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縣實驗小學,創辦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位於東嶽觀。
2020年7月8日,入選2019年江蘇省智慧校園示範校名單。
先後更名為“第四國民小學”、“第二國民小學”、“縣立第一初級小學”、“豐登橋小學”、“安淮民樂聯立中心國民學校”、“都梁第一中心國民學校”、“
東方紅小學”。從
辛亥革命爆發,到
抗日戰爭和
解放戰爭期間,曾先後4次停辦,4度復校。1952年經
盱眙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將學校遷至盱眙城北淮河岸邊,都梁山下,命名為“盱眙縣實驗小學”至今。
截止2009年9月份,學生人數到達7068人,正式在編教職工288人,校聘人員69人,離退休人員67人。1992年,先後建起了“銀河”、“豐登”、“勵耘”、“乳燕”、“盼盼”和“思達”六幢教學樓,總面積約4800平方米;總造價160餘萬元。
盱眙縣實驗小學先後被省市縣黨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授予
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科技教育先進學校、貫徹落實江蘇省學校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優秀
家長學校、江蘇省“五·四”先進團支部、江蘇省紅旗大隊、全國中小學
勤工儉學先進集體、淮陰市文明單位、
淮安市文明單位、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優秀學校、淮安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淮安市
依法治校先進學校、淮安市軟環境建設先進單位、淮安市小
公民道德教育基地、淮安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
盱眙縣平安校園、盱眙縣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