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若館

咸若館

咸若館地處慈寧宮花園北部中央,明朝初建時叫咸若亭,1583年更名為咸若館。清朝乾隆年間先後大修、改建。

簡介


咸若館
咸若館
咸若館位於慈寧宮花園北部中央,是園中主體建築,為清代太后、太妃禮佛之所。明代初建時稱咸若亭,萬曆十一年(1583年)更名曰咸若館。清乾隆年間先後大修、改建,即今所見形制。

構造


咸若館明間佛像及五供
咸若館明間佛像及五供
館坐北朝南,正殿5間,前出抱廈3間,四周出圍廊。正殿為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抱廈為黃琉璃瓦卷棚式頂。館內裝飾考究別緻:梁檁上的龍鳳和璽彩畫燦然生輝,頂部的海墁花卉天花清麗淡雅。室內明間柱子的裝飾頗具藏式佛殿之意味;貫通東、北、西三面牆壁的通連式金漆毗廬帽梯級大佛龕,給人以莊嚴神秘、佛法無邊之感。

用途


咸若館內佛龕一角
咸若館內佛龕一角
館內懸清乾隆皇帝御書“壽國香台”匾、“證最勝因金界莊嚴歡喜地,贊無量壽寶輪擁護吉祥雲”聯,並陳設龕、案、佛像、法器、供物等。

歷史


乾隆年間是在原有樓閣的基礎上進行了加蓋,雖然屋頂和外觀有了較大的變化,但地基是不可能改變的。咸若館牆外的底層在修葺時重新用磚石砌了一層牆圍,但是年深日久,牆圍經過風雨侵蝕,已經破裂,裡面的原有的樓閣牆體就露了出來,在慈蔭樓下可以看到,裡面的牆面呈暗灰色,那些露出來的磚面的樣式也是明朝初年的規制,咸若館在明朝萬曆年前後經過擴建后,至今都沒有移動過位置。
明朝初建之時,太祖朱元璋由於早年出家為僧,深知元代佛教種種流弊,於是對佛寺進行了嚴格限制。明成祖在發動‘靖難之役’之前,曾接受僧人道衍的計謀,於是定都北京后,對佛寺開禁。但由於成祖實行度牒免丁之政,所以,許多百姓為逃免丁銀,紛紛度牒,再加上當時有人宣揚‘三教一理’之說,將儒、釋、道融合一起,使真正學佛之人大為減少。明朝萬曆之時,出現了‘四大高僧’雲棲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他們把釋佛之道歸入正統,由於這四位高僧學識廣博,將佛學之說傳入宮宦士人之中,由此皇宮裡才興起禮佛之風。咸若館的擴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應時而生。
明朝設有廠衛十三衙門,宦官眾多,並且明朝時宦官大多信佛,這裡應該住的是當時在宮裡受度禮佛的宦官,宮裡沒有安排他們任何差事,只是讓他們靜心修佛。當時的咸若館或許就像是《紅樓夢》里的櫳翠庵,這些剃度宦官也許就是妙玉式的人物。
當時有些太監剃度后就在這裡長年修行。順治之時,明宮遺留下來的宦官還都在原衙門當差,直到康熙初年因吳良輔一案才裁撤了十三衙門,又縮減了各宮的宦官人數,咸若館里的剃度宦官在當時也及應該在裁撤之列。這裡被剃度的太監在這裡住了至少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