米的菱湖嘴,成了人們游湖賞景處。清代金祥麟賦詩稱:“菱湖嘴畔水連天,漁父張罾夜不眠,網得魚蝦入城去,明朝買米不愁錢。”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到東山,吳舍耆士沈義文率眾呈《菱湖嘴坍埂湖水浸田稻麥欠收賠糧》御狀,康熙皇帝即交蘇州撫院辦理,后免征田賦數千戶達30年。坍岸日益嚴重,引起人們的不安。吳庄詩稱:“浪打菱湖拍岸過,桑田幾許委洪波;祗今種水愁無地,誰唱吳宮竟采歌!”清·乾隆光緒八年(1882),吳舍舉人柳商賢等地方人士陳乞當局建菱湖嘴石塘保田。柳商賢曾當過浙江海寧縣令,有築海塘的經驗,於光緒九年興建仿陂陀形石堤,擇要疊建,翌年竣工,全長1608.6丈,減緩了風浪侵田。新中國成立后,歷經修築加固,建成了水泥漿砌塊石護坡,路堤合一的高標準防洪大堤,擋住了湖水侵蝕。
渡村東岸的東太湖,原來是太湖的主要泄洪道,東流之水由湖梢鯰魚口經吳淞江入海。唐元和五年(810),修建吳江塘路時,在太湖出口處建了一座53孔的寶帶橋,水流減緩,淤積日益嚴重,至民國期間,渡村東岸逐漸形成沼澤和淺灘。時逢湘、豫大旱,不少災民外出逃荒,在東太湖邊開荒,築成一二十畝靠天收的“魚鱗小圩”,搶在訊前種一季早秈稻。河南來的災民大部分集居在“三圖裡”;蘇北因里下河發大水,逃荒來的災民,則集居在“一圖”,逐漸形成外籍人員聚居的村落,以種田、捕魚為生。所種的田都是湖灘上開墾的低田,經常“三年沒兩頭”,生活沒有保障。新中國成立后,採用以工代賑修復圩堤,以後又將小圩建成聯圩,至上個世紀80年代,建成東太湖復堤后,旱澇保收。
東太湖舊時煙波浩渺,水清見底,游魚可數,面積約450平方公里。由於淤積和人為的活動,到民國5年(1916),縮小為265平方公里,水域變淺。解放后遍種蘆葦、茭草,至上個世紀80年代,急劇縮小為1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9米,淺灘占湖面的三分之一。水中遍布攔網養殖,重重疊疊,黑沉沉一片已不見昔日的湖光山色。可慰的是臨湖鎮政府正在規劃建設東太湖生態農業風景區,相信不久的將來,將會重現風帆逐浪,漁歌酬唱;村舍錯落,河流迴環;煙雨迷濛,水天難分的迷人風光。
渡村是“開門見水,外出乘舟”的水網地區。清同治十三年(1874),吳縣知縣高心工疏橫涇塘河,自南村至莊子橋,東占家口至黃墅港,九曲門至大缺口,共4374丈,將沿河的集鎮串連起來,是早期的“蘇東運河”。光緒三十年(1904),東山到蘇州的輪船通航,由席家湖啟航,經小北湖(即菱湖)進大缺口,從橫戧港過莊子橋,經採蓮、浦庄、橫涇到蘇州。民國19年(1930),蘇東班輪船在黃洋灣遭湖匪洗劫,除搶劫錢物,連同隨船的護航警等共劫持了30餘人作人質。為了避開匪患,後來輪船改道,由東山渡橋啟航,經新塘河到大缺港,拐入新涇港到渡村,過九曲灣到塘橋、採蓮、浦庄後到蘇州,避開人煙稀少的荒涼地區。蘇東運河的開通,對沿岸集鎮經濟發展影響很大,直到1956年木東公路通車后,水上客運逐漸委縮,直至歇業。
蘇東運河穿境而過,河上橋樑布局合理,古樸優美,形態各異,富有情趣。有高聳挺拔的莊子橋,小巧玲瓏的福慶橋,前後呼應的對方橋、太平橋,宏偉古樸的孔家塘橋,橋高身長的採蓮橋,左右對稱的黃壚橋,平頂三孔的庵頭橋;新涇港上有三根毛竹搭成一步三晃的竹夾橋,占家港有拉繩自渡的小推排(平底小舟),頗有“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一座座古橋穿越時空。民國時期的庄蓮鎮,即取莊子、採蓮兩橋各一字而集成的。1958年,蘇東運河全面拓寬,拆掉了莊子、採蓮、黃壚、庵頭四座橋,后重建了莊子、採蓮兩橋,以諧音更名壯志橋,採蓮橋。1986年重建為公路橋時,恢復原名,是木東路公路上的支線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