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油溪鎮的結果 展開

油溪鎮

重慶市江津區轄鎮

油溪鎮,隸屬於重慶市江津區,地處江津區西北部,東望龍華鎮,南靠白沙鎮,西鄰石門鎮、永川區臨江鎮,北倚吳灘鎮、德感街道,距江津區人民政府駐地18千米,區域總面積153.27平方千米。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油溪鎮境域屬江州縣;1961年12月,油溪公社改為油溪鎮。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油溪鎮常住人口為49664人。截至2020年6月,油溪鎮下轄5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明月社區建新路125號。

2018年,油溪鎮有工業企業120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機構代碼


500116101:~001明月社區 ~002金剛社區 ~003三聖社區 ~004吳市社區 ~005丹鳳社區 ~200聯合村 ~201大坡村 ~202盤古村 ~203石羊村 ~204華龍村 ~205橋頭村 ~206蜂崗村 ~207六合村 ~208萬團村

歷史沿革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油溪鎮境域屬江州縣。
三國蜀漢章武年間(221—223年),分江州縣設樂城縣,縣治今油溪鎮。
南北朝西魏時(535—556年),油溪鎮境域屬之江陽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油溪鎮境域屬江津縣。
北宋時,境域屬江津石羊鎮。
明代,屬思善鄉。
清初,屬思善里。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油溪聯保,屬江津縣第四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油溪聯保為油溪鎮。
1958年9月,改設油溪公社。
1961年12月,油溪公社改為油溪鎮。
1993年12月,店子鄉併入油溪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油溪鎮下轄明月、金剛、三聖、吳市、丹鳳5個社區,華龍、石羊、大坡、聯合、盤古、萬團、蜂崗、橋頭、六合9個行政村;下設12個居民小組、8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油溪鎮下轄5個社區、9個行政村:明月社區、金剛社區、三聖社區、吳市社區、丹鳳社區、聯合村、大坡村、盤古村、石羊村、華龍村、橋頭村、蜂崗村、六合村、萬團村,鎮人民政府駐明月社區建新路12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油溪鎮地處江津區西北部。
油溪鎮
油溪鎮

地形地貌

油溪鎮境內地形大部為淺丘地帶,地勢西高東低,海拔190—500米;境內最高點位於碑槽山山頂,海拔590米;最低點位於華龍村張家沱,海拔191.4米。

氣候

油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9.7℃,1月平均氣溫7.6℃,極端最低氣溫-1.0℃(2001年12月21日);7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氣溫43.0℃(2011年8月17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0.9℃;生長期年平均345天,無霜期年平均336天,最長339天,最短32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73小時,年輻射86.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20毫米,最大降水量1441毫米(2002年),最少降水量728毫米(2006年)。

水文

油溪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水系;長江流經鎮境,境內河道長27千米;主要支流有津璧河,河道長10餘千米,流域面積約106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9.1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油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大雪、蟲害、旱災、風雹等。旱災頻發,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11年,油溪鎮近100天無明顯降雨天氣,最高氣溫達43℃,塘、庫、堰乾涸,人畜飲水困難,致2萬人缺水,農作物受災面積達3.1萬畝,佔總面積的65.5%。

自然資源


油溪鎮境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主要為煤、石灰石、白泡石、錳、鐵、滑石、磨刀石、岩泥、黏土礦、錫石沙金、沙石、天然氣等;碑槽山石灰石礦區面積10平方千米,礦石儲量達17億噸。2011年,油溪鎮有耕地面積5.5萬畝,人均0.9畝。

人口


2011年末,油溪鎮總人口8.08萬人,城鎮化率37.8%;另有流動人口6303人。總人口中,男性41691人,佔51.52%;女性39109人,佔48.48%;14歲以下9506人,佔11.76%;15—64歲59317人,佔73.41%;65歲以上11977人,佔14.83%;以漢族為主,達80718人,佔99.99%;有壯、布依、回、苗等少數民族,共82人,佔0.1%。2011年,油溪鎮人口出生率2.12%,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長率-4.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4人。
2017年末,油溪鎮常住人口為60934人。
截至2018年末,油溪鎮戶籍人口為76893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油溪鎮常住人口為4966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油溪鎮財政總收入1092萬元,比2010年增長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01萬元,比2010年增長4.4%。2011年,油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175元。

農業

油溪鎮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油溪鎮農業總產值3.5億元,農業增加值2.4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2.1%;油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油溪鎮生產糧食3.4萬噸,人均841.6千克,其中水稻2.2萬噸,玉米0.6萬噸。油溪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油溪鎮蔬菜種植面積2.4萬畝,產量5.4萬噸,主要品種有茄子、冬瓜、苞白菜、蓮藕等,其中茄子1.1萬噸,冬瓜1.6萬噸,苞白菜2.1萬噸。油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油溪鎮生豬飼養量8.81萬頭,年末存欄3.6萬頭;家禽年飼養量83.5萬羽。2011年,油溪鎮生產肉類4885噸;畜牧業總產值1446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8%。2011年,油溪鎮水果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9904噸,主要品種有柑橘、龍眼和小水果。油溪鎮漁業以鯉魚、草魚、鰱魚為主。2011年,油溪鎮漁業總產值127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6%。

工業

油溪鎮工業主要以陶瓷、建築材料鑄造、機械加工、塑料製品為主。2011年,油溪鎮工業生產總值13.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5億元,比2010年增長12.4%,占生產總值的41.2%;企業95家,職工4308人;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268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億元,比2010年增長15.4%。

商貿

2011年末,油溪鎮有商業網點1613個,職工2978人。2011年,油溪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7億元,比2010年增長21.1%;有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3.3億元。2011年,油溪鎮出口總額2.1億元,比2010年增長20.3%。

金融

2011年末,油溪鎮有3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11.6億元,比2010年增長16.2%;人均儲蓄14356元;各項貸款餘額0.7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6%。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油溪鎮有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1690人,專任教師97人;小學5所,在校生3282人,專任教師2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70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油溪鎮教育經費達168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1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80萬元,比2010年增長9.4%;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1.2%,比2010年增長9.8%。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油溪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08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48人,經營管理人才694人,技能人才1780人,農村實用人才126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油溪鎮有文化站4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4個,各類文化專業戶7戶,有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9.5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63人。2011年末,油溪鎮有學校體育場6個,看台設座椅500張;78.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3%。2011年末,油溪鎮有廣播站、有線電視工作站各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9萬戶,入戶率91.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油溪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6個,門診部(所)36個;床位192張,固定資產總值703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6名,其中執業醫師52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註冊護士36人。2011年,油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6萬人次,住院手術5325台次,出院病人6.1萬人次。2011年,油溪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0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6%,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6萬人,參合率94.1%;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油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67戶,人數559人,月支出12.1萬元,比2010年增長10.8%,月人均215.9元,比2010年增長1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90戶,人數2750人,月支出25.4萬元,比2010年增長9.8%,月人均92.2元,比2010年增長3.7%;醫療救助38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407人次,共支出10.3萬元,比2010年增長4.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08.9萬元,比2010年增長14.8%;社會福利費254.3萬元,比2010年增長18.7%;敬老院5家,床位26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25人;有社區服務設施2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46.3萬元,比2010年增長21.3%;油溪鎮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9萬人,參保率90.8%。

交通


油溪鎮有成渝鐵路過境,設有油溪火車站和金剛沱火車站;有津永公路、吳朱公路、油金公路、油聖公路4條公路幹線交會,境內總長235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油溪鎮因該地江邊一巨石似牛,人稱“牛溪”;清代以溪兩岸油坊多,取沃土如油之意改“牛”為“油”。

鄉鎮發展


一、優勢好,油溪鎮位於長江黃金水道和成渝鐵路交通大動脈上,擁有油溪、金剛沱2個火車站、4個深水碼頭和1個公共汽車站。正在改造建設的二級公路(江)津永(川)路、吳(市)朱(楊)公路及場鎮內引資建設的油(溪)金(剛)公路蜿蜒穿行鎮境,鎮內300餘公里的機耕道形成公路網路,水陸交通極為便捷。油溪鎮江津主城區18公里,永川主城區35公里,重慶主城區60公里,江北國際機場86公里,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二、資源潛力大。鎮境內有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有江津市最大的碑槽山石灰石礦區,礦區面積3平方公里,石灰石儲量達8500萬噸,含鈣量為49%~53%,質地純,品質好;有專供生產陶瓷,耐火磚的粘土;有建高標準鍊鋼爐等必須的白泡石;有建築用的黃沙資源;長江邊還有具有十分豐富的河沙,卵石資源。旅遊資源有“山”、“水”、“寨”、“林”、“林”、“洞”、“佛”等自然、人文景觀,極具開發價值。“山”為華龍山,主峰562米,生態景區面積680公頃,華峰一馬平川,溶洞群奇妙莫測,大白岩神奇壯觀,傳說頗多,歷史悠久。“水”為27公里的長江水道,10公里的津壁河,蓄水面積400多畝的勝天湖(簡槽溝水庫)。可為談資的是處於聖中坪上的明燈湖,雲峰湖,金剛湖相互映襯,成為“三星拱照”奇觀。“寨”為茅蓋山寨,海拔400米,一面連聖中坪,三面峭壁如削,地熱險峻,視野開闊。“林”為曾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的雲霧坪森林公園,群山綿延,景緻迭出,終年鬱鬱蔥蔥,好比人間仙境。“洞”為溶洞群,有華龍山與碑槽山兩大溶洞群,其中簡家洞氣勢恢宏,景象萬千;大白岩溶洞曲徑通幽,小巧玲瓏。“佛”為寺廟。油溪寺廟遺跡眾多,傳說豐都的“十二殿”即取法於油溪高峰寺。現已復建的金剛觀音寺,一期佔地13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建設已經開工,廟宇恢宏,香火旺盛。
三、農業特色多,油溪是農業大鎮,有恆河果業、錦橙實業、鼎力絲綢、四面山花椒,驛都果業及油溪趙氏花生、渝業泡菜等龍頭企業。渝津橙榮獲1999年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並被評為重慶五大名果之一;趙氏花生被評為重慶市消費者喜愛產品。
四、工業基礎強。油溪工業企業已達71個,年產值5億多元,主要以四維瓷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145),重慶杜拉維特潔具有限公司、重慶金橋水泥有限公司,江津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趙氏花生廠這五朵金花為代表。四維瓷業是中國專業衛浴第一家上市公司,國內三大建築陶瓷企業之一。該廠佔地610畝,職工2116人,臨時工2000多人,固定資產8億元。年產衛浴360萬件,年產值3億多元,出口創匯2500多萬美元,其衛生瓷連續三年名列全國銷量第一,品牌成為國內衛浴行業最知名的品牌,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企業連續7年入圍重慶工業50強,國際衛浴界的知名企業威士頓、曼斯菲爾德、戈伯等,也來到四維貼牌,攜手共闖國際市場。杜拉維特公司系四維與國際衛浴巨頭------德國杜拉維特公司合資新辦的企業,佔地40畝,投資2000萬美元,現已建成主要生產高檔衛生潔具,年生產量50萬件,產品主要銷往歐美等國際市場。重慶金橋水泥有限公司年產水泥30萬噸,產值可達7000萬元。江津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耐火材料生產基地,產值上千萬元,現與希臘企業洽談合資項目。趙氏花生廠年產花生500噸、產值250萬元,其產品暢銷全國。
其他鄉鎮
江津市碑槽鎮
碑槽鎮位於江津市西北部,距城區24.4千米。(江)津永(川)公路過境。境內碑槽山溶洞群,石筍鍾乳交融,形態各異。 [沿革]1952年建丹鳳鄉,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碑槽公社,1984年改碑槽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25.1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丹鳳、大岩、興合、活水、四合、六合、車盤、協合8個行政村和丹鳳街1個居委會。
江津市金剛鎮
位於江津市西部、長江北岸,距城區21千米。成渝鐵路、油(溪)山(王店)公路和長江過境。 [沿革]1950年建金剛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金剛、萬團、聖中、作坊、瓦廠、團房、護國、鳳頂、三聖、沙、農塘、人和、花土、同德、獨石、馬道16個行政村。
江津市吳市鎮
吳市鎮位於江津市西部,距城區23千米。(江)津永(川)、吳(市)朱(楊)公路過境。 [沿革]1950年建吳市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三教、橋頭、蜂崗、連塘、丁家、星坡、三丘、長石、四方、萬壩、陶灣11個行政村和吳市街道1個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