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狀炸藥
漿狀炸藥
漿狀炸藥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以氧化劑溶液為連續相,可燃劑和敏化劑為分散相,經稠化和交聯而成的懸浮體或凝膠狀炸藥。
漿狀炸藥的組分有:①氧化劑,提供有效氧參加氧化還原反應,主要採用硝酸銨、硝酸鈉等。②可燃劑,與氧發生反應放出能量,有燃料油等。③敏化劑,增加漿狀炸藥的起爆敏感度,由於漿狀炸藥起爆感度極低,甚至對雷管起爆不敏感,必須外加敏化劑,主要有梯恩梯、鋁粉等。這些敏化劑同時也具有可燃劑的功能。④膠凝劑,用以使氧化劑水溶液稠化成漿狀或凝膠狀。⑤交聯劑,使膠凝劑的線型結構的分子聚塑交聯、鍵合成網狀結構,提高膠凝的效果,增強抗水能力。⑥發泡劑,在炸藥中形成微氣泡起敏化作用,以及其他的添加劑,如表面活性劑等
漿狀炸藥的特點就是在組分中含有10%~20%的水。它對其他組分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使氧化劑與可燃劑均勻混合,接觸良好,而且以水抗水,完全消除了粉狀硝銨炸藥的吸濕結塊問題,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漿狀炸藥的密度較大,可達1.2~1.4g/cm3,爆速為3500~5000m/s,但其爆轟的臨界直徑較大,有時達到96~130mm,經不斷研究也出現臨界直徑小的漿狀炸藥,目前漿狀炸藥大多使用於大炮孔的露天礦。
漿狀炸藥是1956年底由美國UTAH大學Cook(庫克)教授和加拿大鐵礦公司Farnum(H.E.法納姆)提出並研究的。該炸藥的基本成分是氧化劑、可燃劑和水,其特點是將水作為炸藥的一種組分,它解決了工業炸藥的抗水問題,同時改善了工業炸藥的爆轟性能。
它的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
漿狀炸藥是含水炸藥的第一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