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杜虎符

戰國杜虎符

徠戰國杜虎符,戰國時期歷史文物,現藏陝西省博物館。杜虎符屬青銅質,虎形,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勢頸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凹槽。全符由左右兩半合成,發現的僅左半符,身長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符面有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國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50人以上的帶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動;但遇上烽火報警的緊急情況,不必會君王的右符。杜虎符與新郪虎符形制相似,尺寸較大,文字內容大同小異。該虎符被認為是研究戰國時期政治、軍事、文字以及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

簡介


杜虎符(戰國·秦)通高4.4厘米,通長9.5厘米。1975年陝西省西安北沉村出土現藏陝西省博物館
最早的兵符
符是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金、銀、玉、角、竹、木、鉛等不同原料製成,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這件杜虎符便是現存最早的一件調兵憑證,一符剖為左右兩半,右邊留存於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統兵將帥保管,使用時兩半相合,即為“符合”,表示命令驗證可信。
虎威勵志
符作虎走形,虎昂首,尾端捲曲,背面有凹槽,頸有一穿孔。身上有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這也是杜虎符的來歷和用途。
用威猛的虎來鼓舞戰士的鬥志,古人的兵法遠不僅僅只在書上。

文物歷史


1975年冬,陝西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北沈家橋村社員楊東鋒在平整土地時發現杜虎符,具體的發現地點在該村東北0.5千米之南官道,東南距杜城1千米,東周時屬秦國杜縣。時為中學生的楊東鋒將該文物交予其妹(一說為其外甥)作為玩具,后符面綠銹磨落露出金字,方知該物為文物。
1978年11月30日,杜虎符經徵集入藏陝西省博物館。1979年,陝西省博物館保管部職工黑光撰文介紹此事(但該文將發現時間寫為1973年冬,發現地點等信息也有訛誤,后經辦入藏工作的考古學者戴應新更正),學者陳直也就杜虎符撰文,遂使杜虎符引發海內外學術界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

文物特徵


杜虎符長9.5厘米(一作9.8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是一對兵符中的左半符。此符立虎形,虎作走形,昂首環眼,半張口,耳向後緊貼腦際,收腹彎背,兩腿前屈,尾端上卷。背面有槽,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下凹,肩部近脊處有一條上下豎行的鑄槽做牝榫,以與君符同樣部位的牡榫相套合。
杜虎符虎身徠有錯金銘文九行共40字,作:
兵甲之
符右才
杜虎符銘文拓片
君左才杜
凡興士披甲
用兵五十人以
上必會君符
乃敢行之
燔𤎩之事
雖毋會符行殹
杜虎符正面照及釋文
銘文中,“才”即“在”,“𤎩”即“燧”,“殹”即“也”。大意是,調兵之符,右半存於君王處,左半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凡調兵超過五十人,杜地將軍的左符須與君王的右符契合併勘驗無誤,才能行動;但如果遇到須點燃烽火報警的緊急情況,不必合驗兵符即可行動。
與此前已經發現的新郪虎符和陽陵虎符相比,杜虎符在外形上有其特點:前兩者為卧虎,杜虎符則為立虎;前兩者是自虎頭向虎尾豎刻,杜虎符則為從虎的頸部和背部起向下方豎刻。在字形上,杜虎符筆劃多方折,而新郪虎符的字形則在方中帶些圓折。在文字內容上,杜虎符與新郪虎符亦有若干不同,主要是:杜虎符銘文稱“兵甲”,新郪虎符則稱“甲兵”;杜虎符稱“右才(在)君”、“君符”,新郪虎符則稱“右才(在)王”、“王符”;杜虎符說“燔𤎩(燧)之事”,新郪虎符則作“燔𤎩(燧)事”,前者較後者多一“之”字。

文物鑒賞


有評論認為,杜虎符上40個錯金文字清晰,工藝精湛,書體為圓轉秀麗的懸針小篆。全符形態生動,曲背,卷尾,垂腹,足前彎,全身均為圓潤曲線構成,柔中有剛,既具嚴肅性又具欣賞價值,亦便於攜帶,是構思完整的一件作品。

文物價值


杜虎符被一些學者認為系已發現的戰國秦虎符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它客觀地印證了秦國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國(即杜國)封地(今西安市東南)設杜縣的歷史,並且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戰國時期虎符調兵遣將制度的歷史。此外,杜虎符上成熟的小篆書體說明,秦統一及李斯作篆前的戰國時代事實上已經存在小篆這一字體,杜虎符和戰國商鞅方升等文物都是這一史實的見證。

文物爭議


真偽之爭
杜虎符被發現的消息被披露后,學者羅福頤撰文稱該符為模仿新郪虎符而略加改動的偽作,其依據有:發現地點“北沉村”屬子虛烏有;文字內容可疑,如“君”和“兵甲”的使用;字形、讀法與新郪虎符不一致;虎為立虎而非卧虎,虎形或改自錞於鈕,等等。
作為回應,學者戴應新撰文更正了杜虎符的發現時間、地點、經過。學者朱捷元、陳尊祥等亦對虎的姿態等信息作出了解釋,指出戰國時期馬節、牛節皆有采站姿的,杜虎符的立虎姿態實際上反映出其形制更古,字形和讀法亦然;至於從杜虎聯想到錞於,則屬臆測,實則二者大小懸殊,造型亦不同。在文字上,學者們也指出“兵甲”與“甲兵”並無實質差異,“君”字亦可有多種解釋。此外,從發現的時間、地點及當事人來看,該物亦無作偽可能。
經過這一討論,杜虎符基本被學術界肯定為戰國時期秦國虎符,但其年代仍存爭議。
年代之爭
對杜虎符的鑄造年代的爭議,圍繞銘文中的“君”字展開。
學者陳直認為,“右才(在)君”的“君”,是指秦始皇之弟、長安君成蟜,而該符當為始皇八年(前239年)之前之物。但是,根據戰國至秦漢的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虎符的右半部分應是掌握在國君手中,而不會是像需要“竊符救趙”的信陵君一樣的貴族手中。
學者馬非百等認為,“君”是指當指秦惠文君(即稱王之前的的秦惠文王),以此推算,該符鑄造時間大體應在惠文君元年(前337年)至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四月戊午稱王之前。
學者戴應新等認為,從文字上說,戰國時期“君”與“王”實可互通。戴應新進一步指出,不能據“君”字就將杜虎符的年代定為惠文君,而應結合文字形態來看;他認為該符文字已與秦詔版比較接近,不會早到惠文君時,而應大致在秦昭襄王的年代。
在年代問題上,學術界未有定論。辭書在介紹杜虎符時,既有采惠文君之說的,也有采“秦昭王之世或統一前的始皇之世”者,還有模糊表述為戰國中晚期或戰國晚期的。

重要展覽


2019年9月25日,“平天下——秦的統一”大型展覽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參展文物包括杜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