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聖山
湖北省荊門市山峰
石聖山可謂集秀、奇、險、玄於一體,它是湖北省荊門市小廬山。
石聖山與荊門市仙居鄉交界,西南部和南漳毗連,區內有石聖山、馬鞍山、磨盤山、小南河水庫、仙姑洞、丁家洞、狡猾洞、鷹子岩、盤山渠、雁家溝、紅軍堂、六四二遺址等風景優美的景點,總面積達8.5平方公里。
石聖山
據清乾隆《荊門州志.山川》篇記載,石聖山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里,高聳拔翠,山後有石筍高數十丈,屹立如人,故名石人山。相傳,秦時有仙姑居住,朝吸露氣,晚餐霞光,久之變化為石。百姓叩祈顯靈,遂稱為“石聖”。後有荊門州長蔣日梅率領幕僚和信眾捐修真武祖師殿和觀音殿。從衛星拍攝的圖上看石聖山脈走向形如大鵬展翅,雄踞荊門西北邊陲屋脊,橫斷千里荊山來脈,祖師殿和觀音殿則建於主峰鵬頭之上。
三股泉是石聖山腳下小南河源頭,泉水甘甜清澈,久旱不涸,匯入蠻河。1967年,宜城在石聖山北麓建成小南河水庫,匯聚泉水,水庫面積達2000多畝,使得石聖山顯得澗深、谷幽、林密、石奇、洞深。
沿山道向山頂進發,途中林木蔥蘢,巉岩盤砣,離峰頂約兩百米時,路旁殘碑斷碣隨處可見,進入觀音殿殘垣,再順著石階向上攀登丈余便到了祖師殿遺址,這裡便是石聖山最高峰。由仙姑變成的石筍粗約1.5米,凈高數十丈,臨崖直上,與真武祖師殿後懸壁相隔5米左右。石筍上鑿的幾個方窩--相傳為米窩、鹽窩,可以推斷,古人曾架橋到石筍上燒香祈福。石聖山廟觀毀於20世紀“文革”中。石筍下有仙姑洞,洞口不大,上面長滿了青苔。可以容納百人。舉目眺望,整個石聖山、小南河水庫風景盡收眼底。
舉目四望,腳下山水蒼茫。石聖山脈自西向東連綿數十里,蜿如游龍,將荊門與宜城地界分開,荊門方向山勢緩坡而下,而宜城、南漳方向則下落幾百米,壁立萬仞,陡峭如削。扶岩下望,深谷疊翠。
石聖山景區將以石聖山、馬鞍山形成登山朝拜區,總面積為410萬平方米(6150畝);以磨盤山、紅軍堂形成紅色紀念區,總面積為76萬平方米(1140畝);以小南河水庫及周邊區域形成水上娛樂區,總面積為150萬平方米(2250畝);以原國家氣象局六四二管理處周圍形成遊客接待區,總面積為70.5萬平方米(1058畝);以紅旗渠、渡槽、農田形成農業觀光區。具體旅遊線路為接待中心——小南河水庫壩下農業觀光——磨盤山軍事要塞——沿山脊至丁家洞——仙姑洞——石聖山頂——三股泉——鷹子岩——小南河遊船——水庫大壩——接待中心。還準備整修、恢復磨盤山近代戰爭遺址,建設滑草場、野戰遊戲場地、古農具展覽館、農家樂美食中心、水上娛樂中心等,在上山途中和山腳下建成竹園、桃園、梨園、火棘園、花園、金銀花園、杏園、李園、枇杷園、本地野生動物園等10個園。以“道、善、自然美”為核心,集山水游、紅色游、農家游、農事體驗、休閑度假、野外項目、攀岩、洞穴探險、軍事運動、朝山拜佛等旅遊活動為一體,建成鄂西北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