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國是子爵國,也史稱邾子國,東周時期著名方國之一,其故城在今鄒城市東南12.5公里,鄒城市嶧山鎮紀王城村周圍。
邾國的先祖是
晏安,晏安的五世孫俠始封曹稱
曹俠,是
曹姓國,晏安的十二世孫是夷父顏。夷父名克,字顏,另字伯顏,謚號
邾武公,史稱邾子夷父或
邾顏公。當時
齊國推行霸業,夷父顏響應隨從,去各國奔走聯絡,曾夜宿
滕國和
薛國。邾原屬
魯國的附庸,魯國非常憤恨夷父顏的行為,被視為叛逆,借故向
周王誣告夷父顏。
魯是周王室同宗
姬姓國,公元前678年,周王誅殺夷父顏,《左傳》庄公十六年載有“邾子克卒”,時為周僖王四年。夷父顏被誅后,周王命夷父顏的同母弟叔術代理邾國君位。叔術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賢明有德的人,族人稱他為群公子。叔術代位十多年後,夷父顏的冤誅才得以昭雪,謚號邾武公。
這時,代國君叔術又把國君位子,讓給了他的侄子、夷父顏的兒子夏父,夏父繼位后史稱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國在位最長的一代國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今鄒城嶧山之南另立新都(見《左傳》)。約在公元前643年前後,叔術來濫立國,濫在今
滕州市東南30公里羊庄鎮土城村。至此邾國分立為邾國、
小邾國和
濫國,這便是史學界所說的“邾分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