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岡

翻譯家,代表作《靜靜的頓河》

徠力岡(1926-1997)俄蘇文學翻譯家,本名王桂榮,山東廣饒人。1953年畢業於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黑龍江大學前身)俄語專業,分配至安徽師範大學任教。

改革開放之後,翻譯了《靜靜的頓河》等近七百萬字的俄蘇文學作品。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風雨人生》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生徠於一個貧寒的人家,少年喪母,因日寇侵華,16歲即離鄉流浪,只能時斷時續地學習。

教育經歷

1950年考入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學習俄語,1953年8月以優異成績畢業。

工作經歷

在志願工作地點一欄填了蕪湖和昆明。結果真的被分配到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外語系。

寫作經歷

力岡生活照
力岡生活照
1984年,劉碩良主持下的灕江出版社出版力岡重譯的4大卷《靜靜的頓河》,這是新時期名著重譯的第一部,當時反響巨大,新華社、塔斯社、前蘇聯《真理報》專門發文。
1994年,譯完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快70歲的老人百感交集地自題小像:“一生清白。一生不彎腰。始終記著自己是人,沒忘記應該怎樣做人。心猶年輕。似乎逝去的只是歲月。”
在生命最後的二十年間,拼了命譯書,一共完成20多部俄羅斯文學名著近700萬字。《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當代英雄》《日瓦戈醫生》,這些個個都是讓人生畏的大部頭,然而力岡的譯作每一部都質量極高,至今仍有廣泛的生命力。深知譯事艱辛的著名翻譯家楊武能對此惺惺相惜,欽佩不已。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97年春節,因肺癌過早地離開人世。

社會活動


1957年力岡被化為右派,送去“勞動教養”,文革期間又再次全家下放。

人物評價


著名翻譯家楊武能對此惺惺相惜,欽佩不已,稱他是“以九死不悔的毅力追求自己的理想,為介紹俄羅斯文學獻出了整個生命的大翻譯家。”
著名出版家劉碩良評價力岡:既有山東漢子的義勇,又有安徽黃山的靈秀。
他是當代頂尖的俄羅斯文學翻譯家,很多人讀過他譯的作品。有人說:力岡先生翻譯的《靜靜的頓河》譯出了小說的神韻,也譯出了哥薩克人的靈魂。
譯作評價
詩人桑克在《南方都市報》上的《泥水噗嚕噗嚕響》中如此評價力岡和他的學生吳笛翻譯的《含淚的圓舞曲——帕斯捷爾納克詩選》:“《含淚的圓舞曲》的譯者力岡和吳笛,我享受你們恩惠14年了,在這行字里我向你們鞠躬。”
著名作家張承志在讀了力岡譯的《艾特馬托夫小說選》后,感慨地說:“我恨不得倒背如流!”