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巡洋艦

反潛巡洋艦

反潛巡洋艦是美國信號雜誌2010年4月14日刊載的、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分析家詹姆斯·布塞特著文所宣稱的、中國首艘航母的可能稱謂。中國首艘航母很快就會進一步提高其日漸增強的藍水海軍能力。在過去二十年間一系列看似無關的舉措證明,中國已經開始建造並列裝現代化航母。但是這些航母不會被稱為航母,而是稱為反潛巡洋艦

簡介


美國信號雜誌稱這是中國的首批航母的稱謂:反潛巡洋航母。中國的航母的新聞一直是外界的關注的問題,此次猜測,使得外界眾說紛紜。

理由


中國航母項目計劃

該文稱,幾十年來,中國一度認為航母是霸權國家的工具,其永遠都不會建造這種艦艇。然而,“旅大”級DDG-108驅逐艦與“江湖-III”級FFG-537護衛艦艦長卻提議為解放軍海軍建造航母。這一建議之所以來自海軍艦艇艦長,而非高級航空官員,可能是因為1990年畢業的首批9名海軍航空飛行員當時已成為各艘艦艇的艦長。
2009年,大連海軍學院接收了首批50名飛行學員。2004年,中國組建“航母辦公室”,即048辦公室,這一名稱源自2004年8月制定的“048工程”。2006年中國國防白皮書曾提及中國海軍航空部門的一次重組:“海軍撤銷海軍航空部,將海軍航空基地轉化為支持基地。經過這些調整后,作戰部隊直接從屬於艦隊。”2008年12月,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說:“大國中只有中國沒有航母,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2009年3月初,海軍原政委胡彥林上將說:“建造航母是身為重要大國的一個標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國航母項目相關研究始於1992年,計劃於2000年正式啟動。1993年,中國表示如果當時其開始建造兩艘4.8萬噸級航母,那麼這兩艘航母將於2005年完工。1995年,北京聲稱將於1996年開始建造兩艘4萬噸級航母。1998年,對手印度聲稱中國啟動“9935工程”,在大連建造兩艘航母。2004年,網路照片顯示上連正在建造一艘“航母”。2006年,北京發布新聞稱江南造船廠正在建造一艘7.8萬噸級航母。2009年12月,台灣最新報道稱,中國已開始建造航母。
印度和中國的航母項目有幾個相似之外,例如兩國都在利用俄羅斯技術。印度航母項目要早於中國一兩年時間啟動。鑒於飛機升降舵和蒸汽彈射技術的複雜性,幾乎所有預測中的航母都採用滑躍設計,雖然有報道指中國已獲得這兩種複雜的技術,將會建造一艘8萬噸級航母,但文章認為這並無可能。
中國於2006年開始選擇獨特航母零部件賣家。中國首批航母可能是滑躍起飛飛行甲板,而非蒸汽彈射器。首艘航母可能由上海長興島船廠製造,預計到2010年底建成龍骨,在其後一年內建成船身。首航母將包括約50名艦載機飛行員。蘇聯解體后,中國購買了67000噸級“瓦良格號”,當時購買時僅完成了70%。在2014年中國海軍新的國產航母服役前,瓦良格號將作為航母訓練平台。而且,中國的新航母並不叫做“航空母艦”,而採用與俄羅斯相似的叫法,稱為“反潛巡洋艦”。在之前中國政府的許多聲明中,他們所用的術語是“特殊重型艦艇”。

航母涉及所需系統

殲-10和殲-10A已經多次艦載測試
該文稱,中國航母必需配備先進區域防空雷達和導彈系統。目前有兩款這種系統正在服役:一個是“宙斯盾”相控陣雷達和三層防空系統——如052C“旅洋II”級驅逐艦配備的雷達與導彈系統。這些防空層包括遠程HQ-9垂直發射地空導彈(SAM)、中程HQ-16地空導彈和短程距離武器系統(CIWS);另一個是30N6E相控陣雷達和Rif-1 S-300地對空導彈,如051C所配導彈。這些現代雷達和地對空導彈系統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
中國已將數種飛機列入其艦載機考慮範圍之內。殲-10和殲-10A已經多次進行艦載測試,而蘇-33戰機則更加先進,這款戰機是特別為航母行動設計的。中國海軍的殲-11戰機配備有國產1474火力控制系統和WS-10噴氣發動機,目前尚不足以充當艦載機。中國已就購買50架蘇-33海軍戰機的問題與俄羅斯談判了兩年。艦載機必須經過加固和強化,應對艦載機利用尾鉤在航母上著陸時產生的震動。2006年,中國TsniiSudavogoMashinostroenia公司採購了4套俄式完整尾鉤套件,其包括艙內設備、保護網和實際尾鉤系統。
JH-7轟炸機曾帶尾鉤進行過艦載登陸測試,但這款轟炸機不大可能會加入海軍航空部隊戰機機群。“瓦良格號”是此類航母登陸測試的理想平台,而且有報告稱在西安閻良航空試驗基地已建造了一瓦良格號式的滑跳飛行跑道。摺疊翼技術對中國非常重要,但出於對中國複製AL-31F發動機的擔憂,俄羅斯並不會向中國出售蘇-33戰機。中國的殲-11A、殲-11B和殲-10A都使用這種發動機。不過,就目前來看,在航母上部署使用固定翼戰機仍是不可能之事。此外,中國自2006年起便與烏克蘭就使用敖德薩、尼特卡和塞瓦斯托波爾航母飛行員訓練設施相關事宜進行討論。

過去研究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已經獲得了4艘航母。第一艘是1.5萬噸級“墨爾本”號航母,中國於1984年將之拖到大連造船廠進行拆解。不過,在此之前,中國花了五年時間來研究這艘航母。1985年,中國在位於北京北部的一個空軍基地內仿造了航母甲板,並利用J-8III飛機在這裡進行航母起降訓練。
第二艘航母是“明斯克”號航母,這是中國採購的三艘前蘇聯航母中的首艘。這是中國1998年從韓國廢料廠購入的,並運抵深圳改裝為遊樂場。期間,這艘航母曾途經廣州造船廠。第三艘是2000年收購的“基輔”號航母,目前在天津軍艦遊樂公園展覽。“基輔”號航母於1995年退役,此後俄羅斯用了5年的時間將航母內所有設備和系統拆除。
第四艘是中國於1998年從烏克蘭收購的“瓦良格”號航母。當時,它被從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拖到澳門,成為一個賭博娛樂場。2000年,“瓦良格”號航母被拖到大連造船廠。2005年4月,“瓦良格”號被拖進大連造船廠干船塢。在大連造船廠碼頭停泊了4年時間后,這艘航母在2008年奧運會結束后被拖入3號干船塢。自2009年4月底以來,工作人員一直在“瓦良格”上緊鑼密鼓的工作。中國必然正在密切監視印度新航母——在俄羅斯援助下建造——的進度。
該文指出,中國也曾考慮採購其他航母。1995年,中國曾與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就採購2艘2.3萬噸航母進行談判。這2艘航母將是該公司為泰國建造的航母的擴大版。1996年,中國與法國談判,欲購買法國3.2萬噸級退役航母“克里蒙梭”號。法國希望同時出售法國電子設備與“陣風”艦載機,但這不符合中國的發展計劃。有報道稱,解放軍海軍航母將採用與英國“百眼巨人”(ARGUS)航母相似的滾裝設計,但這種可能性並不大。2009年底,有傳聞稱俄羅斯對法國航母感興趣,但事實證明此事純屬子虛烏有。

外界猜測


中國航母承建單位
該文稱,解放軍海軍建造航母計劃一經報道,外界便開始紛紛猜測中國航母的承建單位。就解放軍海軍過往建造艦艇的經驗來看,解放軍海軍首艘新艦艇列裝后,往往次年第二艘艦艇就會下水,建造單位通常也不會發生變化。如果中國新航母確已開建,那麼為解放軍建造前兩艘航母的造船廠就只會有一家。外界猜測,一旦中國建造兩艘常規動力航母,其就會很快建造兩航母核動力航母。這會為沒有選中建造首艘航母的一家或多家造船廠提供工作。
大連造船新廠是建造首艘航母的兩個主要候選廠家之一,該廠成立於1990年,其3號船塢為365x80x12.7米。另一家是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CSSC)江南船廠,其碼頭為232x40米。在上海舊城黃浦江沿岸有十幾家傳統船廠。這兩家在大噸位船體和現代精密系統製造方面都很有經驗。江南船廠對導彈驅逐艦的燃氣渦輪很有經驗,所以如果航母採用此種推進方式,對該船廠來說會是一個優勢。大連造船廠有鍋爐推進裝置製造背景。
1990年,中國建設上海浦東新區,1994年完成了外高橋兩處25000噸和兩處15000噸深水泊位的第一階段。2005年,江南在浦東新區增加了一個現代化的上海外高橋船廠,該船廠擁有兩個大型300000噸碼頭(分別為480x106米和350x76米)和兩輛600噸龍門起重機。大約在同一時間,上海開始了一個宏偉的計劃,升級長江口處的崇明三島。其中兩個是經濟定位型,但距上海浦東最近的長興島會成為一個大的船廠集所在地。2007年12月,外高橋自由貿易區6號鐵路線通車,未來將開通的地鐵9號線將包括外高橋集裝箱碼頭的浦東站。一條將於2010年完工的9公里長江隧道將連接外高橋和長興島。2005年,長興島一個新造船基地開始施工。據稱其可能是建造中國首艘航母的主要競爭公司。
2008年6月,江南造船集團從舊址遷至長興島。這裡有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海工業江蘇造船基地、振華港口機械公司基地以及建材碼頭。其已經具備大型580x120米船塢,其起重機比江南以前的起重機或大連船廠的起重機都大。長興船廠發展的第一階段包括4個大型干船塢並在308英里的海岸線上建9個舾裝碼頭。長興船廠集團的第二階段將包括滬東-中華船廠和浦東新區外高橋船廠的搬遷。
該文稱,低壓配電盤可能將由 浙江海洋電器公司製造。如果航母由鍋爐推進,中國海軍所有現代導彈驅逐艦鍋爐將由哈爾濱鍋爐廠製造。如果由燃氣渦輪推進,哈爾濱、瀋陽和上海都曾有過和美國和德國製造商合作的經驗。推進裝置設計可能會影響航母製造廠的選擇。大連推出的船舶,如“旅大”的升級版—“旅海I”和“蘭州II”都是燃氣渦輪推進的。中國為烏克蘭製造了052B052C導彈驅逐艦的DN-80燃氣渦輪。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大多航母專屬系統的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