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位於山東東南部,東經118.2°,北緯35.5°,面積60平方公里,東臨日照港,西靠臨沂城,南與連雲港接壤,北和莒縣毗鄰。縣城十字路素有“天下通衢”之稱,交通方便,景區位置優越,與蒙山(道)、曲阜(儒)構成中國三教文化黃金風景走廊。莒南天佛位於莒南城北1公里處,是天佛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觀。一山三景,一佛四相,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罕見的世界奇觀。

基本介紹


莒南天佛橫亘南北,全長6000米。髮髻聳然,皓眉俊秀,鼻樑通直,唇厚口方,下額重疊,頸部分明,胸部微挺,像一尊天佛赫然浮出地面,顯得那麼凝重、莊嚴。天佛身後群巒起伏,那漠漠如黛的群山,似乎是他的疊影,又使天佛顯得那麼滄桑。
最令人稱奇的是,這尊天佛通直的鼻樑,竟又是一尊天然卧佛。全長1800米,頭朝西南、枕青山而卧;腳朝東北,抵明湖而眠;飽滿方正的天庭上,髮髻赫然;渾厚深沉的地閣上,笑口常開。獅鼻微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翹,尤其是卧佛的眼睛由一天然溶洞構成,似核桃狀,眼角漸漸向下延伸,襯一修長的慈眉,在晨曦晚霞中,顯得神采炯然,蘊涵玄妙,有不可思議的震撼力,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從東向西望去,一位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的莊重妙像呈現在眼前,頭朝西北,仰天而卧,豐滿的體態,飄逸的秀髮,整個觀音菩薩籠罩著聖潔的光芒;再換位置觀望,則像一隻仰天長嘯、伏卧待起的猛虎,雄視東南。猛虎的神態威風凜凜,活靈活現。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關於莒南卧佛,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相傳在卧佛山下,有一虎園村,村裡有一化方老人飼一白龍馬,夜與危害鄉里的猛虎搏鬥。化方誤剪馬鬃,令馬失去神威,為虎所傷。化方怒而擊虎,亦被傷。上蒼憫之,遂請佛祖與觀音菩薩慈心伏虎,事成后,法身化為青山。為了紀念佛祖伏虎,南北朝時,在山腳下建卧佛寺,以供奉佛祖和觀音。千百年來,卧佛寺香火連綿不斷,成為魯南、蘇北佛教文化中心。
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既有怪石嶙峋的七十二道鷹愁澗,峻峭險奇八十一座擎天峰,又有碧波漣灧、雋秀清麗的蓮花湖、石泉湖、天湖,更有令世人拍手稱絕、嘆為觀止的奇罕天佛。山之奇、峰之峭、水之麗、景之秀,在國內外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