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章網

鞠章網

鞠章網,國內知名的農業專家,玉米專家。2003年,當選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后提出《將銀杏樹作為國樹》的議案。現任農業局長。

基本介紹


鞠章網是國內知名的農業專家,他的青少年時光,是在田間度過的,露珠的晶瑩,草葉的青翠,泥土的芬芳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使他和農業結下了深厚的情緣。1973年,他進入淮陰農校培訓班學習,畢業后在泰興縣南新公社農技站任副站長;1975年他進入江蘇農學院農學系學習,1978年留校從事玉米研究,任技術員,之後一直孜孜以求,潛心研究,長期在科研園地積極勤勉地探索。工作中,他時刻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己任,這也成為他事業追求不竭的動力源泉。執著於科研,他在大地上留下了一行行奮鬥的足跡,天道酬勤,他多年的汗水也澆灌出了豐碩的成果:他對玉米的研究在國內獨樹一幟,已發表論文50多篇,先後有數十項科研項目獲國家、省、市科技成果獎。其中在玉米生物學規律的研究中“多項內容創新”,被全國專家評定為“玉米栽培應用基礎理論的一大發展”。他還先後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40多項,成為科研隊伍的骨幹和中堅。1985年鞠章網被評選為江蘇省勞動模範,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天降大任於斯人,2003年,他光榮當選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后,便積極參政議政,三年來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代表建議30多項,其中連續三年提出《將銀杏樹作為國樹》的議案。鞠章網在銀杏樹下長大,對銀杏樹有著深情厚意,對銀杏的價值和意義也有著比別人更多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他認為國樹可以體現國家精神,現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樹,我國歷史悠久,文明燦爛,至今還沒確定國樹,這個問題急於提上日程。於是他積極開展調研活動,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新春佳節,也沒顧不上休息,對議案進行反覆修改,多方論證。他的建議得到泰興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議案遞交后引起相關部門的極大重視,認為該建議“內容完整具體,理由也充分,是對評選國樹工作的有力支持和促進”。2004年該議案共有112名代表聯名,成為本次大會聯名最多的議案。在2005年9月中國林學會舉行的國樹評選公眾投票活動中,有近99%的公眾推選銀杏作為我國國樹。鞠章網也因此引起眾多媒體的關注。
作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他把科研工作求真務實、講求實效的作風也帶到了行政工作中。勤政務實,為民謀利是他的不倦追求。通過研究食物消費結構,科學制定糧食生產規劃,他撰寫了《食用農產品消耗規律的研究》,提出了農產品消耗量與生產量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有不同特徵的新理論,很有前瞻性。他找出了糧食安全問題的癥結,並提出破解措施,對政府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該文被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刊登在《中國農村研究》上。他既有宏觀的理論成果,又有具體的實踐指導。1996年擔任農業局長后,他極力推進泰興銀杏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中泰興新栽銀杏樹130多萬株,發展大田成片銀杏林12萬多畝,農民增收受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了果農能獲得較好收益,他積極採取措施,率領白果深加工企業及白果經紀人,分別在上海、北京舉辦泰興白果推介會,會上他親自演示宣傳泰興白果的食療滋補功能及食用方法,成效顯著,開拓了白果的國內市場。如今泰興銀杏產品供銷兩旺。鞠章網身兼數職,除了行政工作和科研外,他還是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農學院的碩士生導師,帶著3名研究生。儘管公務繁忙,但他的工作總是有條不紊。現在他準備在泰興建立一個農業文化協會,目的是讓所有的文化人為農業經濟做點事,並通過文化的形式促進農民接受一些先進的制度、觀念等。
作為一個玉米專家,鞠章網治學嚴謹,成果豐碩;作為農業局局長,他有遠見卓識,惠及一方;作為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又頗有生活情趣,帶著文人的儒雅氣質,是個性情中人。他說,“都知道我是研究玉米栽培的,其實,當初我的夢想是想當個田園詩人。”早年他就閱讀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悠悠詩意浸潤在血液中。他先後當過村裡的文藝宣傳員、農技員,後來,上了農業大學,致力於農學科研,但長久以來他對詩文都是一往情深,也一直筆耕不輟,他隨時隨地都能捕捉生活中的靈感,抒寫個人的情懷。如今他寫的詩已有近百首之多,現在他正準備出版自己的詩集。他的詩中不少詩與農業有關,在一首描寫玉米的詩中,他深摯地表達了自己對玉米科研的執著之情“玉米姿多嬌,久戀情難消。……一生無二意,攜爾同到老……”這也是他一生的詩意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