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艾國的結果 展開

艾國

古艾地

艾國是中國商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其範圍大致位於今江西永修艾城鎮附近。該地盛產艾草,也是中國艾姓發源地。

簡介


古艾地是指現今的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艾城鎮 及周邊區域。歷史上曾存在一個古國——艾國。艾國是中國商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宋史·郡縣誌》曾記載:“分寧,古艾地也,縣西一百二十里,龍崗坪有艾城存焉”。道光版《義寧州志》卷二《艾縣考》中有:南昌之州,龍安之場。上繚艾縣,古城之崗。並且按有“龍安為現渣津龍崗坪”的語句。
古艾地、艾國、以及當下的艾城鎮之所以有“艾”,有兩層原因:
其一:該地盛產艾草,尤以七尖艾葉為主,在地理位置上比湖北蘄春(艾草盛產地、李時珍故里)更靠近北緯30度,更適合蒿類植物生長(地處鄱陽湖畔,家喻戶曉的藜蒿作為蒿類植物的一種正是此地盛產),其艾草品質廣受讚譽,不輸蘄春、更勝南陽。
其二:據考證,該地是艾姓的發源地,所有艾姓都源自艾國。
據出土漢代史料記載,堯舜禹三代征三苗時曾推進到這一帶,為了安穩並遷徙了大批的原住民到甘肅一帶。

歷史沿革


清乾隆《寧州志》中載:“甯自有虞三代,咸隸揚州之域,而年次不可考。周為艾子國,平王以後,為吳,為越,為楚,未有久屬。秦屬九江郡,漢初剖封淮南,及吳,尋為豫章郡。莽改治瀚,晉及隋唐,沿革不一,皆為附治之偏隅耳。至唐德宗時,始析武寧西八鄉,置縣專名分寧,宋仍分寧縣,后改義寧軍。元改為州,屬龍興路,明初為縣,屬南昌府。弘治年間復改為州,國朝因之詳紀年次以俟考覈雲。”此段文字將艾地之歷史沿革一一細數,條理分明。
此外還有旁證,清乾隆初年的劉顯祖撰有《艾國拾遺二集》,其中之序將艾名稱來歷、沿革建制敘述得十分清楚。“艾城為豫章奧區,《左傳》載:哀公二十年,吳公子慶忌出居艾。去州治百里,地名龍岡坪。士城故跡在焉。春秋屬吳,越並吳,屬越。戰國顯王四十六年,楚威王破越,盡有吳地,艾入楚。秦隸九江,漢封濞於吳地,仍吳。新莽更為治瀚。光武中興,仍名艾,隸揚州。建安四年,孫權據吳立西安及西平,分治西平,去州治百九十里,地名田防,城跡在焉。……晉改西安為豫章,歷五年,仍艾。自隋入唐,或名豫章,名豫甯,均裁洪州。德宗貞元十五年,觀察使李巽據鄉民鄧廣、支文靖等以縣治遼遠,疏納維艱,奏請於常州亥市建分寧縣治,割泰安,奉武高、崇仁西八鄉屬分寧縣,餘十二鄉歸武甯,艾至是始分治。宋初,仍分甯,稱望南渡,后陞義寧軍。元大德陞州,后改為隆興路,明改洪州為南昌,仍隸縣。宏治十六年,都御使林俊巡行,見山川險要,改縣陞州,官佐廩餼,全設與府,並國朝因之,艾為吳地,其天文分埜南斗牽牛二星麗焉。分甯入斗十度,故黃庭堅曰:勾吳之區,維斗所直,半入於楚,終屬於越。實據也。按其形勢,地控荊襄,水通彭蠡,為天下勝處,故曰:幕阜几几,吳珠楚尾,其下修水,行六百里,山川之靈,郁秀於民,嘆語已盡。”在周來軒先生的《修水備考》中,作者曆數江西各地建制沿革,然後寫道:“我寧自艾,不知幾變,劇哉。支郡莫有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