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寶峰鎮的結果 展開

寶峰鎮

重慶市永川區下轄鎮

徠寶峰鎮,隸屬於重慶市永川區,地處永川區西南部。

清雍正七年(1729年),寶峰鎮境域屬瀘州市瀘縣裡仁鄉;1992年8月,由寶峰鄉、登東鄉合併為寶峰鎮。截至2018年末,寶峰鎮戶籍人口為21065人。截至2020年6月,寶峰鎮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瀘永橋村。

2018年,寶峰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歷史沿革


清雍正七年(1729年),寶峰鎮境域屬瀘州市瀘縣裡仁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寶峰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屬瀘縣第十區。
1958年6月,建寶峰公社,屬瀘縣。
1974年2月,由瀘縣劃歸永川。
1983年10月,由寶峰公社改為寶峰鄉。
1992年8月,由寶峰鄉、登東鄉合併為寶峰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寶峰鎮下轄寶峰場1個社區,瀘永橋、龍鳳橋、天星橋、五家坡、楊大口5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11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寶峰鎮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寶峰場社區、瀘永橋村、龍鳳橋村、天星橋村、五家坡村、楊大口村,鎮人民政府駐瀘永橋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00118112001121寶峰場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8112200122瀘永橋村村民委員會
500118112201220龍鳳橋村村民委員會
500118112202220天星橋村村民委員會
500118112203220五家坡村村民委員會
500118112204220楊大口村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寶峰鎮地處永川區西南部,東、南與來蘇鎮相鄰,西與四川省瀘縣毗盧鎮相連,北與紅瀘鎮和四川省瀘縣毗盧鎮相接,距永川區人民政府駐地25千米,區域總面積38.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寶峰鎮地處黃瓜山與陰山東南段之間的寬谷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以深丘為主,海拔高度一般在250—350米,相對高度20—50米。

氣候

寶峰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6℃,極端最低氣溫-5℃,極端最高氣溫42℃;年平均降水量837.2毫米。

水文

寶峰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水系;主要河道有永川河和龍溪河。永川河(原名臨江河),華家寺水庫的溢水和下雨時的高山流水、地下水彙集形成永川河的源頭,境內流長4千米,流域面積8.6千米。龍溪河發源於慶陽村三岔溝水庫,經永瀘慶雲村(高程370米),匯入瀘縣三溪口水庫,境內流長8.2平方千米,流域面積12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寶峰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低溫、陰雨、洪澇、大風、冰雹、寒潮以及連晴高溫等;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6年,旱期80餘日。

自然資源


寶峰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非金屬礦藏、煤炭、石材等;境內有瀘永橋煤礦、老石壩煤礦、水家溝煤礦等6個煤礦,年開採量達15萬噸。2011年,寶峰鎮有耕地面積2.98萬畝,人均1.36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寶峰鎮總人口2184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60人,城鎮化率10.3%;另有流動人口768人。總人口中,男性11185人,佔51.%女性10661人,佔48.8%;14歲以下3440人,佔15.7%;15—64歲15018人,佔68.8%;65歲以上3388人,佔15.5%;以漢族為主,達21813人,佔99.84%;有土家、白、苗3個少數民族,共33人,佔0.16%,其中土家族1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6.36%;苗族11人,佔33.33%;白族10人,佔30.30%。2011年,寶峰鎮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長率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71.9人。
2017年末,寶峰鎮常住人口為18700人。
寶峰鎮
寶峰鎮
截至2018年末,寶峰鎮戶籍人口為21065人。

經濟


綜述

徠2003年,寶峰鎮工農業總產值15920萬元,工業產值10670萬元,農業產值5250萬元;經濟總收入13580萬元,企業營業收入2442萬元,上交稅金201萬元,實現利潤178萬元;財政收入215萬元;農村儲蓄存款4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32元,比2002年增長5%。
2011年,寶峰鎮地方財政收入2065.3萬元,比2010年減少6.8%。2011年,寶峰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059元。
2018年,寶峰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2003年,寶峰鎮糧食總產量13380噸,油料產量200噸,糧經比例為64:36。
2011年,寶峰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增加值0.44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6%。寶峰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等為主。2011年,寶峰鎮生產糧食18128噸,人均829.8千克,其中水稻1.4萬噸,玉米0.2萬噸。寶峰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食用菌等。寶峰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寶峰鎮生豬年出欄2.2萬頭,肉鴿飼養量30萬羽;生產肉類1380噸;畜牧業總產值5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8%。2011年,寶峰鎮水果種植面積0.68萬畝,產量0.62萬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梨、李子等。寶峰鎮漁業以養魚為主。2011年,寶峰鎮漁業總產值55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

工業

寶峰鎮工業以建築材料、煤礦為主。2011年,寶峰鎮工業總產值為6.81億元,工業增加值1.0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6.8億元;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200人,其中新辦微型企業24家。

商貿

2011年末,寶峰鎮有商業網點3個,職工186人。2011年,寶峰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億元,比2010年增長9.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7億元,比2010年增長10.1%。

金融

2011年末,寶峰鎮境內有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為1.5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3%;人均儲蓄7109元;各項貸款餘額1717萬元,比2010年增長57.8%。
寶峰鎮
寶峰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寶峰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600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2所,在校生880人,專任教師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寶峰鎮主要學校有寶峰小學、登東小學。2011年,寶峰鎮教育經費達607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41萬元。

科技

2011年末,寶峰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08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38人,經營管理人才75人,技能人才352人,農村實用人才520人。

文體

2011年末,寶峰鎮有文化綜合站1個,有文化活動中心6個,農家書屋6個,藏書2萬冊。2011年末,寶峰鎮有體育場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2011年末,寶峰鎮有廣播電視站1處。2011年末,寶峰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700戶,入戶率4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寶峰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其中門診室(部)2個,村衛生室7個;病床40張,專業衛生人員30名。寶峰鎮重點醫院有寶峰衛生院。2011年,寶峰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1%,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753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0/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寶峰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28戶,人數593人,支出115.32萬元,比2010年增長8.9%,月保障金額9.61萬元,月人均162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6戶,人數239人,支出31.08萬元,比2010年增長6.8%,月保障金額2.59萬元,月人均108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4人;有敬老院1家,床位60張,集中供養“三無”人員29人,五保家園1個,供養“三無”人員10人;集中供養“三無”人員39人,支出17.3萬元,比2010年增長13.8%;分散供養“三無”人員8人,支出2.3萬元,比2010年增長0.8%;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3萬人。

水利工程

寶峰鎮有大溝水庫、雙河水庫、深溝水庫、三叉溝水庫以及與來蘇鎮共享的紅洞岩水庫、革命水庫等水庫。

交通


寶峰鎮有縣道永峰路、寶王路過境,其中永峰路境內長10千米,寶王路境內長7千米;有重慶市S206省道過境,有永(川)瀘(州)高速公路過境,寶峰段約9千米,設有寶峰收費站1座。2011年末,寶峰鎮村級公路全長75千米。
寶峰鎮
寶峰鎮

文化


地名由來

寶峰鎮因場側有古廟寶峰寺而得名。

文物古迹

恐龍化石遺址
寶峰恐龍是永川截至2020年發現的個體最大的恐龍化石,體長約15米、高約3米,生活在距今約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恐龍化石除頭部以外,其餘部分保存完好,也是永川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蜥腳類、植食類恐龍化石,(屬馬門溪龍);現存永川博物館。
古代墓葬遺址
寶峰鎮境內有多處漢代崖墓葬遺址(當地人稱“蠻子洞”)。
川主洞
川主洞,位於永川區寶峰鎮五家坡村棬(juàn)子樹村民小組,因石崖門上刻有“川主洞”三個字而得名,又因長期居住在洞內的人家姓殷,人稱殷家岩洞。2014年7月,川主洞被列為永川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登東渡槽
渡槽位於寶峰鎮龍鳳橋村登東場側;寶峰鎮因境內有山,且有鄧(繁體“登阝”)和陳兩大姓,各取名字的一半,命名為登東山。1953年建廠,名登東場。登東渡槽,修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1972年),由原永川縣農機水電局仿製的趙州橋而設計。2014年7月,登東渡槽被列為永川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峰鎮
寶峰鎮

旅遊


景點

雄家沖曠氏民居
寶峰鎮
寶峰鎮
雄家沖曠氏民居位於永川區寶峰鎮龍鳳橋村雄家沖村民小組,始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該民居呈四合院布局,分為戲樓、廂房、正房。民居內建築均為小青瓦屋面,懸山式屋頂,穿斗式梁架。牆體為土、石、磚所構築,左、右廂房分別築有盔形和重檐式封火牆。戲樓外檐下左右灰塑彩繪下山獅一對。進院門額上方陰刻行書“瑞接祥雲”四字,落款為“同治八年”。
本通寺
本通寺,原名本尊寺,始建於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2007年,重建本尊寺。2008年1月,本尊寺經永川區民宗局批准更名為本通寺。
寶峰鎮
寶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