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竹莖蘭

短穗竹莖蘭

短穗竹莖蘭(學名:Tropidia curculigoides Lindl.):植株高30-70厘米或更高,具粗短、堅硬的根狀莖和粗2-3毫米的纖維根。莖直立,常數個叢生。葉通常有10枚以上,疏鬆地生於莖上;葉片狹橢圓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紙質或堅紙質。總狀花序生於莖頂端和莖上部葉腋,長1-2.5厘米,具數朵至10餘朵花;花綠白色,密集;萼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瓣長圓狀披針形,長6-8毫米,寬約1.3毫米;唇瓣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8毫米,基部凹陷,舟狀,先端漸尖。蒴果近長圓形。花期6-8月,果期10月。短穗竹莖蘭,又名仙茅竹莖蘭、山竹花,生於海拔250--1000米的林下或溝谷旁陰處

形態特徵


根莖

植株高30——70厘米或更高,具粗短、堅硬的根狀莖和粗2—3毫米的纖維根。莖直立,常數個叢生,不分枝或偶見分枝,節間一般長2——4厘米,下部在葉鞘枯萎后常裸露,上部為葉鞘所包。

葉通常有10枚以上,疏鬆地生於莖上;葉片狹橢圓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紙質或堅紙質,長(10––)15—25厘米,寬(1一)2——4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狀,基部收狹為抱莖的鞘。

總狀花序生於莖頂端和莖上部葉腋,長1——2.5厘米,具數朵至10餘朵花;花苞片披針形,覆瓦狀排列,長4——7(––10)毫米,具明顯的縱脈;花梗和子房長5––6毫米;花綠白色,密集;萼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0毫米,寬1.5—1.7毫米,先端長漸尖;側萼片僅基部合生;花瓣長圓狀披針形,長6——8毫米,寬約13毫米;唇瓣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8毫米,基部凹陷,舟狀,先端漸尖;蕊柱長約3毫米;花藥卵形,長約1.5毫米;蕊喙直立,倒卵形,先端具2裂的短尖,全長達2毫米。蒴果近長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5毫米。花期6––8月,果期10月。

地理分佈


產台灣、海南、香港、廣西(西南部)、雲南南部至東南部(景洪、勐臘、河口)和西藏東南部(墨脫)。印度、錫金、緬甸、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北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1 000米的林下或溝谷旁陰處。

本種提示


侯寬昭在《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1958)中曾提到中國也產Sehoenomorphuscapi—tatusThorelexGagnep。他指的植物就是本種。但據C.Seidenfaden(1992)的研究,Schoenomomhuscapitatus應是TropidiapedunculataBl.的異名。本種分佈極廣,變異也較大。一些學者曾將只有頂生花序而且花序基部苞片較長者定名為TropidiapedunculataBl,而將葉較狹窄者定名為T.GramineaBl.在我們的標本中也存在這兩種類型,但有過渡。因此暫不分出,留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