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巢

漢語詞語

傾巢,指傾覆巢穴,意為全部,多含貶義。覆巢;全部出動。見南朝沈約《齊故安陸王碑文》:“由是傾巢舉落,望德如歸。”

基本解釋


1.[overturn nest]∶傾覆巢穴;覆巢;全部出動。
傾巢有歸禽。
2.[turn out in full force]∶[敵軍或匪徒] 出動全部力量。
傾巢來犯。

引證解釋


1.謂全部出動。
唐 司空圖《復安南碑》:“賊將朱道古等傾巢奔命,負固偷安。”
水滸傳》第一○八回:“宋江聞報,與吳用計議道:賊兵傾巢而來,必是抵死廝並。”
惲敬 《廣西按察使朱公神道碑銘》:“白岩 賊久困欲走,傾巢來犯。”
2.傾覆巢穴。謂覆滅。
駱賓王 《又破設蒙儉露布》:“惟賊帥誇干,未悟傾巢之兆,敢懷拒轍之心,獨率馬軍,平川轉鬭。”
陳鑾《重刻張太岳先生全集序》:“然而彈章滿公車,謗議騰中外,馬鬣未封、遂有傾巢覆卵之禍。
”參見“覆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