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州窯
起源於唐朝的陶瓷
耀州窯開始於唐朝,但由於陶洗不精細,坩土中的雜質較多,胎中所含的顆粒狀鐵元素燒成後為釉下小黑斑,使瓷器不夠勻凈、光潔。有的還有顆粒狀小眼與針隙。少數器物在施釉前粉飾一層白色化妝土,大多直接施釉。五代瓷器較唐代胎質細密,氣孔較小。胎釉深、淺兩色,深色較暗灰、鐵黑,淺者呈灰白色。通體使用化妝土,從剖面看除深灰和鐵灰的黑胎外,還有兩條醒目的細白線加於胎釉之間。
目錄
宋代早期瓷器一般胎釉較粗,胎上有白衣,且以 為主,釉面起橘皮紋這較多。宋代中期開始進入耀州窯的鼎盛時期。此時燒制、裝燒工藝明顯提高,所制器物質地精良、風格鮮明。器物火候高,質地堅實,胎薄釉勻。晚期器物胎質更為精緻細密勻薄,但漸少有中期自由瀟灑之韻致,而趨向平穩、工整、秀麗、端莊,藝術性減弱的同時工藝性增強。耀州窯制瓷的原料坩土來自“十里窯場”西南端的“土黃溝”,制瓷作坊就地取材,宋代作坊內發現不少粉碎原料的小型個人使用的石臼和安放在固定地點需藉助槓桿操作的石硾,特別是黃堡四中校園內發現的大型畜力石碾槽均表明了原材料的加工水平的提高。
一般來講,北宋早期耀州窯生產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胎有兩種,一為鐵黑色的黑胎,一為淡灰色的白胎。胎質顆粒較五代時細,但胎質疏鬆與五代器相近,並有氣孔。黑胎多施有化妝土。其釉色呈現多級色差,有一些器物沿襲了五代耀州窯瓷器的淡天青、灰青、青綠等色釉。而大多數器物則呈現出青中泛灰或泛黃的色調。釉面有橘皮紋的器物較多。
北宋中期耀州窯生產的陶瓷已不見有黑胎,均為顆粒細小均勻的淺灰白胎。胎質緻密,沒有早期疏鬆和氣孔的現象。其青瓷釉色的色調相當穩定,不見早期的多級色差,均呈典雅深沉的橄欖青,釉面溫潤有玻璃感。除青瓷外,此時期還生產有黑釉、醬油和黑釉醬斑瓷器。胎薄釉勻,釉面有裂紋者較多。
北宋晚期耀州窯生產的瓷器,胎多呈灰白色、淺灰色和土灰色。雖胎土的顆粒較中期稍大,但仍很均勻,胎質也十分細密。
金元耀州窯瓷器胎釉粗厚,胎面不上白衣。由於燒造中採用了疊燒的工藝,一部分碗、盤內心被刮掉一圈釉,露出澀胎。正是這種燒造中存在的缺陷,為後人鑒定金代耀州窯帶來了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