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惡作劇的結果 展開

惡作劇

漢字詞語

惡作劇,漢語辭彙,拼音是èzuòjù。解釋為:捉弄耍笑、使人難堪的行為

出處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盜俠》:“僧初若不覺,凡五發中之,僧始捫中處,徐曰:‘郎君莫惡作劇。’”

典故


舊題唐.段成式撰《劍俠傳》載:唐建中(唐德宗年號)初,士人韋生移家汝州。路逢一僧,謂曰:“此數里是貧僧蘭若(若,音rě,蘭若,梵語阿蘭若”的省稱,即寺院),郎君能顧乎?”士人許之。行十餘里,不至。疑之。乃密於靴中取弓彈之,正中其腦。僧若不覺。凡五發,僧始捫中(音zhòng)處,徐曰:“郎君莫惡作劇。”
韋生知僧人是盜,所以取彈彈他,僧人以為是和他開玩笑,故說不要“惡作劇”。后因以“惡作劇”指恣意捉弄,戲謔。
宋.楊萬里宿潭石步》詩:“天公嚇客惡作劇,不相關白出不測。”

用法搭配


例句

● 小東總是惡作劇,同學們漸漸疏遠了他。

解釋


惡作劇也可用文學或藝術的形式來表現,例如隨處塗鴉、諷刺漫畫、惡搞創作等等。和前類惡作劇相比,這類惡作劇因為不直接與被惡作劇者接觸,所以一般較能為人所接受或原諒,但有時也可能引致意想不到的反效果,例如隨處塗鴉可能會面臨損害賠償的問題,諷刺漫畫也有像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一樣演變成為國際問題的。
雖然惡作劇有時確實能達到幽默、滑稽的效果,但也有時不但不讓人覺得有趣,反而還招人厭惡,因此社會對惡作劇的存在價值評價兩極。不過也有些高明的惡作劇是寓教於樂的,例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視台的《追趕者》諷刺電視劇即為利用惡作劇來突顯某些事物的荒謬性,達到諷刺或者教育的目的。
示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而牆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又《聊齋志異·狐入瓶》:“一日,竄入,婦急以絮塞瓶口,置釜中,湯而沸之。瓶熱,狐呼曰:‘熱甚,勿惡作劇!’”

有關節日


在西方,人們在萬聖節玩一個遊戲“不招待就使壞”(Trick or treat.)
還有一個節日,叫做“愚人節”,事實上,愚人節比萬聖節更早的傳入東方,但卻被人們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