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開天闢地的結果 展開

開天闢地

1991年李歇浦導演執導電影

《開天闢地》是李歇浦執導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邵宏來孫繼堂王霙主演 ,於1991年上映。

該片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而拍攝,是中國第一部以建黨為背景的影片 ,講述了李大釗、陳獨秀等愛國志士創建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歷程。

劇情簡介


1919年5月4日,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抗議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把山東從德國手上轉讓給日本的強權統治,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21條”等口號,並在示威遊行中火燒國賊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北洋政府逮捕了32名愛國學生。北大校長蔡元培偕同13所大學校長要求總統徐世昌立刻釋放學生。上海也舉行三罷活動支援北京愛國學生。《新青年》主編陳獨秀散發《北京市民宣言》時被捕,引起民憤,反動軍閥被迫將他釋放。蔡元培、李大釗、胡適及眾師生到監獄門口迎接。陳獨秀對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十分欽佩,表示馬上成立馬克思研究會;李大釗提出還應進一步組織發動工人。宣傳新文化、新思潮的運動在全國掀起:天津有周恩來、鄧穎超參加的覺悟社;濟南有第一師範學生組成的勵新學會;湖北有董必武創辦的武漢中學。毛澤東等發起“驅張運動”,率代表團赴京請願,李大釗與他促膝長談,認為經濟基礎問題的解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前提。一系列愛國行動再次引起軍閥政府的恐懼。李大釗連夜將陳獨秀送出北京,兩人相約南呼北應,儘快建黨。1920年,毛澤東在上海見到陳獨秀,夜讀《共產黨宣言》中文譯稿,憧憬著中國革命的未來,堅信農民將是革命的主力軍。陳獨秀、李大釗努力聯繫到共產國際,得到了他們的支持。1921年7月23日,來自長沙、武漢、上海、濟南、北京等地的毛澤東、何權衡、董必武、陳潭秋、李達、李俊漢、王燼美、鄧恩銘等13名代表聚會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中途受到密探打擾,地下鬥爭經驗豐富的馬林機警地建議立即散會。后經李達夫人王會悟提議,會議改在浙江嘉興南湖一隻游舫上繼續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章,中國共產黨正式宣布成立。“馬克思主義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民族萬歲。”的誓言低沉卻又震撼寰宇。紅船迎著滾滾波濤馳向遠方。
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

演員表


演員角色
邵宏來  陳獨秀
王霙  毛澤東
夏正興  鄧中夏
龔力群  張太雷
杜澎  徐世昌
孫濱  孫中山
宋林林  瓊
王佳藝  李葆華
丁嘉元  王星拱
王詩槐  胡適
宋憶寧  宋慶齡
胡光義  商界代表
洪融  高君曼
任廣智  蔡元培
田純  鄧恩銘
郭偉華  周恩來
肖榮生  馬駿
魏宗萬  王懷慶
鄭毓芝  楊母
袁國慶  陶二娃
譚曉寅  李啟漢
洪彬  肖子璋
丹尼爾·莫利特 威金斯基
蘇克  蔣介石
沈光瑋  沈玄廬
王衛平  黃凌霜
李建華  陳潭秋
金暉  趙世炎
趙森  陳毅
胡榮華  陳炯明
郭亮  區聲白
保羅·萊姆歇尼科爾斯基
曹坤其  安南巡捕
盧青  包打聽
參演人員袁冬、徐群、任義彪、吳天戈、張山、翁國鈞、鄭乾龍、阮麗麗、徐才根、田健、胡大、朱申嘉、陳偉國、任大銘、周國賓、王玉蘭、汪天雲、朱藝、天然、強明、秦雯

職員表


總導演李歇浦
製作人柴益新(製片主任)、孫德鈺
副導演胡立德、楊蘭如、史鳳和
美術設計瞿然馨、孫為德、韓莎莎(副美術)
造型設計楊龍生、沈東生、殷麗華
編劇黃亞洲、汪天雲
服裝設計謝鴻儒、張存忠(服裝)、魏曉明(服裝)、羅兆娟(服裝)
攝影沈妙榮、朱永德、許銘華(副攝影)、王國富(副攝影)
錄音任大銘
配樂楊矛
剪輯陳惠芳、錢麗麗
道具喬偉成、方勇、何菊生、薛順奎、袁林根
布景師徐美忠(置景)、陳壽超(置景)、劉育海(置景)、馮語規(置景)、潘介弟(置景)、婁中元(置景)、林福增(繪景)、張順發(繪景)
燈光師李明德、楊義孝
編輯祝鴻生
旁白周野芒
煙火錢阿法、焦伯澤
擬音錢守一
特技設計戈永良、吳嘉葵
特技攝影范幼龍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角色介紹


  • 陳獨秀

    陳獨秀

    演員邵宏來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著名學者、教授。他狂放不羈,愛憎分明,叛逆抗爭,敢做敢為,熱忱激越,堅毅不拔,但也有剛愎自用、急躁暴烈、恃才傲物的一面,自信心極強,甚至近乎固執。與朋友交,他肝膽相照,率直真誠,但論起理來則面紅耳赤,寸步不讓,而一旦認識到自己的偏頗,則痛斥自己,賠禮道歉。

  • 李大釗

    李大釗

    演員孫繼堂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博學沉穩,平易近人,沉著穩重,顧全大局,有長者之風,情感豐富而內斂,慮事周全而不逐名利。他與陳獨秀南北呼應,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出巨大貢獻。

  • 毛澤東

    毛澤東

    演員王霙

    充滿強烈愛國心和憂患意識的革命青年,具有如饑似渴的求知慾和堅強的意志,勇於探索,不屈不撓,還有著詩人般的豪放灑脫的氣質。他一開始信仰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列出中國面臨的100多個問題,在黑暗中徘徊,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直到遇到陳獨秀,讀了《共產黨宣言》,接受馬克思主義,才看到了光明。

  • 張國燾

    張國燾

    演員啜二勇

    中共“一大”代表。他在北大讀書時,是“五四”運動的積極分子,后又跟隨李大釗在北京創建早期共產主義組織。他富有激情而自負、毫不謙遜,在“一大”上,當仁不讓地擔任了會議主持。

  • 陶二娃

    陶二娃

    演員袁國慶

    北京長辛店的工人,為人忠直。曾聽過李大釗的演講,深受震動。當李大釗送陳獨秀秘密離開北京卻遇到特務糾纏時,他挺身而出救下二人。後來,他積極投身工人運動,慘遭軍閥殺害。

  • 趙紉蘭

    趙紉蘭

    演員蔣寶英

    李大釗的妻子,是一位善良、賢淑、直爽的中國女性。她熱愛丈夫和孩子,對丈夫戰友陳獨秀的孩子們也疼愛有加,仗義執言,強烈反對陳獨秀所謂磨練兒子的做法。

音樂原聲


片中插曲
曲名作曲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之歌》時樂濛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1989年3月,黃亞洲在嘉興南湖煙雨樓參加創作座談會時,萌生了創作中國共產黨建黨這一歷史題材影片的想法,並與參會的上海作家汪天雲一拍即合。初秋,二人正式向上影廠遞交《開天闢地》的創作方案。很快,上影廠決定向黃、汪二人組稿。黃、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在當年的年底寫出了十萬字的電影文學劇本並送到上影廠文學部。但是,為了保證這一重大歷史題材的作品質量,1990年2月4日,上影廠成立了以吳貽弓為組長的《開天闢地》專題領導小組,採取同一題材分幾路組稿的方式,向沙葉新、周振天、張來鈞等同時組稿,擇優選用。為了中選,黃、汪再度對劇本進行加工。6月,經過對三部文學劇本的討論研究,上影廠正式決定,採用黃亞洲、汪天雲的劇本,並將沙葉新、張來鈞的劇本精華也吸納其中。7月,劇本定稿獲上海市委宣傳部、市電影局黨委肯定,報送中央重大歷史題材創作領導小組及中宣部。9月26日,經四易其稿的《開天闢地》獲准投入拍攝。
藝術風格
拍攝像《開天闢地》這樣題材的影片,有兩種捷徑可走,一是類似編年體紀錄片,史實確鑒,言必有據,但會缺乏藝術感染力和魅力;另一種是虛構人物貫串全片,拍成情節片、動作片,乃至懸念迭起的驚險片,表面上讓人眼花繚亂,但實際會讓觀眾感到虛假、不嚴肅。導演李歇浦認為,題材決定該片的總體藝術風格是史詩式、全景式、紀實性的歷史畫卷,它的文獻價值和史學價值必須放在首位。因此,在結構上,不能以鋪設情節為主,更不能用常見的戲劇衝突和戲劇思維去構築全片,所以,他向攝製組全體人員強調,影片必須有強烈的歷史凝重感、悲愴感和縱橫感。而為了使這部近3小時的影片能讓觀眾坐得住,李歇浦等主創人員對4個半小時的素材進行了取捨,加使全片節奏緊湊,同時,注意寫意與寫實相結合,藉助音樂、畫外音、電影造型手段等表現用寫實手法難以表現的思想內涵。
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方面,導演李歇浦力求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相結合,以一定的史實為依據,依照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進行藝術創造,虛構了陳獨秀父子在牢中相見、李大釗雪中送炭、毛澤東和楊開慧拜堂、毛澤東與陳獨秀在印刷廠相見等情節。在事件與人物關係的把握上,他嘗試用事件帶出人物,服務於人物塑造,對事件的交待點到為止,而用更多的篇幅來表現人物性格。為突出塑造好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三個主要人物,除了描寫他們的政治鬥爭外,還試圖通過戰友情、父子情、夫妻情等多側面刻畫人物性格。
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
美術創作
在拍攝該片時,由於不能在北大紅樓的原址上拍攝,為了追求歷史感、真實感,美術師按資料照片,複製出了整個雕花大門。因為時代變遷中,影片中涉及的多處建築已不復存在,劇組的美術師就選取建築風格相近的外景代替,如北大的校園景是在建築年代、風格相近的上海華東政法學院的舊校舍拍的。而即使是虛構的劇情,劇組也沒有隨便選景,例如片中湘江祭神的戲,本來在上海找個有水有岸的地方也可以拍,而且真正的湘江邊現代化景觀無法迴避,但劇組仍去湖南找了另一條河代替,這樣做,除了是出於保持地理特色的考慮,還因為當地群眾演員的形象、氣質是上海所不能替代的。

幕後花絮

● 該片僅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00多個,為了在短期內找齊演員,副導演普查了全國劇團,光試演員的錄像資料就拍了五六個小時,即使是次要角色也要慎重選用,例如為了物色只有一場戲的青年鄧小平的扮演者,副導演跑遍了上海各專業、業餘劇團和高等院校。
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
● 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的下巴是沒有痣的,但是,考慮到觀眾的觀賞習慣,該片造型師在設計青年毛澤東形象時還是給他加了一顆痣。
● 陳獨秀、毛澤東的額角比較寬,而演員邵宏來、王霙的額角沒有那麼寬,常規辦法是將額前頭髮剃掉一些,但那樣就不光滑,頭皮泛青,於是他二人忍著痛,讓造型師將額前的頭髮一根根拔掉。此外,邵宏來還做手術去除了因年齡而積沉的脂肪。
● 在拍李大釗雪中送陳獨秀出城的戲時,攝製組在北京等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等來下雪,只能把騾車、馬鞭等道具全部帶回上海。最後,他們在哈爾濱找到了一望無際的雪景。
● 拍長辛店工人在雨中迎接李大釗的戲時,北京氣溫只有零下十幾攝氏度,消防水龍頭製造的雨水澆在人身上凍成冰,衣服都被凍住了,壓道車也由於鐵軌結冰動不了,人們就自發推車,堅持拍完最後一個鏡頭。
● 劇組共拍攝2000多個鏡頭,轉戰160多個外景點,組織了30多個有500至300人參加的大場面戲。其中,表現湖南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的“燈會”,導演希望拍得有湖南特色,又氣勢恢宏,為了營造氣氛,需要一台湘劇、兩條巨龍、50多條大小船隻、800多隻火把、1000多名群眾演員,還有幾十人的大型鑼鼓。在當地領導和群眾支持下,所需40多個鏡頭一天就拍完了。
● 上影廠6號攝影棚搭建“一大”會議的場景時,為了盡量做到歷史的真實,美工師、置景師用皮尺把“會址實景”一一丈量,連代表喝水的杯子也是向“一大”紀念館借來的,整個布景只有牆上的掛鐘是為藝術需要而虛構出來的。
● 上海“一大”紀念館本來搭好腳手架準備進行修繕,為了拍攝該片,他們將腳手架全拆了。浙江南湖紅船也為拍攝該片推遲了整修計劃。
● 該片中有毛澤東、楊開慧在楊昌濟的像前行跪拜禮的鏡頭,在拍攝時有人提出毛是無神論者,不應該行跪拜禮,但是導演李歇浦認為,這樣可以寫出毛的人性 。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
1992年第一屆“五個一工程”獎 《開天闢地》獲獎
1991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優秀故事片《開天闢地》獲獎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特別獎《開天闢地》獲獎
最佳編劇黃亞洲、汪天雲獲獎
最佳導演李歇浦提名
最佳男主角邵宏來提名
最佳美術瞿然馨、孫為德提名
最佳剪輯陳惠芳提名
最佳化妝楊龍生、沈東生、殷麗華提名
第二屆全國電影製片廠優秀攝製組評選 故事片優秀攝製組獎
《開天闢地》
(上海電影製作片廠)
獲獎
2021年第30屆華鼎獎全國優秀電影《開天闢地》獲獎

作品評價


《開天闢地》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它寫出了歷史真實,一反從簡單的觀念出發,而是從深入歷史,尋找革命先驅者的真實腳印,這是藝術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首先,它寫出了複雜的歷史環境,不僅寫出了敵人的嚴厲鎮壓,而且寫出了各種思潮的矛盾與鬥爭,寫了與政府主義者之間的徹底決裂,這樣也就可以看到當時環境的艱難,也因此更可以看到先驅者對理想的執著,為人民解放事業的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如果說,該片還有某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在寫歷史環境的複雜性、艱巨性的同時,未能更加有聲有色地描繪出風起雲湧的人民鬥爭,從而未能更加強烈地顯示出時代歷史特點。過去的有些影片在涉及革命歷史題材時,常缺乏一種歷史態度,把人物理想化、簡單化,也就談不上歷史的真實。而該片則在這一根本之點做出了新的選擇,因此從根本上改變了影片的藝術面目。影片的主創人員不僅把注意力放在幾個主要人物身上,而且也注意對群像的刻畫,也因為注意了這些背景人物的刻畫,從而使整個影片營造出濃烈的時代氣氛。還因為烘托出了這樣一種時代氣氛,於是,幾個主要人物的出現也就自然地融為一體,讓人感到可信、感到親切,具有動人的藝術力量。(中國電影評論家學會名譽會長梅朵評)
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